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125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是燃气管线用于井口气的自动干燥可循环控制系统,井口天然气进入脱水装置前先经过前置过滤器,滤掉其体内的杂质,然后经过吸附,把气体中的水分子过滤,干燥的气体经过后置过滤器后,输送给下游用户,同时采集后置过滤器后的气体,经过空气压缩机,电加热器,把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湿润的高温水汽经过冷却器把气体冷却,在经过再生分离器把水分分离后排出,最后带有部分水汽的天然气再回到前置过滤器前端进行循环吸附。该系统将井口气变为干燥的天然气向下游输送,节约了燃料消耗、提高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是作为井口气干燥处理的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井口天然气压力一般情况下均高于集输压力,井口天然气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节流阀调压,使高压气流降到集输压力。由于压力降低,气体膨胀导致气体温度降低,如果节流后温降达到或超过水合物形成温度,在节流后气体中将会产生水合物,引起管线、阀门、仪表被堵塞,降低管线的生产能力,严重时导致管道破坏或停产。因此需要井口气脱水装置对井口气进行自动干燥非常重要,通过脱水装置把气体内的水分分离,避免管线、阀门、仪表被堵塞。然而,传统的井口气脱水装置,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控制,需要工人随时监控井口气脱水装置,工作效率很低,不能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井口气干燥处理的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无需人工手动控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包括放空口、湿气口、干气口、前置过滤器、压缩机、电加热器、冷却器、再生气分离器、A吸附塔、B吸附塔、多个管路电动球阀、后置过滤器、温度变送器、压力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空口、湿气口、干气口、前置过滤器、压缩机、电加热器、冷却器、再生气分离器、A吸附塔、B吸附塔、多个管路电动球阀、后置过滤器、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控制系统;湿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前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A吸附塔的上进口、B吸附塔的上出口,且A吸附塔的上进口、B吸附塔的上出口分别与前置过滤器之间设有一个管路电动球阀,A吸附塔的下出口、B吸附塔的下进口分别连接后置过滤器,且A吸附塔的下出口、B吸附塔的下进口分别与后置过滤器之间设有一个管路电动球阀,后置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干气口,干气口通过干气管路连接压缩机,压缩机出口连接电加热器入口处,电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空口、湿气口、干气口、前置过滤器、压缩机、电加热器、冷却器、再生气分离器、A吸附塔、B吸附塔、多个管路电动球阀、后置过滤器、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控制系统;湿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前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A吸附塔的上进口、B吸附塔的上出口,且A吸附塔的上进口、B吸附塔的上出口分别与前置过滤器之间设有一个管路电动球阀,A吸附塔的下出口、B吸附塔的下进口分别连接后置过滤器,且A吸附塔的下出口、B吸附塔的下进口分别与后置过滤器之间设有一个管路电动球阀,后置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干气口,干气口通过干气管路连接压缩机,压缩机出口连接电加热器入口处,电加热器出口分别连接A吸附塔的下出口、B吸附塔下进口,A吸附塔上进口、B吸附塔上出口还分别通过另一管路电动球阀连接冷却器入口,冷却器出口再生气分离器入口,再生气分离器出口连接至湿气口的管道;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设置于干气口连接后置过滤器的管道上,且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分别连接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气脱水装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A吸附塔吸附,B吸附塔再生时,井口气从湿气口进入管道,管道末端连接前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器出口连接A吸附塔上进口,A吸附塔下出口连接到后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出口连接至干气口,完成A吸附塔吸附;干气管路连接到压缩机,压缩机出口连接电加热器入口处,电加热器出口连接管路至B吸附塔下进口,B吸附塔上出口连接至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蛟张晓凯耿硕王超娄娟
申请(专利权)人:博思特能源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