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结构防水密封硅胶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548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防水密封硅胶圈,包括密封硅胶圈本体、硅胶圈第一层、硅胶圈第二层、第一倒刺、第二倒刺、硅胶圈第一层上表面、空腔、粘接层、硅胶圈第一层下表面、膨胀边缘、螺纹卡槽、微型进气孔、进气孔孔塞、微型排气孔、排气孔孔塞和连接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第二层密封结构和第一层的空腔,能够使防水密封效果得到提高,由于结构较小,丢失后很难寻找,设置了螺纹卡槽、位于第一层下端和第二层下端的倒刺和粘接层,能够使其安装使用时不易脱落,使其安装使用非常稳定,减少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结构防水密封硅胶圈
本技术属于密封硅胶圈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防水密封硅胶圈。
技术介绍
硅胶圈是以从石英中获得的硅元素为基础,并由硅原子粘附诸如甲基、乙烯基等侧链而形成的饱和非极性橡胶。不同的侧链会导致硅橡胶具有不同的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硅橡胶材料。硅胶圈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低温弹性和特别优异的耐氧化和臭氧的性能,具有高透气性和对气体透过的选择性。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电晕性和耐电弧性。但添加导电碳黑、镍粉、铝粉、银粉,又可得适当之导电性,硅胶圈的表面能较低,具有吸湿性,可起隔离作用。耐水,但耐水蒸气不佳,与大多数的油、化学物和溶剂兼容。一般硅橡胶耐酸碱性佳,耐极性溶剂尚可,不耐烷氢和芳香族油品,特种硅橡胶还具有耐辐射、耐燃、耐油等性能。它的拉伸强度低,抗磨损能力弱,一般不用于动密封。密封圈大多为单层,防水密封效果还远远不够。目前市场上的密封硅胶圈结构过于简单,导致防水密封性能不够完美,没有设置第二层密封结构和第一层的空腔,不能使防水密封效果得到提高,没有设置螺纹卡槽、位于第一层下端和第二层下端的倒刺和粘接层,不能使其安装使用时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层结构防水密封硅胶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结构防水密封硅胶圈,包括密封硅胶圈本体(1)、硅胶圈第一层(2)、硅胶圈第二层(3)、第一倒刺(4)、第二倒刺(5)、硅胶圈第一层上表面(6)、空腔(7)、粘接层(8)、硅胶圈第一层下表面(9)、膨胀边缘(10)、螺纹卡槽(11)、微型进气孔(12)、进气孔孔塞(13)、微型排气孔(14)、排气孔孔塞(15)和连接柱(16),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硅胶圈本体(1)上端设置有所述硅胶圈第一层(2),所述密封硅胶圈本体(1)下端设置有所述硅胶圈第二层(3),所述硅胶圈第二层(3)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倒刺(4),所述硅胶圈第一层(2)顶端设置有所述粘接层(8),所述粘接层(8)下端连接有所述硅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结构防水密封硅胶圈,包括密封硅胶圈本体(1)、硅胶圈第一层(2)、硅胶圈第二层(3)、第一倒刺(4)、第二倒刺(5)、硅胶圈第一层上表面(6)、空腔(7)、粘接层(8)、硅胶圈第一层下表面(9)、膨胀边缘(10)、螺纹卡槽(11)、微型进气孔(12)、进气孔孔塞(13)、微型排气孔(14)、排气孔孔塞(15)和连接柱(16),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硅胶圈本体(1)上端设置有所述硅胶圈第一层(2),所述密封硅胶圈本体(1)下端设置有所述硅胶圈第二层(3),所述硅胶圈第二层(3)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倒刺(4),所述硅胶圈第一层(2)顶端设置有所述粘接层(8),所述粘接层(8)下端连接有所述硅胶圈第一层上表面(6),所述硅胶圈第一层上表面(6)下端设置有所述空腔(7),所述空腔(7)下端设置有所述硅胶圈第一层下表面(9),所述硅胶圈第一层下表面(9)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倒刺(5),所述空腔(7)一侧设置有所述膨胀边缘(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杰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