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黑斑菌巢式PCR检测引物及其分子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1160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薯黑斑病菌巢式PCR检测引物及其快速检测方法,专用于甘薯黑斑病菌特异检测。主要采用设计了一套甘薯黑斑病菌巢式PCR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经过两轮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观察到出现大小为340 bp单一条。所发明专利技术的巢式PCR引物可被用于生产实践中甘薯黑斑病菌感染的植株和储藏期甘薯带菌的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同时可用于田间病害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为甘薯黑斑病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理论依据。

A primer and molecular detection method for nested PCR detection of black pota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黑斑菌巢式PCR检测引物及其分子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薯黑斑病菌巢式PCR检测引物及其分子检测方法,专用于甘薯黑斑病菌高灵敏度快速分子检测,同时可用于田间和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属于农作物病害检测、鉴定及防治

技术介绍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用作物,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总产排列第七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每年甘薯种植面积约500万hm2,约占世界的53.5%;年生产量约1.1万吨,约占世界的82.2%。甘薯黑斑病由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fimbriataEllisetHalsted)侵染甘薯引起,是严重危害甘薯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每年由于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达5%~10%,严重时可达20%~50%。此外,病薯还可产生甘薯黑斑霉酮(ipomeamarone)和甘薯黑斑霉二酮(ipomeanine)等有毒物质,人和家畜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对甘薯黑斑病早期快速、准确的鉴定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甘薯黑斑病菌的分类鉴定主要是基于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特性等,程序繁琐,所需时间较长,鉴定时还易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甘薯黑斑菌巢式PCR检测引物及其分子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薯黑斑病菌巢式PCR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包括2条外引物CfTsr1‑F、CfTsr1‑R 和 2条内引物CfTsr1INF、CfTsr1INR,序列如下:CfTsr1‑F:ACTCTCACCCAACGTCCTAGC;CfTsr1‑R:TTGTTGTAGATGGTGGTAGGCA;CfTsr1INF:CGTCGTCTATTGCGTGTCTCTG;CfTsr1INR:GGAGTGTTGCCTGGTTGTGA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黑斑病菌巢式PCR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包括2条外引物CfTsr1-F、CfTsr1-R和2条内引物CfTsr1INF、CfTsr1INR,序列如下:CfTsr1-F:ACTCTCACCCAACGTCCTAGC;CfTsr1-R:TTGTTGTAGATGGTGGTAGGCA;CfTsr1INF:CGTCGTCTATTGCGTGTCTCTG;CfTsr1INR:GGAGTGTTGCCTGGTTGTGAG。2.一种甘薯黑斑病菌的巢式PCR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巢式PCR引物进行巢式PCR反应,第一轮PCR20μl反应体系中10µmol/LCfTsr1-F与CfTsr1-R各1µl,2×TaqPCRMasterMix10μl,10-150ngDNA模板,不足部分用无菌双蒸水补足;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波陈庆河李本金刘裴清詹东扬翁启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