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碾米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81609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碾米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且第二连接轴穿过固定架向外延伸端套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轮的内壁水平插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机体外壳的外壁向内延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碾米辊,所述U型轴的外壁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远离U型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疏通棒,所述疏通棒上端外壁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操作,能够对米粒和米糠进行疏通,避免堵塞出料口,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碾米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粮食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碾米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都需要机械相伴,比如需要用到对物料进行粉碎、需要对谷粒碾米等等。将稻谷碾成米,须要用到砻谷机、碾米机。常用的砻谷机两辊相向转动而圆周速度不同,谷粒通过二者之间的轧距时,因受撕搓作用而脱壳,脱壳后谷糙混合物再由大糠分离器分离,可获得壳糠和糙米,然后糙米再经过碾米机碾米后,可以获得干净的大米和油糠,而目前大量大米和油糠附着在机体的内壁,甚至堵塞出料口,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清理,操作十分不便,不仅增加了劳动力,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对企业的经营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碾米机的自动下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碾米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上端中部连通有进料漏斗,所述机体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内壁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且第二连接轴穿过固定架向外延伸端套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轮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碾米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碾米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的上端中部连通有进料漏斗(3),所述机体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的内壁一侧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2),且第二连接轴(12)穿过固定架(2)向外延伸端套接有第二传动轮(11),所述第二传动轮(11)通过皮带(10)与第一传动轮(9)传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轮(9)的内壁水平插接有第一连接轴(8),所述第一连接轴(8)穿过机体外壳(1)的外壁向内延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碾米辊(5),且第一碾米辊(5)远离第一连接轴(8)的一端通过U型轴(7)固定连接有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碾米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的上端中部连通有进料漏斗(3),所述机体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的内壁一侧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2),且第二连接轴(12)穿过固定架(2)向外延伸端套接有第二传动轮(11),所述第二传动轮(11)通过皮带(10)与第一传动轮(9)传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轮(9)的内壁水平插接有第一连接轴(8),所述第一连接轴(8)穿过机体外壳(1)的外壁向内延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碾米辊(5),且第一碾米辊(5)远离第一连接轴(8)的一端通过U型轴(7)固定连接有第二碾米辊(6),所述U型轴(7)的外壁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14),且活动杆(14)远离U型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漪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