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结构及天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6443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4:15
一种天线结构及天线系统。该天线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辐射件、一耦合件、一接地件、一馈入件以及一导电件;该辐射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辐射件包括一用于提供一第一操作频带的第一辐射部、一用于提供一第二操作频带的第二辐射部以及一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耦合部;该耦合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该接地件与该耦合件彼此分离;该馈入件连接于该耦合件与该接地件之间,该馈入件用来馈入一信号;该导电件用来将该信号传导至该接地件。藉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天线系统及其天线结构不仅能够提升天线性能,而且还能同时避免使用者接近时SAR值过高的问题。

Antenna structure and antenna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结构及天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及天线系统。
技术介绍
首先,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使用率日益提高,使得近年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无线通信技术更加被重视,而无线通信质量需视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天线效率而定。因此,如何提升天线的辐射效率及易于调整整体频率,已变得相当重要。另外,由于天线所发出的电磁波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因此,目前国际非游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Non-IonizingRadiationProtection,ICNIRP)建议生物体单位质量对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的值不应超过2.0W/Kg,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FCC)则建议SAR值不超过1.6W/Kg。然而,目前现有技术为提升天线效率多会导致SAR值提高。随着近年来陆续开发出笔记本型计算与平板计算机相互结合的产品,例如二合一式的笔记本型计算机(Hybridlaptops或2-in-1laptops),也就是说,笔记本型计算机具有一般操作模式及平板模式,但现有的天线架构在平板计算机模式时,SAR值并无法达到法规的规范。虽然目前如美国专利公告第8,577,289号专利案,公开了一种“具有用于基于近接射频功率控制的整合近接传感器的天线”,其能通过判断人体信号,以调整天线的发射功率。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案中主要利用设置在馈入端与收发器之间的两颗接地电容而使得天线具有感测功能,但是,这两颗接地电容将会导致天线特性及感测距离较差的情形产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及天线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线系统及其天线结构,不仅能够提升天线性能还能同时避免SAR值过高的问题产生。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辐射件、一耦合件、一接地件、一馈入件以及一导电件;该辐射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辐射件包括一用于提供一第一操作频带的第一辐射部、一用于提供一第二操作频带的第二辐射部以及一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耦合部;该耦合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该接地件与该耦合件彼此分离;该馈入件连接于该耦合件与该接地件之间,该馈入件用来馈入一信号;该导电件用来将该信号传导至该接地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辐射件、一耦合件、一接地件、一馈入件以及一导电件;该辐射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辐射件包括一用于提供一第一操作频带的第一辐射部、一用于提供一第二操作频带的第二辐射部以及一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耦合部;该耦合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该接地件与该耦合件彼此分离;该馈入件连接于该耦合部与该接地件之间,该馈入件用来馈入一信号;该导电件用来将该信号传导至该接地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包括一天线结构、一近接感测模块以及一电感器;该天线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辐射件、一耦合件、一接地件、一馈入件以及一导电件;该辐射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辐射件包括一用于提供一第一操作频带的第一辐射部、一用于提供一第二操作频带的第二辐射部以及一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耦合部;该耦合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该接地件与该耦合件彼此分离;该馈入件连接于该耦合件与该接地件之间,该馈入件用来馈入一信号;该导电件用来将该信号传导至该接地件;该电感器连接于该辐射件与该近接感测模块之间;其中,该辐射件作为一感测电极以供该近接感测模块测量电容值。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再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包括一天线结构、一近接感测模块以及一电感器;该天线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辐射件、一耦合件、一接地件、一馈入件以及一导电件;该辐射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辐射件包括一用于提供一第一操作频带的第一辐射部、一用于提供一第二操作频带的第二辐射部以及一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耦合部;该耦合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该接地件与该耦合件彼此分离;该馈入件连接于该耦合部与该接地件之间,该馈入件用来馈入一信号;该导电件用来将该信号传导至该接地件;该电感器连接于该辐射件与该近接感测模块之间;其中,该辐射件作为一感测电极以供该近接感测模块测量电容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系统及其天线结构不仅能够提升天线性能,而且还能同时避免使用者接近时SAR值过高的问题。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仰视透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压驻波比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9为图8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仰视透视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仰视透视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仰视透视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仰视透视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三实施例天线结构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天线系统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三实施例天线系统的模块方框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四实施例天线系统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五实施例天线系统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T、T’、T”天线系统Q1、Q2、Q3、Q4、Q5、Q6、Q7、Q8、天线结构Q9、Q10、Q11、Q121基板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2、2’辐射件21第一辐射部22第二辐射部23、23’耦合部231第一耦合段232第二耦合段3、3’耦合件31第一耦合臂32第二耦合臂3a第一耦合区块3b第二耦合区块4接地件5、5’、5”导电件51、51’、51”第一端部52、52’、52”第二端部53延伸部54弯折部6馈入件61馈入端62接地端7、7’桥接件71、71’第一侧端72、72’第二侧端73、73’本体8寄生件81第一寄生部82第二寄生部9接地耦合件E金属导体H电感单元G耦合间隙W预定狭缝V贯穿孔洞P1近接感测模块P2电感器F控制模块C背盖结构N显示面板Z1第一耦合区域Z2第二耦合区域L1、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天线结构及天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辐射件,该辐射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辐射件包括一用于提供一第一操作频带的第一辐射部、一用于提供一第二操作频带的第二辐射部以及一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耦合部;一耦合件,该耦合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一接地件,该接地件与该耦合件彼此分离;一馈入件,该馈入件连接于该耦合件与该接地件之间,该馈入件用来馈入一信号;以及一导电件,该导电件用来将该信号传导至该接地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0 CN 20161083370501.一种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辐射件,该辐射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辐射件包括一用于提供一第一操作频带的第一辐射部、一用于提供一第二操作频带的第二辐射部以及一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的耦合部;一耦合件,该耦合件设置在该基板上,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一接地件,该接地件与该耦合件彼此分离;一馈入件,该馈入件连接于该耦合件与该接地件之间,该馈入件用来馈入一信号;以及一导电件,该导电件用来将该信号传导至该接地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相互重叠的区域定义为一第一耦合区域,且该第一耦合区域的面积与该天线结构所产生的操作频带的频率范围呈正比关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导电件连接于该耦合件与该接地件之间,该导电件从该耦合件延伸至该接地件的距离定义为一延伸长度,该导电件的该延伸长度与该天线结构所产生的操作频带的频率范围呈正比关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导电件连接于该耦合件与该接地件之间,该导电件具有一朝远离该耦合件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一从该延伸部弯折且延伸至该接地件的弯折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导电件为一设置在该耦合件与该接地件之间的电感组件,该电感组件所提供的一电感值可以调整该天线结构所产生的操作频带的频率范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电感值与该天线结构所产生的操作频带的频率范围呈正比关系。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寄生件,该寄生件设置在该基板上,且该寄生件连接于该接地件且与该第二辐射部互不重叠。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寄生件具有一连接于该接地件的第一寄生部以及一从该第一寄生部弯折且朝远离该耦合件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寄生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寄生件的该第二寄生部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具有一预定狭缝。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耦合件设置在该第一表面上,且该辐射件设置在该第二表面上。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且该耦合件与该辐射件都设置在该第一表面上且彼此邻近。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之间具有一耦合间隙,该耦合间隙及该耦合件与该耦合部之间的一耦合量可用来调整该天线结构所产生的操作频带的频率范围及操作频带的中心频率。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寄生件,该寄生件设置在该基板上,其中,该导电件的其中一端连接于该寄生件,该导电件的另外一端连接于该耦合件,且该寄生件连接于该接地件。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寄生件具有一连接于该接地件的第一寄生部以及一从该第一寄生部弯折且朝远离该耦合件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寄生部,其中,该寄生件的该第二寄生部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具有一预定狭缝。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导电件为一设置在该耦合件与该第一寄生部之间的电感组件。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接地耦合件、一桥接件以及一寄生件,该接地耦合件、该桥接件以及该寄生件设置在该基板上,其中,该接地耦合件与该桥接件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该接地耦合件连接于该接地件,且该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世贤王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