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无线设备中的耦合多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45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无线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无线设备包括:电路板;容纳所述电路板的壳体,所述壳体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在穿戴时,设置所述背面比所述正面靠近使用者;第一天线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且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以及第二天线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且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穿戴式无线设备中的耦合多频天线相关申请案交叉申请本申请要求2015年7月28日递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穿戴式无线设备中的耦合多频天线(CoupledMulti-bandsAntennasinWearableWirelessDevices)”的第14/811,621号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用于穿戴式无线通信设备的系统和方法,且在具体实施例中,涉及在穿戴式无线通信设备中提供性能改进的耦合多频天线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无线设备的工业设计正向着低轮廓设备方向发展。这些现代无线设备包括蜂窝电话、平板,或者诸如手表、眼镜和虚拟现实耳机等之类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无线设备需要多个多频射频(radiofrequency,RF)天线来对使用者操作或在其附近操作。典型的天线包括蜂窝主天线、分集天线、无线联网(例如,WiFi、802.11或蓝牙)天线、近场天线(例如,近场通信或无线充电)和全球定位(例如,GPS、GNSS、北斗)天线。多个多频天线需要联合设计为相互合作并且与扬声器、LCD显示屏、电池、传感器等其它电磁部件合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穿戴式无线设备中的耦合多频天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容纳所述电路板的壳体,所述壳体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在穿戴时,设置所述背面比所述正面靠近使用者;第一天线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且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以及第二天线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且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第一端间隔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第二端间隔第二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8 US 14/811,6211.一种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容纳所述电路板的壳体,所述壳体有一个正面和一个背面,在穿戴时,设置所述背面比所述正面靠近使用者;第一天线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且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以及第二天线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且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第一端间隔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第二端间隔第二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的显示器以及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背面的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包括上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沿着上表面边缘放置在所述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包括上表面,所述背面包括下表面,侧面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位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包括上表面,所述背面包括下表面,倾斜面将侧面连接到所述上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位于所述倾斜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包括半外圆角结构,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位于所述半外圆角结构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嵌入在所述壳体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覆盖有一个保护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至所述电路板的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距离附近且远离所述第二距离。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是第一多频天线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天线振子是第二多频天线的一部分。1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伟卓伟建施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