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电回路导电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29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电回路导电体结构,导电体包括有圆柱体,圆柱体的上端设有六角形结构的拧紧柱,拧紧柱的下端与圆柱体的上端连接呈一体结构,拧紧柱的上端设有一接插柱,该接插柱的横截面呈圆形,接插柱的上端呈悬空状,接插柱的上端外缘形成弧形倒角,圆柱体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柱。产品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减少了传统的铜排导体结构形式所占用的横向空间,使得逆变器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紧凑;2、直上直下的安装形式,减少铜排没有必要的折弯。减少了因交变的温度冲击和随机振动带来的应力集中;3、减少螺栓的连接点,减少了不必要的热阻;4、使得安装更加的便利,外部的连接器直接通过过盈连接,压入圆形的导体。

A kind of strong electric circuit conduc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电回路导电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件的
,尤其是一种强电回路导电体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变频、电力传动、新能源汽车等需要应用到一种应用于强电回路中,能够传导大电流的导体。这种导电考虑到产品的体积和成本,一般采用纯铜材质。常规的导体的结构形式为扁平状,截面为长方形的,薄壁结构的的钣金件。我们称之为铜排(busbar),这种导体结构两端(强电回路的连接处)通常采用冲孔,通过螺栓来连接,或者一端为通孔,一端铆接了碳钢或者不锈钢螺母。这种结构有成型容易等特点。但是现有扁平的铜排(busbar)因为横向占用空间大,容易压缩横向的空间(电气间隙),因此结构无法紧凑。而扁平铜排(busbar)结构又因为强电回路距离通常比较长,紧固方式又为螺栓固定,所以在逆变器存在交变的温度和振动冲击,容易引起铜排局部应力偏大以及螺纹紧固方式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电回路导电体结构,用于减少强电回路所占用的电气间隙空间,来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安装的便利性,并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减少接触电阻和温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强电回路导电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电回路导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整体呈圆柱状,导电体包括有圆柱体(1),圆柱体(1)的上端设有六角形结构的拧紧柱(2),拧紧柱(2)的下端与圆柱体(1)的上端连接呈一体结构,拧紧柱(2)的上端设有一接插柱(3),该接插柱(3)的横截面呈圆形,接插柱(3)的下端与拧紧柱(2)的上端连接呈一体结构,接插柱(3)的上端呈悬空状,接插柱(3)的上端外缘形成弧形倒角(4),圆柱体(1)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柱(5),外螺纹柱(5)的上端与圆柱体(1)的下端连接呈一体结构,外螺纹柱(5)的下端呈悬空状,外螺纹柱(5)的直径小于上部圆柱体(1)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电回路导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整体呈圆柱状,导电体包括有圆柱体(1),圆柱体(1)的上端设有六角形结构的拧紧柱(2),拧紧柱(2)的下端与圆柱体(1)的上端连接呈一体结构,拧紧柱(2)的上端设有一接插柱(3),该接插柱(3)的横截面呈圆形,接插柱(3)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戴腾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