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406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具体制备双面路缘石的工艺步骤如下:将模框放置在激振平台上,当侧板移动到远离模框的a内侧壁时,从而使侧板与模框形成基层下料腔,将基层料均匀布置在基层下料腔内;在基层下料腔上方设置有压头,压头向下压实基层下料腔内的基层料,压实后得到基层块,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从而使基层块的顶部与模框之间形成凹腔,凹腔为面层顶部下料腔;将侧板向靠近模框的a内侧壁移动,并贴近模框的内侧壁,从而使侧板与基层块之间留出间隙,间隙为面层侧部下料腔;面层料均匀布置在面层顶部下料腔和面层侧部下料腔内,得到面层块;压头压住模框,并启动电机,使基层块和面层块中的空气、水分排出,得到双面路缘石。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double side edge sto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double edge stone road, specific process steps for preparing double-sided curbs are as follows: the mold frame placed on the vibration platform, when the side moved to a away from the medial wall of the die frame, so that the side plate and the die frame formed below the base material cavity, the base material is the uniform arrangement in the primary material cavity; pressure head is arranged above the cavit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head down below the base material base material cavity compaction, compaction is obtained after the basic block, head down the distance, thus forming a cavity between the top and the base block frame, cavity as a top surface layer men will side to the a material cavity; the medial wall moves close to the frame, and close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ame, so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side plate and the base block, the gap is the surface layer side subordinate material cavity surface material; evenly arranged material cavity and the surface layer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material cavity side under the top Inside, get the surface layer; press the head to press the mold frame, and start the motor, so that the air and water in the base block and the surface block are discharged, and the double side edge stone is ob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的
,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在房屋建筑中,对于路缘石的需要也在逐渐增多,要求也在逐渐更高。在现有建筑中,采用路缘石基本的都是顶面具有面层块,但是路缘石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能够被人们发现的不止是顶面,其中侧面也是经常会被人们所常见,而现有的路缘石,大部分都只有顶面才具有装饰的面层块,这样使得路缘石不美观,同时基层块直接暴露于空气中,长期使用会减少路缘石的使用寿命,因此很有必要设计具有装饰性的双面面层块路缘石,但是现在生产双面路缘石的具有很大的难度,很难生产出双面路缘石。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能够制造双面路缘石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现有技术中,路缘石往往只有顶面才具有装饰性的面层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侧面也将是常备人们所关注,从而使得路缘石的整体不够美观,再者路缘石的基层块长期暴露在空中,很容易损伤,进而造成路缘石的使用寿命缩短,但是现有技术中生产双面路缘石的工艺复杂,而且生产出双面路缘石整体美观效果不佳、性价比不高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路缘石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路缘石美观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双面路缘石包括基层块和面层块,所述面层块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置于基层块的上方,另一部分置于基层块的侧边,所述基层块由基层料填充而成,面层块由面层料填充而成,具体制备双面路缘石的工艺步骤如下:S1:将模框放置在激振平台上,模框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侧板,当侧板移动到远离模框的a内侧壁时,从而使侧板与模框形成基层下料腔,将基层料均匀布置在基层下料腔内;S2:在基层下料腔上方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向下压实基层下料腔内的基层料,压实后得到基层块,压头移开,所述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从而使基层块的顶部与模框之间形成凹腔,所述凹腔为面层顶部下料腔;S3:将侧板向靠近模框的a内侧壁移动,并贴近模框的内侧壁,从而使侧板与基层块之间留出间隙,所述间隙为面层侧部下料腔;S4:所述面层料均匀布置在面层顶部下料腔和面层侧部下料腔内,得到面层块;S5:压头压住模框,并启动电机,使基层块和面层块中的空气、水分排出,得到双面路缘石。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S2中在基层下料腔上方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向下压实基层下料腔内的基层料,压实后得到基层块,压头移开,所述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为8~12mm,从而使基层块的顶部与模框之间形成凹腔,所述凹腔为面层顶部下料腔,压头向下压的距离有所不同,从而使凹腔内的体积也有所不同,进而得到了不同厚度面层顶部。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S2中在基层下料腔上方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向下压实基层下料腔内的基层料,压实后得到基层块,压头移开,所述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为10mm,从而使基层块的顶部与模框之间形成凹腔,所述凹腔为面层顶部下料腔。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侧板能够在模框内移动的距离为20~30mm,当侧板向远离模框的a内侧壁移动时,从而得到的是基层块的体积,因此基层块的大小也是根据侧板的移动来确定,当侧板向靠近模框的a内侧壁移动时,从而得到面层侧部的厚度,因此侧板的移动是本专利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控制基层块的大小和面层侧部的厚度,该工艺在操作是特别简单,但该设计特别巧妙,能够起到非常意想不到的效果,等到完整的双面路缘石。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侧板能够在模框内移动的距离为25mm。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一端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带动侧板在模框内移动。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基层料的成分主要由水泥、米石、碎粉组成。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面层料的成分主要由白色天然砂、黑色天然砂和白水泥组成。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模框主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安装在激振平台上,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框体。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S5中得到双面路缘石后,取下框体,并通过底板将路缘石转运至静置养护区,使路缘石静置养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基层块和面层块,这面层块分别位于基层块的顶部和侧面,在使用过程中,面层块能够保护好内部的基层块,从而提高了路缘石的使用寿命,并且路缘石常见的两个面都具有装饰性的面层块,从而提高了路缘石的美观,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2)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双面路缘石的工艺中,通过在模框中设置侧板,并通过油缸带动侧板移动,在需要填充基层料时,侧板向远离模框的a内侧壁移动,当基层料填充完毕,并形成基层块后,侧板向靠近模框的a内侧壁移动,从而使侧板与基层块之间形状面层侧部下料腔,再向面层侧部下料腔和面层顶部下料腔填充面层料,最终得到整体的双面路缘石,本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制造出双面路缘石,通过油缸带动侧板,来实现,本专利技术设计特别巧妙,能够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力。(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面层料配方比例的调控,能够使路缘石面层呈现不同色彩的混合面层,使路缘石面层呈现多样化,同时还具有阻燃性高、强度高、耐久性、进而使企业的市场效益提高等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激振平台、模框和侧板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激振平台、模框和侧板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面路缘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面路缘石的剖视图;其中:10—基层块,20—面层块,30—模框,31—侧板,32—框体,33—底板,34—油缸,35—a内侧壁,40—激振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所述双面路缘石包括基层块10和面层块20,所述面层块20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置于基层块10的上方,另一部分置于基层块10的侧边,所述基层块10由基层料填充而成,面层块20由面层料填充而成,所述基层料的成分主要由水泥、米石、碎粉组成,所述面层料的成分主要由白色天然砂、黑色天然砂和白水泥组成,所述模框30主要包括底板33,所述底板33安装在激振平台40上,所述底板33上方设置有框体32;具体制备双面路缘石的工艺步骤如下:S1:将模框30放置在激振平台40上,模框30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侧板31,通过油缸34带动侧板31移动,当侧板31移动到远离模框30的a内侧壁35时,侧板31移动的距离为20mm,从而使侧板31与模框30形成基层下料腔,将基层料均匀布置在基层下料腔内;S2:在基层下料腔上方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向下压实基层下料腔内的基层料,压实后得到基层块10,压头移开,所述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为8mm,从而使基层块10的顶部与模框30之间形成凹腔,所述凹腔为面层顶部下料腔;S3:通过油缸34带动侧板31向靠近模框30的a内侧壁35移动,侧板31移动的距离为20mm,并贴近模框30的a内侧壁35,从而使侧板31与基层块10之间留出间隙,所述间隙为面层侧部下料腔;S4:所述面层料均匀布置在面层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路缘石包括基层块(10)和面层块(20),所述面层块(20)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置于基层块(10)的上方,另一部分置于基层块(10)的侧边,所述基层块(10)由基层料填充而成,面层块(20)由面层料填充而成,具体制备双面路缘石的工艺步骤如下:S1:将模框(30)放置在激振平台(40)上,模框(30)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侧板(31),当侧板(31)移动到远离模框(30)的a内侧壁(35)时,从而使侧板(31)与模框(30)形成基层下料腔,将基层料均匀布置在基层下料腔内;S2:在基层下料腔上方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向下压实基层下料腔内的基层料,压实后得到基层块(10),压头移开,所述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从而使基层块(10)的顶部与模框(30)之间形成凹腔,所述凹腔为面层顶部下料腔;S3:将侧板(31)向模框(30)的a内侧壁(35)移动,并贴近模框(30)的a内侧壁(35),从而使侧板(31)与成型后的基层块(10)之间留出间隙,所述间隙为面层侧部下料腔;S4:所述面层料均匀布置在面层顶部下料腔和面层侧部下料腔内,得到面层块(20);S5:压头压住模框(30),并启动电机,使基层块(10)和面层块(20)中的空气、水分排出,得到双面路缘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路缘石包括基层块(10)和面层块(20),所述面层块(20)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置于基层块(10)的上方,另一部分置于基层块(10)的侧边,所述基层块(10)由基层料填充而成,面层块(20)由面层料填充而成,具体制备双面路缘石的工艺步骤如下:S1:将模框(30)放置在激振平台(40)上,模框(30)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侧板(31),当侧板(31)移动到远离模框(30)的a内侧壁(35)时,从而使侧板(31)与模框(30)形成基层下料腔,将基层料均匀布置在基层下料腔内;S2:在基层下料腔上方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向下压实基层下料腔内的基层料,压实后得到基层块(10),压头移开,所述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从而使基层块(10)的顶部与模框(30)之间形成凹腔,所述凹腔为面层顶部下料腔;S3:将侧板(31)向模框(30)的a内侧壁(35)移动,并贴近模框(30)的a内侧壁(35),从而使侧板(31)与成型后的基层块(10)之间留出间隙,所述间隙为面层侧部下料腔;S4:所述面层料均匀布置在面层顶部下料腔和面层侧部下料腔内,得到面层块(20);S5:压头压住模框(30),并启动电机,使基层块(10)和面层块(20)中的空气、水分排出,得到双面路缘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路缘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基层下料腔上方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向下压实基层下料腔内的基层料,压实后得到基层块(10),压头移开,所述压头向下压的距离为8~12mm,从而使基层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春李世清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恒世达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