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瘢痕增生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059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其由广钩藤、天花粉、木棉花、车前草、地耳草、茉莉花、青天葵、青蒿、构树根、垂盆草、鸭跖草、金花茶叶、猫爪草、白花蛇舌草、九里香、鱼腥草、蒲公英、岩黄连、穿花针、莪术、鬼画符、薏苡仁、肿节风、毛郁金、马鞭草、叶下珠、灯心草、艾叶等药材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消肿止痛、杀菌消炎、敛疮生肌、防治伤口感染,伤口愈合时间短,防治瘢痕增生的优点。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inese medicinal composition for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composed of Guangzhou uncaria, Radix trichosanthis, kapok, plantain, Herba Hyperici japonici, jasmine, Nervilia fordii, Artemisia annua,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root, Chuipencao, Commelina communis, Jinhua tea, Maozhaocao, white flower, Houttuynia diffusa, jiulixiang rock, dandelion, Rhizoma Coptidis, flower needle, zedoary, talismans, coix seed, Herba Sarcandrae, Mao Yujin, Verbena, Phyllanthus, rushes, leaves and other herbs was prepared. Th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welling and pain relief, bactericidal and anti-inflammatory, contracting sore, generating muscle, preventing wound infection, short wound healing time, and preventing scar hyperplas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瘢痕增生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瘢痕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创伤性伤口是急、门诊最常见的外伤之一,创伤性伤口的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外科手术后的手术切口轻度感染会造成切口延期愈合,增加患者疼痛,手术切口重度感染则可能会引起切口裂开甚至会引起全身性感染危及到生命。中医认为伤口感染是外感风操湿火,即热壅聚,湿热火毒内生,或因肝脾血热兼忿怒气郁,导致气凝滞,经脉壅阻而成。现代现有外伤处理方法或处理药物,处理过程繁琐,伤口愈合缓慢,愈合后多数会留下严重的疤痕,影响美观,尤其是在面部等外观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瘢痕增生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各味药材的重量份配比:广钩藤20份、天花粉16份、木棉花15份、车前草10份、地耳草18份、茉莉花20份、青天葵10份、青蒿10份、构树根25份、垂盆草10份、鸭跖草20份、金花茶叶50份、猫爪草30份、白花蛇舌草60份、九里香25份、鱼腥草40份、蒲公英20份、岩黄连15份、穿花针15份、莪术15份、鬼画符15份、薏苡仁25份、肿节风10份、毛郁金15份、马鞭草10份、叶下珠10份、灯心草15份、艾叶50份。(所述药材原料均出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制备成外用剂型。所述的外用剂型优选为油剂、糊剂或膏剂。本专利技术油剂使用方法:根据伤口大小剪取油纸,将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油剂均匀涂抹在上面,然后覆盖创面即可,每天换药1次;或者用本专利技术油剂直接涂抹创面,每天3-4次。直至伤口愈合或拆线。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消肿止痛、杀菌消炎、敛疮生肌、防治伤口感染,伤口愈合时间短,防治瘢痕增生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瘢痕增生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广钩藤20份、天花粉16份、木棉花15份、车前草10份、地耳草18份、茉莉花20份、青天葵10份、青蒿10份、构树根25份、垂盆草10份、鸭跖草20份、金花茶叶50份、猫爪草30份、白花蛇舌草60份、九里香25份、鱼腥草40份、蒲公英20份、岩黄连15份、穿花针15份、莪术15份、鬼画符15份、薏苡仁25份、肿节风10份、毛郁金15份、马鞭草10份、叶下珠10份、灯心草15份、艾叶50份。本专利技术促进伤口愈合的油剂,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特别适用于伤口久不愈合的患者,已治愈各类患者1000余例。临床实验数据1、临床资料:连续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急诊、门诊因创伤性伤口而就诊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0例,年龄6岁-74岁,平均年龄34.1±7.8岁。其中面部伤口38例,躯干28例,四肢134例;伤口长度小于5cm者154例,伤口长度大于5cm者46例,伤口深度在0.5cm以内者163例,伤口深度在0.5cm-1.0cm者37例。对照组80例,年龄6岁-72岁,平均年龄34.8±7.1岁。其中面部伤口15例,躯干11例,四肢54例;伤口长度小于5cm者63例,伤口长度大于5cm者17例,伤口深度在0.5cm以内者64例,伤口深度在0.5cm-1.0cm者16例。以上患者均因外伤致开放性伤口流血、疼痛就诊,直至痊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伤口部位、缝合针数、创伤程度等进行比较,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实验组:对创伤性伤口清创或者缝合后,根据伤口大小剪取油纸,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配比的药物,按常规方法制得的油剂均匀地铺在上面,然后覆盖创面,每天换药1次;或者用本专利技术油剂直接涂抹创面,每天3-4次。直至伤口愈合或拆线。对照组:对创伤性伤口清创或者缝合后,用5%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敷上酒精纱布,每天换敷料1次。3、实验结果:两组止血、消肿、止痛效果比较。实验组中200例患者创口外敷本专利技术油剂后,可迅速止血、止痛、消肿,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见表1)。且实验组换药或拆线时无痛感或轻微痛感。而对照组患者在更换敷料或拆线时,有不同程度的痛感。表1两组治疗效果备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伤口感染、伤口愈合情况比较。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无一例发生感染,平均5天拆线,Ⅰ期愈合率可达99%。对照组平均8天拆线,Ⅰ期愈合率仅为71%,且有8例伤口发生感染。详见表2.表2两组伤口感染、伤口愈合情况组别病例数伤口感染Ⅰ期愈合Ⅱ期愈合实验组20001982对照组8085723注:Ⅰ期愈合是指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有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Ⅱ期愈合是指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的愈合。可见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油剂在防止伤口感染方面效果显著,有助于伤口愈合。此外,实验组患者拆线后,继续涂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油剂30天后,有80%以上的患者瘢痕消失。治疗组患者拆线一个月后,仅有5%的患者瘢痕消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瘢痕增生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广钩藤20份、天花粉16份、木棉花15份、车前草10份、地耳草18份、茉莉花20 份、青天葵10份、青蒿10份、构树根25份、垂盆草10份、鸭跖草20份、金花茶叶50份、猫爪草30份、白花蛇舌草60份、九里香25份、鱼腥草40份、蒲公英20份、岩黄连15份、穿花针15份、莪术15份、鬼画符15份、薏苡仁25份、肿节风10份、毛郁金15份、马鞭草10份、叶下珠10份、灯心草15份、艾叶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瘢痕增生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广钩藤20份、天花粉16份、木棉花15份、车前草10份、地耳草18份、茉莉花20份、青天葵10份、青蒿10份、构树根25份、垂盆草10份、鸭跖草20份、金花茶叶50份、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哲蒋敏捷蒋群哲巫玲玲付书婕林彩霞许立拔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要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