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筒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939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筒除尘器,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腔体、滤筒、密封圈、导风口和导流器。本实用型一种滤筒除尘器通过导风口把高压空气导入腔体中,通过导流器把高压空气的气流均匀分布在滤筒的四周,瞬间将吸附在滤筒上的粉尘抖下,到达瞬间抖尘的效果,从而使得滤筒保持长期有效的透气状态,到达持久的除尘效果。

A filter cartridge dust col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lter dust collecto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end cover, a lower end cover, a cavity, a filter tube, a sealing ring, a air guide and a flow guide. The utility model is a cartridge dust collector through the air guide to the high-pressure air into the chamber, through the air deflector around the high-pressure air is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cartridge, the moment will shake in the absorption of dust on the filter cylinder, arrive at the moment to shake the dust effect, so that the filter cartridge maintain ventilation state effective long period arrive, the dust removal effect l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筒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除尘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筒除尘器。
技术介绍
除尘器是把粉尘从工业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其作用是通过过滤装置把这些粉尘吸附掉,比如在煤矿、矿山等地,在施工的时候,这些地方通常会出现许多的粉尘,对施工人员来讲,这些粉尘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引发爆炸;通过除尘器的作用就能很好的把这些粉尘过滤掉。目前在工业领域中使用的除尘器一般采用的都是滤筒除尘器,滤筒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除尘器内负压的作用,气流通过滤筒过滤器时会将粉尘吸附在过滤装置上面并将粉尘过滤掉,长时间使用后由于负压吸附的作用粉尘会吸附在过滤装置上面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过滤装置堵塞严重,除尘风量下降,吸力减弱,使用效果大幅下降,所以现亟需专利技术一种设备来解决过滤装置堵塞严重,除尘风量下降,吸力减弱,使用效果大幅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滤筒除尘器的过滤装置堵塞严重,除尘风量下降,吸力减弱,使用效果大幅下降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筒除尘器。本技术一种滤筒除尘器包括上端盖、下端盖、腔体、滤筒、密封圈、导风口和导流器;所述上端盖设置在腔体的上方,其中心部位为空心,所述空心部位的尺寸与所述密封圈的尺寸一致;所述下端盖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下方,其为实心结构;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其中间为空心,其上端与所述上端盖的空心的中心部位连接,所述腔体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端盖上;所述滤筒为圆环型过滤网,其固定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且包裹所述腔体,所述滤筒与所述腔体之间有间隙;所述密封圈嵌在所述上端盖的中心的空心部位;所述导风口贯穿在所述上端盖上且位于所述密封圈的一侧,其与所述腔体相通;所述导流器的头部悬空在所述腔体中,其底部设置在所述腔体中且与所述腔体的四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导流器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下端盖上。优选地,所述导风口设置有导风塞。优选地,所述导流器的头部表面为圆滑的锥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型一种滤筒除尘器通过导风口把高压空气导入腔体中,通过导流器把高压空气的气流均匀分布在滤筒的四周,瞬间将吸附在滤筒上的粉尘抖下,到达瞬间抖尘的效果,从而使得滤筒保持长期有效的透气状态,到达持久的除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滤筒除尘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滤筒除尘器的剖面示意图。11,上端盖;12,下端盖;13,腔体;14,滤筒;15,密封圈;16,导风口;17,导流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滤筒除尘器包括上端盖11、下端盖12、腔体13、滤筒14、密封圈15、导风口16和导流器17。所述上端盖11设置在腔体13的上方(此处及后述的“上”、“下”、“前”、“后”为相对位置,并非绝对定义,同时可以理解为上面颠倒时也即成为下面),其中心部位为空心,所述空心部位的尺寸与所述密封圈15的尺寸一致;所述下端盖12设置在所述腔体13的下方,其为实心结构;所述腔体13设置在所述上端盖11和所述下端盖12之间,其中间为空心,其上端与所述上端盖11的空心的中心部位连接,所述腔体1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端盖12上;所述滤筒14为圆环型过滤网,其固定在所述上端盖11和所述下端盖12之间且包裹所述腔体13,所述滤筒14与所述腔体13之间有间隙,工业废气从所述滤筒14进入到本技术一种滤筒除尘器进行过滤,所述滤筒14的作用就是使粉尘吸附在其上,过滤工业废气;所述密封圈15嵌在所述上端盖11的中心的空心部位,经过过滤的工业废气从所述密封圈15的位置出来,其作用是再次过滤工业废气;所述导风口16贯穿在所述上端盖11上且位于所述密封圈15的一侧,其与所述腔体13相通,所述导风口16设置有导风塞(图未示),所述导风口16的作用是把外界的气流导入到所述腔体13中;所述导流器17的头部悬空在所述腔体中且表面为圆滑的锥形,其底部设置在所述腔体13中且与所述腔体13的四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导流器17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下端盖12上,其作用是通过其能够将从导风口16导入的气流均匀分布在所述滤筒14的周围,瞬间将吸附在所述滤筒14上的粉尘抖下。本技术一种滤筒除尘器的使用过程:工业废气从所述滤筒14上进入到腔体13中,所述滤筒14对工业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粉尘吸附在所述滤筒14上,经过第一次过滤的工业废气从所述密封圈15排出,所述密封圈15对经过第一次过滤的工业废气进行再一次过滤,经过再次过滤的工业废气经过两次过滤后,从所述密封圈15排出的洁净的空气;由于工业废气通过所述滤筒14时,所述滤筒14能将粉尘吸附在其上并将粉尘过滤掉,长时间使用后由于负压吸附的作用,积累的粉尘吸附在所述滤筒14上面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所述滤筒14堵塞严重,使得所述滤筒14的吸力减弱,同时使用效果也大幅下降;这时,使用者可以把洁净的空气通过压缩机进行高压压缩,然后打开所述导风口16的导风塞,把经过压缩的高压空气从所述导风口16导入到所述腔体13中,由于导流器17的头部表面采用圆滑的锥形,所述导流器17与所述腔体13的四壁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高压空气能够更好更快的将气流均匀分布在所述滤筒14的周围,瞬间将吸附在所述滤筒14上的粉尘抖下,从而让所述滤筒14保持长期有效的透气状态,到达持久的除尘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型一种滤筒除尘器通过导风口把高压空气导入腔体中,通过导流器把高压空气的气流均匀分布在滤筒的四周,瞬间将吸附在滤筒上的粉尘抖下,到达瞬间抖尘的效果,从而使得滤筒保持长期有效的透气状态,到达持久的除尘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滤筒除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腔体、滤筒、密封圈、导风口和导流器;所述上端盖设置在腔体的上方,其中心部位为空心,所述空心部位的尺寸与所述密封圈的尺寸一致;所述下端盖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下方,其为实心结构;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其中间为空心,其上端与所述上端盖的空心的中心部位连接,所述腔体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端盖上;所述滤筒为圆环型过滤网,其固定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且包裹所述腔体,所述滤筒与所述腔体之间有间隙;所述密封圈嵌在所述上端盖的中心的空心部位;所述导风口贯穿在所述上端盖上且位于所述密封圈的一侧,其与所述腔体相通;所述导流器的头部悬空在所述腔体中,其底部设置在所述腔体中且与所述腔体的四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导流器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下端盖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腔体、滤筒、密封圈、导风口和导流器;所述上端盖设置在腔体的上方,其中心部位为空心,所述空心部位的尺寸与所述密封圈的尺寸一致;所述下端盖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下方,其为实心结构;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其中间为空心,其上端与所述上端盖的空心的中心部位连接,所述腔体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端盖上;所述滤筒为圆环型过滤网,其固定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且包裹所述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成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责任环保资源循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