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慧峥专利>正文

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236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涉及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所述弹顶器主要由活动顶板、环形托板、厚壁管、底板和缓冲橡胶等部分组成。底板固定安装在厚壁管的底端,形成半封闭结构;缓冲橡胶安装放置在厚壁管内,与底板直接接触;活动顶板也安装放置在厚壁管内,与缓冲橡胶顶端直接接触;环形托板固定安装在厚壁管的顶端。上述结构可直接安装在冲床工作平台的台阶状漏料孔中,作为冲床的顶料机构,配合拉深模具可实现零件的拉深成形加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实用性强;该技术方案有效扩展了冲床的功能,大幅度提高了拉深成形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A punching and drawing ej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unching drawing projectile. The projectil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ctive roof, ring bracket, thick wall tube, bottom plate and cushioning rubber. The bottom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tube wall thickness, the formation of a semi enclosed structure; buffer rubber mounting placed in thick wall tube,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plate; the movable top plate is also installed placed in thick wall tube,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rubber r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top; the top end of the thick wall tube. The above structure can be directly installed in the step leakage hole of the punch platform, as the top mechanism of the punch press, and deep drawing die can be used to deep drawing and processing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genious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The technical scheme effectively extends the function of the punch press,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deep drawing and shortens the production 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
本技术属于金属成形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技术背景冲压是金属成形加工的方法之一,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在冲压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冲压成形工艺、冲压模具、冲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针对冲压拉深产品,目前普遍采用油压机作为冲压设备进行拉深。油压机具有承载能力强、工作稳定的特点,可以提供稳定、高强度的拉深力。拉深模具安装在油压机的工作平台上,油压机自带顶料机构与拉深模具的顶杆相连,为拉深模具的压边圈提供压边力,防止金属胚料在拉深过程中起皱。拉深时,凹模提供拉深力,金属毛坯在拉深力及压边力的作用下实现拉深成形。然而,当拉深产品所需的拉深力远小于油压机的承载能力时,如果使用油压机进行冲压拉深会造成一定的设备资源浪费,同时油压机的拉深效率较低。因此,针对所需拉深力小的拉深产品,设计一种可以实现快速冲压拉深成形的技术方案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与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通过与冲床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快速冲压拉深成形。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主要由活动顶板1、环形托板2、厚壁管3、底板4和缓冲橡胶5等部分组成。底板4固定安装在厚壁管3的底端,形成半封闭结构;缓冲橡胶5安装放置在厚壁管3内,与底板4直接接触;活动顶板1也安装放置在厚壁管3内,与缓冲橡胶5顶端直接接触;环形托板2固定安装在厚壁管3的顶端。底板4通过螺纹结构与厚壁管3相连,底板4的底面与厚壁管3的底端面平齐后,对连接部位进行圆周焊接,以提高连接处结构的强度。环形托板2也通过圆周焊接与厚壁管3连接为一体。缓冲橡胶5和活动顶板1的外径均小于厚壁管3的内径,缓冲橡胶5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在厚壁管3中发生形变,同时活动顶板1可沿后壁管3的轴向移动。冲床的工作平台6都有一个带台阶的漏料孔,环形托板2焊接在厚壁管3上后,形成台阶状结构,与凹槽状漏料孔相匹配。环形托板2联同厚壁管3放置在工作平台6的漏料孔后,依次放入缓冲橡胶5和活动顶板1,完成弹顶器的安装。拉深模具安装时,顶杆7与活动顶板1相接触。拉深模具工作时,压边圈8带动顶杆7向下移动,活动顶板1沿厚壁管轴向移动,并挤压缓冲橡胶5发生弹性形变;缓冲橡胶5弹性形变的同时,对压边圈8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亦即压边力。压边力与缓冲橡胶5的弹性形变量成正比,同时通过控制缓冲橡胶5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可对压边力进行调节。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使用和操作简单,借助冲床进行冲压拉深成形,根据工作平台6的凹槽状漏料孔特点,设计了形状与之相匹配的弹顶器。弹性器中安装有缓冲橡胶5,拉深成形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缓冲橡胶5弹性形变,并为压边圈8提供压边力;拉深成形完成后,外力作用消失,缓冲橡胶5回复至初始状态。通过在冲床的漏料孔中安装弹顶器,扩展了冲床功能,可实现冲压拉伸成形加工;同时,借助冲床的高效工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冲压拉深成形的效率,缩短加工周期。附图说明附图1弹顶器与冲床、拉深模具组合示意图图中:1.活动顶板2.环形托板3.厚壁管4.底板5.缓冲橡胶6.工作平台7.顶杆8.压边圈9.凹模10.金属胚料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所示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及其工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主要由活动顶板1、环形托板2、厚壁管3、底板4和缓冲橡胶5等部分组成。底板4固定安装在厚壁管3的底端,形成半封闭结构;缓冲橡胶5安装放置在厚壁管3内,与底板4直接接触;活动顶板1也安装放置在厚壁管3内,与缓冲橡胶5顶端直接接触;环形托板2固定安装在厚壁管3的顶端。参见附图1,底板4通过螺纹结构与厚壁管3相连,底板4的底面与厚壁管3的底端面平齐后,对连接部位进行圆周焊接,以提高连接处结构的强度。环形托板2也通过圆周焊接与厚壁管3连接为一体。缓冲橡胶5和活动顶板1的外径均小于厚壁管3的内径,缓冲橡胶5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在厚壁管3中发生形变,同时活动顶板1可沿后壁管3的轴向移动。参见附图1,弹顶器安装在冲床的工作平台6的漏料孔中,其中环形托板4与漏料孔的凹槽面相接触。参见附图1,拉深模具安装时,顶杆7与活动顶板1相接触。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将厚壁管3安装至工作平台6的漏料孔中,环形托板4与漏料孔的凹槽面接触,限制了厚壁管3的轴向移动,依次放入缓冲橡胶5和活动顶板4,完成弹顶器的安装。将拉深模具安装在工作平台6上,其中顶杆7与活动顶板4接触,并在压边圈8上放置金属胚料10。启动冲床,凹模9向下运动与金属胚料10开始接触,同时对压边板8和顶杆7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并传导至活动顶板1和缓冲橡胶5上;缓冲橡胶5在外部作用力下产生弹性压缩形变,金属胚料10、压板8、顶杆7和活动顶板1向下移动,同时对压边圈8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亦即压边力;金属胚料10在压边力作用下被稳定夹持;凹模9继续向下移动,金属胚料10在拉深力作用下实现拉深成形;金属胚料10拉深成形完成后,凹模9向上移动,回复至初始位置;同时,外力作用消失,缓冲橡胶5回复至初始状态,压板8、顶杆7和活动顶板1也回复至初始位置。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其特征在于,该弹顶器主要由活动顶板(1)、环形托板(2)、厚壁管(3)、底板(4)和缓冲橡胶(5)组成;底板(4)固定安装在厚壁管(3)的底端,形成半封闭结构;缓冲橡胶(5)安装放置在厚壁管(3)内,与底板(4)直接接触;活动顶板(1)也安装放置在厚壁管(3)内,与缓冲橡胶(5)顶端直接接触;环形托板(2)固定安装在厚壁管(3)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拉深弹顶器,其特征在于,该弹顶器主要由活动顶板(1)、环形托板(2)、厚壁管(3)、底板(4)和缓冲橡胶(5)组成;底板(4)固定安装在厚壁管(3)的底端,形成半封闭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慧峥张来顺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段慧峥张来顺刘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