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流盘、轴向柱塞泵及轴向柱塞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183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流盘、轴向柱塞泵及轴向柱塞马达,其中,配流盘,其包括低压区、高压区和预调压区,预调压区设于低压区与高压区之间,预调压区设有缓冲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预调压区设置缓冲结构,能够缓冲压力,延长油压的提升或降低时间,减少压力冲击和流量脉动,降低噪声。

Flow plate, axial piston pump and axial piston mo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istributing plate, an axial piston pump and an axial plunger motor, wherein, the distributor plate comprises a low pressure area, a high pressure area and a pre pressure regulating area, wherein the presetting pressure area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 pressure area and the high pressure area, and the pre pressure adjusting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structure. By setting buffer structure in the presetting zone, the invention can buffer pressure, extend oil pressure or reduce time, reduce pressure impulse and flow pulsation, and reduce no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流盘、轴向柱塞泵及轴向柱塞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流盘、轴向柱塞泵及轴向柱塞马达。
技术介绍
轴向柱塞泵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压力和大流量等优点,是液压传动中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元件之一。我国轴向柱塞泵产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薄弱,使得我国轴向柱塞泵产品与国外先进产品还有很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蓬勃发展,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等对于液压元件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受关键技术的限制,核心零部件主要以进口为主,特别是高性能、低噪声的轴向柱塞泵,大部分都采用国外的产品。减振降噪是关系到轴向柱塞泵/马达发展前途的关键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噪声是工作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世界各国对液压泵的噪声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在液压设备中,泵/马达是液压设备的主要噪声源。轴向柱塞泵/马达由于缸体输出的油液的不连续性,以及吸油腔和排油腔的分离结构使其产生了较大的流量脉动和液压噪声。压力冲击和流量脉动是引起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压力冲击和流量脉动与泵/马达本身的结构有一定关系,但大部分来源于配流过程。当柱塞腔在排油腔、吸油腔之间转移,腔内油液压力高低转换,快速压缩或膨胀时,会造成压力冲击和流量脉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配流盘、轴向柱塞泵及轴向柱塞马达,其中,能够解决液压冲击和流量脉动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流盘,其包括低压区、高压区和预调压区,预调压区设于低压区与高压区之间,预调压区设有缓冲结构。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预调压区包括沿围绕配流盘轴线旋转的方向,从低压区至高压区之间设置的预升压区,和/或,沿上述方向,从高压区至低压区之间设置的预降压区。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预升压区且靠近高压区的区域的第一缓冲结构。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阻尼孔和第一流道,第一流道被构造成能够引导经过第一阻尼孔的油流向高压区。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阻尼孔,至少其中一个第一阻尼孔相对于另一个第一阻尼孔靠近高压区。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排油沿配流盘的第一侧面流向配流盘的第二侧面,第一阻尼孔位于配流盘的第一侧面的孔径小于第一阻尼孔位于配流盘的第二侧面的孔径。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排油沿配流盘的第一侧面流向配流盘的第二侧面,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卸荷槽,第一卸荷槽设于配流盘的第一侧面且连通高压区。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卸荷槽的尺寸沿预升压区到高压区的方向逐渐增大。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卸荷槽的侧边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斜率的直线段。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卸荷槽包括三角形槽、梯形槽、U型槽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预降压区且靠近低压区的区域的第二缓冲结构。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第二阻尼孔和第二流道,第二流道被构造成能够引导经过第二阻尼孔的油卸压。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排油沿配流盘的第一侧面流向配流盘的第二侧面,第二阻尼孔位于配流盘的第一侧面的孔径小于第二阻尼孔位于配流盘的第二侧面的孔径。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排油沿配流盘的第一侧面流向配流盘的第二侧面,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第二卸荷槽,第二卸荷槽设于配流盘的第一侧面且连通低压区。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卸荷槽的尺寸沿预降压区到低压区逐渐增大。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卸荷槽的侧边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斜率的直线段。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卸荷槽包括三角形槽、梯形槽、U型槽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低压区设有第一油孔,高压区设有第二油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柱塞泵,其包括上述的配流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柱塞马达,其包括上述的配流盘。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配流盘包括相互隔绝的低压区和高压区,配流盘还包括预调压区,预调压区设于低压区与高压区之间,预调压区设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能够缓冲压力,延长油压的提升或降低时间,减少压力冲击和流量脉动,降低噪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配流盘的第二侧面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配流盘的第一侧面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第一阻尼孔);图4为图1中的B-B剖视示意图(第二阻尼孔);图5为图1中的C-C剖视示意图;图6(a)为图2中的D-D剖视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E-E剖视示意图。附图中标号:1-低压区;11-第一油孔;2-高压区;21-第二油孔;22-凹槽;3-预升压区;31-第一阻尼孔;32-第一流道;33-第一卸荷槽;4-预降压区;41-第二阻尼孔;42-第二流道;43-第二卸荷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配流盘一般与泵/马达的壳体上的吸油口和排油口连通,通过缸体的回转运动,实现吸油和排油的隔离,达到吸油和排油的功能。缸体内柱塞腔排出的油沿配流盘的第一侧面流向配流盘的第二侧面,外部供油沿配流盘的第二侧面流向配流盘的第一侧面。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配流盘包括相互密封隔开的低压区1和高压区2。低压区1设有第一油孔11。第一油孔11可以采用弧形孔,弧形孔的弧心与配流盘的圆心重合。高压区2设有第二油孔21。第二油孔21可以采用弧形孔,弧形孔的弧心与配流盘的圆心重合。可选地,在配流盘用于轴向柱塞泵的情况下,高压区2为排油区,其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第二油孔21,第二油孔21作为排油孔。进一步地,高压区2可以设置凹槽22(如图2所示),各第二油孔21可以设于凹槽22内。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配流盘还包括预调压区。预调压区设于低压区1与高压区2之间,预调压区设有缓冲结构。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能够缓冲压力,延长油压的提升或降低时间,减少压力冲击和流量脉动,降低噪声。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调压区可以包括沿围绕配流盘轴线旋转的方向,从低压区1至高压区2之间设置的预升压区3,或者,从高压区2至低压区1之间设置的预降压区4。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调压区可以包括沿围绕配流盘轴线旋转的方向,从低压区1至高压区2之间设置的预升压区3,和,从高压区2至低压区1之间设置的预降压区4。上述实施例中的预升压区3为柱塞泵/马达的柱塞从低压区1向高压区2过渡的区域。上述实施例中的预降压区4为柱塞泵/马达的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配流盘、轴向柱塞泵及轴向柱塞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区(1)、高压区(2)和预调压区,所述预调压区设于所述低压区(1)与所述高压区(2)之间,所述预调压区设有缓冲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区(1)、高压区(2)和预调压区,所述预调压区设于所述低压区(1)与所述高压区(2)之间,所述预调压区设有缓冲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调压区包括沿围绕配流盘轴线旋转的方向,从所述低压区(1)至所述高压区(2)之间设置的预升压区(3),和/或,沿所述方向,从所述高压区(2)至所述低压区(1)之间设置的预降压区(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预升压区(3)且靠近所述高压区(2)的区域的第一缓冲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阻尼孔(31)和第一流道(32),所述第一流道(32)被构造成能够引导经过所述第一阻尼孔(31)的油流向所述高压区(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阻尼孔(31),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阻尼孔(31)相对于另一个所述第一阻尼孔(31)靠近所述高压区(2)。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排油沿配流盘的第一侧面流向配流盘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阻尼孔(31)位于配流盘的第一侧面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阻尼孔(31)位于配流盘的第二侧面的孔径。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排油沿配流盘的第一侧面流向配流盘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卸荷槽(33),所述第一卸荷槽(33)设于配流盘的第一侧面且连通所述高压区(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荷槽(33)的尺寸沿所述预升压区(3)到所述高压区(2)的方向逐渐增大。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荷槽(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赵斌杜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