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天线结构与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天线结构与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394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一种天线结构与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中的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包括接地件、馈入辐射件、馈入件、第一接地辐射件及切换元件;馈入辐射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以及第三辐射部;第一辐射部及第二辐射部包围第一接地辐射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之间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切换元件电性连接于第一接地辐射件;当切换元件切换至一第一模式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用于产生第一操作频带;当切换元件切换至一第二模式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用于产生第二操作频带;第一操作频带的中心频率与第二操作频带的中心频率相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线结构与电子装置,使天线结构在电子装置小型化时亦能满足多频带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结构与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涵盖多频段的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1、首先,目前的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除了在外观设计上朝向轻薄的趋势,亦同时要兼顾高效能。近来,由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外型具有朝向窄边框的设计趋势。因此,电子装置上用来设置天线的空间十分有限。既有天线架构在电子装置的窄边框需求下会出现频宽大幅度缩减而导致频宽不足的问题。

2、因此,如何在电子装置的内部有限的空间中设计能够同时收发多个无线频段且具备良好天线效率的天线结构实属本领域的重要课题。

3、故需要提供一种天线结构与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天线结构与电子装置,以解决天线结构在电子装置小型化的需求下会出现频宽不足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其包括接地件、馈入辐射件、馈入件、第一接地辐射件以及切换元件。馈入辐射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以及第三辐射部,第一辐射部连接第二辐射部,第一辐射部包括馈入部与支臂,第三辐射部连接于第一辐射部,支臂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三辐射部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馈入件的接地端连接于接地件,馈入件的馈入端连接于馈入部或第二辐射部。第一接地辐射件连接于接地件,第一辐射部及第二辐射部包围第一接地辐射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之间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切换元件电性连接于第一接地辐射件。当切换元件切换至一第一模式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用于产生第一操作频带,当切换元件切换至一第二模式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用于产生第二操作频带,且第一操作频带的中心频率与第二操作频带的中心频率相异。

3、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壳体与天线结构。天线结构设置在壳体。天线结构包括接地件、馈入辐射件、馈入件、第一接地辐射件以及切换元件。馈入辐射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以及第三辐射部,第一辐射部连接第二辐射部,第一辐射部包括馈入部与支臂,第三辐射部连接于第一辐射部,支臂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三辐射部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馈入件的接地端连接于接地件,馈入件的馈入端连接于馈入部或第二辐射部。第一接地辐射件连接于接地件,第一辐射部及第二辐射部包围第一接地辐射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之间彼此分离且相互耦合。切换元件电性连接于第一接地辐射件。当切换元件切换至一第一模式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用于产生第一操作频带,当切换元件切换至一第二模式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用于产生第二操作频带,且第一操作频带的中心频率与第二操作频带的中心频率相异。

4、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天线结构与电子装置,其能通过“当切换元件切换至一第一模式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用于产生第一操作频带,当切换元件切换至一第二模式时,第一辐射部与第一接地辐射件用于产生第二操作频带,且第一操作频带的中心频率与第二操作频带的中心频率相异”的技术方案,使天线结构在电子装置小型化时亦能满足多频带的需求。

5、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当该切换元件切换至该第一模式时,一信号通过一第一路径,当该切换元件切换至该第二模式时,该信号通过一第二路径,该第一路径包括一第一电容元件,该第二路径包括一第二电容元件,且该第一电容元件的电容值与该第二电容元件的电容值相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还包括一第一电感元件,该第二辐射部包括一第一支路、一第二支路以及一第三支路,该第一支路连接于该馈入件,该第一电感元件连接于该第一支路与该第二支路之间,该第三支路连接于该第二支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一接地辐射件包括一第一接地支路、一第二接地支路以及一第三接地支路,该第一接地支路连接于该接地件,该第一接地支路、该第二接地支路以及该第三接地支路相接于一连接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接地支路包括一第一区段、一第二区段以及一第三区段,该第一区段连接于该连接点,该第二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切换元件串接于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第三区段具有一开路端,且该切换元件相较于该连接点更靠近该开路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接地支路包括一第一区段、一第二区段以及一第三区段,该第一区段连接于该连接点,该第二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切换元件串接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第三区段具有一开路端,且该切换元件相较于该连接点更靠近该开路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一接地支路包括一第一延伸部、一第二延伸部、一第三延伸部以及一第四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连接于该接地件,该第二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三延伸部之间,该第三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二接地支路及该第三接地支路之间,该第四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一延伸部并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一辐射部与该第一接地辐射件之间具有一第一耦合间隙,该第二辐射部与该第一接地辐射件之间具有一第二耦合间隙,该接地件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具有一第三耦合间隙,该第一耦合间隙、该第二耦合间隙以及该第三耦合间隙的任一部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还包括一第二接地辐射件,该第二接地辐射件连接于该接地件,且该馈入辐射件还包括一第四辐射部,该第四辐射部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且邻近该第二接地辐射件,该第四辐射部与该第二接地辐射件之间具有一第四耦合间隙,该第四耦合间隙的任一部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mm。

10.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切换元件切换至该第一模式时,一信号通过一第一路径,当该切换元件切换至该第二模式时,该信号通过一第二路径,该第一路径包括一第一电容元件,该第二路径包括一第二电容元件,且该第一电容元件的电容值与该第二电容元件的电容值相异。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一电感元件,该第二辐射部包括一第一支路、一第二支路以及一第三支路,该第一支路连接于该馈入件,该第一电感元件连接于该第一支路与该第二支路之间,该第三支路连接于该第二支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接地辐射件包括一第一接地支路、一第二接地支路以及一第三接地支路,该第一接地支路连接于该接地件,该第一接地支路、该第二接地支路以及该第三接地支路相接于一连接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接地支路包括一第一区段、一第二区段以及一第三区段,该第一区段连接于该连接点,该第二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切换元件串接于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第三区段具有一开路端,且该切换元件相较于该连接点更靠近该开路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接地支路包括一第一区段、一第二区段以及一第三区段,该第一区段连接于该连接点,该第二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切换元件串接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第三区段具有一开路端,且该切换元件相较于该连接点更靠近该开路端。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接地支路包括一第一延伸部、一第二延伸部、一第三延伸部以及一第四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连接于该接地件,该第二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三延伸部之间,该第三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二接地支路及该第三接地支路之间,该第四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一延伸部并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近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当该切换元件切换至该第一模式时,一信号通过一第一路径,当该切换元件切换至该第二模式时,该信号通过一第二路径,该第一路径包括一第一电容元件,该第二路径包括一第二电容元件,且该第一电容元件的电容值与该第二电容元件的电容值相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还包括一第一电感元件,该第二辐射部包括一第一支路、一第二支路以及一第三支路,该第一支路连接于该馈入件,该第一电感元件连接于该第一支路与该第二支路之间,该第三支路连接于该第二支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一接地辐射件包括一第一接地支路、一第二接地支路以及一第三接地支路,该第一接地支路连接于该接地件,该第一接地支路、该第二接地支路以及该第三接地支路相接于一连接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接地支路包括一第一区段、一第二区段以及一第三区段,该第一区段连接于该连接点,该第二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切换元件串接于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第三区段具有一开路端,且该切换元件相较于该连接点更靠近该开路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二接地支路包括一第一区段、一第二区段以及一第三区段,该第一区段连接于该连接点,该第二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切换元件串接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该第三区段具有一开路端,且该切换元件相较于该连接点更靠近该开路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一接地支路包括一第一延伸部、一第二延伸部、一第三延伸部以及一第四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连接于该接地件,该第二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三延伸部之间,该第三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二接地支路及该第三接地支路之间,该第四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一延伸部并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一辐射部与该第一接地辐射件之间具有一第一耦合间隙,该第二辐射部与该第一接地辐射件之间具有一第二耦合间隙,该接地件与该第二辐射部之间具有一第三耦合间隙,该第一耦合间隙、该第二耦合间隙以及该第三耦合间隙的任一部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还包括一第二接地辐射件,该第二接地辐射件连接于该接地件,且该馈入辐射件还包括一第四辐射部,该第四辐射部连接于该第一辐射部且邻近该第二接地辐射件,该第四辐射部与该第二接地辐射件之间具有一第四耦合间隙,该第四耦合间隙的任一部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mm。

10.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切换元件切换至该第一模式时,一信号通过一第一路径,当该切换元件切换至该第二模式时,该信号通过一第二路径,该第一路径包括一第一电容元件,该第二路径包括一第二电容元件,且该第一电容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仕强喻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