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10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生护栏,护栏帽设置在立柱的顶端;立柱底部开设有进水孔,立柱内部设有浮力顶升装置和下卡扣板,下卡扣板下部为齿轮轴,齿轮轴上设置卡扣板,齿轮轴轴向两端与立柱内壁铰接,链条板底部连接浮力板,链条板上部的链条齿与齿轮轴的齿啮合;护栏帽顶部设置有储气瓶,储气瓶下方设置有折叠式救生圈,护栏帽内设置有上卡扣板和弹簧式开关;护栏帽与立柱连接时,上卡扣板与下卡扣板卡接,弹簧式开关压缩在护栏帽与立柱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洪水来临时,利用浮力带动浮力板上升触动开关,使得救生圈充气,漂流在洪水之上供灾民自救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只在洪水来临时作为一种公共救生设施应急使用,正常状态下可发挥一般交通护栏的功能。

A life-saving guard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护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栏,具体涉及一种救生护栏。
技术介绍
现阶段,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了许多地区洪灾的频率和强度,使得发生洪灾的概率和频率加大。据不完全统计,根据受河流洪水影响人口数量,中国在最易受到洪水影响的国家中排名第三,每年受灾人数约为328万人。当洪水来临时,由于缺乏自救设备,灾民只能孤独等待救援官兵的营救,但仍有部分人由于缺少及时的营救而失去宝贵的生命。可是现有的市面上的针对洪灾自救的设施仍然是供不应求,更为重要的是,公共的救生设备更是少之又少,不能满足洪水来临时灾民的自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救生护栏,发生洪水时,护栏可以提供自动充气的救生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生护栏,包括立柱和支撑台,支撑台设置在立柱的底端,还包括护栏帽,护栏帽设置在立柱的顶端;立柱内部中空,立柱底部开设有进水孔,立柱内部设有浮力顶升装置和下卡扣板,下卡扣板下部为齿轮轴,齿轮轴上设置卡扣板,齿轮轴轴向两端与立柱内壁铰接,浮力顶升装置包括浮力板、链条板,链条板底部连接浮力板,链条板上部的链条齿与齿轮轴的齿啮合;护栏帽内部中空,护栏帽顶部设置有储气瓶,储气瓶与出气口连接,储气瓶下方设置有折叠式救生圈,折叠式救生圈与出气口连接,护栏帽内设置有上卡扣板和弹簧式开关;护栏帽与立柱连接时,上卡扣板与下卡扣板卡接,弹簧式开关压缩在护栏帽与立柱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内部侧壁上开设导轨槽,链条板的左右两端设置在导轨槽中。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为可伸缩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卡扣板外侧的立柱的侧壁上设有斜面支撑板,斜面支撑板表面设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的链条板顶端为楔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护栏帽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柱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洪水来临时,利用水的浮力带动内置的浮力板上升触动开关,使得护栏内置的救生圈瞬间充气,漂流在洪水之上供灾民自救使用,从而挽救人们的生命;同时,本专利技术只在洪水来临时作为一种公共救生设施应急使用,正常状态下可发挥一般交通护栏的功能,且使用时安全性能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示意侧视图;图3为立柱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中:1、护栏帽,1-1、上卡扣板,1-2、折叠式救生圈,1-3、储气瓶,1-4、出气口,1-5、弹簧式开关;2、立柱,2-1、下卡扣板,2-2、斜面支撑板,2-3、齿轮轴,2-4、链条板,2-5、浮力板,2-6、进水孔,2-7、导轨槽;3、支撑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立柱2和支撑台3,支撑台3设置在立柱2的底端,还包括护栏帽1,护栏帽1设置在立柱2的顶端;立柱2内部中空,立柱2底部开设有进水孔2-6,立柱2内部设有浮力顶升装置和下卡扣板2-1,下卡扣板2-1下部为齿轮轴2-3,齿轮轴2-3上设置卡扣板,齿轮轴2-3轴向两端与立柱2内壁铰接,浮力顶升装置包括浮力板2-5、链条板2-4,链条板2-4底部连接浮力板2-5,链条板2-4上部的链条齿与齿轮轴2-3的齿啮合;护栏帽1内部中空,护栏帽1顶部设置有储气瓶1-3,储气瓶1-3与出气口1-4连接,储气瓶1-3下方设置有折叠式救生圈1-2,折叠式救生圈1-2与出气口1-4连接,护栏帽1内设置有上卡扣板1-1和弹簧式开关1-5;护栏帽1与立柱2为卡接式连接,护栏帽1与立柱2连接时,上卡扣板1-1与下卡扣板2-1卡接,弹簧式开关1-5压缩在护栏帽1与立柱2之间。当洪水来临时,洪水通过进水孔2-6进入立柱2内部,当水位到达浮力板2-5所设定的高度时,由于水的浮力,使得浮力板2-5上升,从而带动链条板2-4向上运动,链条板2-4向上运动时将浮力通过齿条齿轮传动传输给上卡扣板1-1,带动下卡扣板2-1向外侧倾斜,链条板2-4向上运动的同时会抵住上卡扣板1-1的斜面使得上卡扣板1-1也向外侧倾斜,直到下卡扣板2-1与上卡扣板1-1卡扣松开,当上下卡扣松开时,弹簧式开关1-5弹起从而启动储气瓶1-3开始充气,储气瓶1-3通过出气口1-4为折叠式救生圈1-2进行瞬间充气,折叠式救生圈1-2充气胀开,护栏帽1连接在折叠式救生圈1-2上,在洪水水面上漂流,可供被洪水困住的灾民进行自救。为了保证链条板2-4向上移动的准确性,在立柱2内部侧壁上开设导轨槽2-7,如图3所示,链条板2-4的左右两端设置在导轨槽2-7中,链条板2-4在导轨槽2-7中移动,导轨槽2-7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立柱2为可伸缩结构,通过调节立柱2的高度可以实现不同水位自动给救生圈充气的目的。在下卡扣板2-1外侧的立柱2的侧壁上设有斜面支撑板2-2,斜面支撑板2-2表面设有弹簧,下卡扣板2-1向外侧倾斜最大位移即接触到斜面支撑板2-2的时候,当水位退却的时候,弹簧会迫使下卡扣板2-1回到原位。为了便于链条板2-4抵住上卡扣板1-1的斜面,链条板2-4顶端为楔形结构;护栏帽1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柱体结构,保证容纳救生圈的同时尽量减小体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救生护栏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生护栏,包括立柱(2)和支撑台(3),支撑台(3)设置在立柱(2)的底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栏帽(1),护栏帽(1)设置在立柱(2)的顶端;立柱(2)内部中空,立柱(2)底部开设有进水孔(2‑6),立柱(2)内部设有浮力顶升装置和下卡扣板(2‑1),下卡扣板(2‑1)下部为齿轮轴(2‑3),齿轮轴(2‑3)上设置卡扣板,齿轮轴(2‑3)轴向两端与立柱(2)内壁铰接,浮力顶升装置包括浮力板(2‑5)、链条板(2‑4),链条板(2‑4)底部连接浮力板(2‑5),链条板(2‑4)上部的链条齿与齿轮轴(2‑3)的齿啮合;护栏帽(1)内部中空,护栏帽(1)顶部设置有储气瓶(1‑3),储气瓶(1‑3)与出气口(1‑4)连接,储气瓶(1‑3)下方设置有折叠式救生圈(1‑2),折叠式救生圈(1‑2)与出气口(1‑4)连接,护栏帽(1)内设置有上卡扣板(1‑1)和弹簧式开关(1‑5);护栏帽(1)与立柱(2)连接时,上卡扣板(1‑1)与下卡扣板(2‑1)卡接,弹簧式开关(1‑5)压缩在护栏帽(1)与立柱(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护栏,包括立柱(2)和支撑台(3),支撑台(3)设置在立柱(2)的底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栏帽(1),护栏帽(1)设置在立柱(2)的顶端;立柱(2)内部中空,立柱(2)底部开设有进水孔(2-6),立柱(2)内部设有浮力顶升装置和下卡扣板(2-1),下卡扣板(2-1)下部为齿轮轴(2-3),齿轮轴(2-3)上设置卡扣板,齿轮轴(2-3)轴向两端与立柱(2)内壁铰接,浮力顶升装置包括浮力板(2-5)、链条板(2-4),链条板(2-4)底部连接浮力板(2-5),链条板(2-4)上部的链条齿与齿轮轴(2-3)的齿啮合;护栏帽(1)内部中空,护栏帽(1)顶部设置有储气瓶(1-3),储气瓶(1-3)与出气口(1-4)连接,储气瓶(1-3)下方设置有折叠式救生圈(1-2),折叠式救生圈(1-2)与出气口(1-4)连接,护栏帽(1)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端树耿少杰董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