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73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1:00
一种复合模结构,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模板、内脱板、外脱板、下垫板、下模座、下垫脚、下模、导柱;所述一种复合膜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复合膜结构一侧的导柱连接;上部分包括:由上及下通过内部零件依次设置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和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内部设置内脱板;下部分包括:由上及下分别通过零部件连接设置外脱板、下垫板、下模座和下垫脚,所述外脱板内部设置下模,所述下垫脚设置四个;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大小一致,所述上垫板、上夹板、上模板、外脱板、下垫脚长度一致,降低材料成本,节省线割成本,完善了作业标准,适用于本领域各生产部门作业,有利于本领域生产发展。

A compound die structure

Including a compound die structure: the upper die seat, a pad and splint, template, removal in plate and the out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and a lower die base, under the stepping and lower die and a guide post; the composite membrane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upper and lower guide pillar the two par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film on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ncludes upper and lower parts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l upper mold seat and an upper plate,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upper template, the templat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inner stripper plate; part includes upper and lower parts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outer plate and the lower connection setting off plate, the die holder and the outer plate and a lower die set inside, the lower the stepping set four; upper die base and the lower mould seat size, the upper plate, upper plate, upper plate, stripper plate, stepping outside of the same length, reduce material cost, save line The cost of cutting,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standard,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s in this field,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in this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模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与制作,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模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制造,在一定的制造装备和制造工艺条件下,直接对模具零件材料(一般为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已改变其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之成为符合要求的零件,再将这些零件经配合、定位、连接与固定装配成为模具的过程。为了适应本领域各生产部门作业,所需目前需要一种复合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里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模结构,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模板、内脱板、外脱板、下垫板、下模座、下垫脚、下模、导柱。所述一种复合膜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复合膜结构一侧的导柱连接;上部分包括:由上及下通过内部零件依次设置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和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内部设置内脱板;下部分包括:由上及下分别通过零部件连接设置外脱板、下垫板、下模座和下垫脚,所述外脱板内部设置下模,所述下垫脚设置四个。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大小一致,所述上垫板、上夹板、上模板、外脱板、下垫脚长度一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成果是:一种复合模结构,降低材料成本,节省线割成本,完善了作业标准,适用于本领域各生产部门作业,有利于本领域生产发展。附图说明图1~图6为不同结构的一种复合模结构结构示意图。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上模板4、内脱板5、外脱板6、下垫板7、下模座8、下垫脚9、下模10、导柱11。具体实施方法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模结构,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上模板4、内脱板5、外脱板6、下垫板7、下模座8、下垫脚9、下模10、导柱11。所述一种复合膜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复合膜结构一侧的导柱11连接;上部分包括:由上及下通过内部零件依次设置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和上模板4,所述上模板4内部设置内脱板5;下部分包括:由上及下分别通过零部件连接设置外脱板6、下垫板7、下模座8和下垫脚9,所述外脱板6内部设置下模10,所述下垫脚6设置四个。所述上模座1与下模座8大小一致,所述上垫2板、上夹板3、上模板4、外脱板6、下垫板7长度一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模结构是结构为普通复合模结构的:当T大于或等于0.5时,内脱出上模1.0,脱料板出下模1.0,当T小于0.5时,内脱出上模2T,脱料板出下模2T;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复合模结构是结构为普通复合模一般脱料加双层脱料结构的,此结构适用于因产品局部冲头太多或狭窄而无法将弹簧直接顶在内脱板上,在局部采用双层脱料结构,当一套模采用双层脱料多余三处时,此种结构不适用,需采用五层板形式脱料,另见复合模结构三,采用双层脱料时,上模座正面需攻止付牙孔,以方便折模;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复合模结构是结构为复合模的五层板脱料结构的,此结构适用于因产品冲头太多或产品狭窄而无法将弹簧直接顶在内脱板上,上打板一般采用CR12材料,热处理至HRC:50-53,当模具较小时,上垫块可改用模板形式中间掏空;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一种复合模结构是结构为复合模的打杆脱料结构的,此结构适用于因产品冲头太多或产品太小,需经客户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此结构,上打板一般采用CR12材料,热处理至HRC:50-53,内脱做扣位,直接挂于上模上;实施例5,如图5所示:一种复合模结构是结构为复合模的弹簧加顶板脱料结构的,此结构适用于因产品冲头太多或产品太小,而无法将弹簧作用于内脱板上的情况下采用此结构,上打板一般采用CR12材料,热处理至HRC:50-53,内脱做扣位,直接挂于上模上;实施例6,如图6所示:一种复合模结构是结构为复合模的拼块式结构的,此结构适用于当产品较大,上模板(抚顺D2)长度大于800或宽度方向大于420时,上模采用拼块形式,一般拼块长度不宜过长300左右为宜,但最长不可超过350,拼块与拼块之间用拉口拉住,拼块内需用方形挡块与上公夹固定,若要热处理的则需分段,否则则不必分段;此种复合模产品材料一般采用块料形式,所以内导柱和销钉需置于线割机可加工的范围内,内脱板需有内导柱导向,但在模具啤死情况下导柱不可出内脱板背面,内脱板和凹凸模内需有顶针脱料,上下顶针做对顶形式,但需错开1/4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成果是:一种复合模结构,降低材料成本,节省线割成本,完善了作业标准,适用于本领域各生产部门作业,有利于本领域生产发展。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模板、内脱板、外脱板、下垫板、下模座、下垫脚、下模、导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模板、内脱板、外脱板、下垫板、下模座、下垫脚、下模、导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复合膜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复合膜结构一侧的导柱连接;上部分包括:由上及下通过内部零件依次设置上模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翔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高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