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复合阀和使用了该复合阀的双向流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174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9:34
内置于电磁阀(100)的主阀(22)的复合阀(70)包括:第1连通路(23a),其具有第1口(P1)和第2口(P2);第2连通路(23b),其从第1连通路(23a)分支而形成,具有第3口(P3);第1阀芯(71),其设于第1连通路(23a),仅容许工作油从第1口(P1)向第3口(P3)的流通;以及第2阀芯(72),其设于第1连通路(23a),仅容许工作油从第1口(P1)向第2口(P2)的流通。第1阀芯(71)配置于第2阀芯(72)的上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复合阀和使用了该复合阀的双向流动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阀和使用了该复合阀的双向流动控制阀。
技术介绍
在利用液压进行工作的建筑机械、产业机械中,使用根据电磁力来控制在两个口之间沿双向流动的工作油的流量的双向流动控制阀。在日本JP2002-106743A中记载了具备内置有两个阀芯的主阀和对主阀向闭阀方向施力的控制压力室的双向流动控制阀。通过控制压力室和低压缩侧的口经由内置于主阀的两个阀芯中的一者连通而主阀发生位移,从而控制在两个口之间流动的工作油的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JP2002-106743A所公开的双向流动控制阀中,内置于主阀的两个阀芯分别独立地配置于沿主阀的轴向延伸的流路和沿主阀的径向延伸的流路。因此,在上述双向流动控制阀中,主阀的外径变大,导致双向流动控制阀本身大型化。其结果,有可能导致双向流动控制阀的安装性变差。另外,为了防止双向流动控制阀的大型化,也考虑使配置于沿径向延伸的流路的阀芯小型化。然而,在使阀芯小型化了的情况下,对于磨损的容许限度降低,因此有可能导致难以长期维持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具有两个阀芯的复合阀和使用了该复合阀的双向流动控制阀紧凑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复合阀,其中,该复合阀包括:第1流路,其具有上游侧的第1口和下游侧的第2口;第2流路,其从所述第1流路分支而形成,具有第3口;第1阀芯,其设于所述第1流路,仅容许工作流体从所述第1口向所述第3口的流通;贯通孔,其设于所述第1阀芯,形成所述第1流路的一部分;以及第2阀芯,其设于所述第1流路,仅容许经由所述贯通孔从所述第1口向所述第2口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流通,所述第1阀芯配置于比所述第2阀芯的上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剖视图。图2是放大了图1的复合阀的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复合阀的变形例的图。图5是复合阀的液压回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所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阀70以及使用了该复合阀70的电磁阀100。图1所示的电磁阀100设于建筑机械、产业机械等,用于控制从未图示的流体压力源向致动器(负载)供给的工作流体的流量、从致动器向罐等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量。该电磁阀100是能够控制从主口220向副口230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流量和从副口230向主口220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流量这两者的双向流动控制阀。电磁阀100插入固定在设于阀体200的非贯通的插入孔210中。在阀体200上具有:主口220,其一端开口于插入孔210的底面,另一端开口于阀体200的外表面,经由未图示的配管等而借助未图示的切换阀选择性地与流体压力源和罐中的某一者相连接;以及副口230,其一端开口于插入孔210的侧面,另一端开口于阀体200的外表面,经由未图示的配管等而与致动器相连接。在电磁阀100中,使用工作油作为工作流体。在主口220连接于流体压力源的情况下,工作油从主口220向副口230流动,在主口220连接于罐的情况下,工作油从副口230向主口220流动。工作流体不限定于工作油,也可以是其他非压缩性流体或者压缩性流体。电磁阀100包括:主阀22,其用于控制经由主口220和副口230向致动器供给的工作油或者从致动器排出的工作油的流量;中空圆筒状的套筒12,其固定于插入孔210内,主阀22滑动自如地插入该套筒12;以及电磁部60,其使主阀22沿轴向位移。套筒12具有:滑动支承部12a,其滑动自如地支承主阀22的外周面;以及座部13,主阀22可落位于该座部13。在座部13的内周从主口220侧依次形成有圆孔状的第1座部13a和圆锥台状的第2座部13b这两个座部。第1座部13a的中心轴线和第2座部13b的中心轴线与套筒12的中心轴线相一致。在套筒12的第2座部13b与滑动支承部12a之间的部分,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将套筒12内的空间和副口230连通起来的连通孔12b。在座部13的外周和滑动支承部12a的外周隔着连通孔12b地分别配置有O型密封圈51、52。连通孔12b与副口230之间的连接部利用在套筒12与插入孔210之间被压缩的这两个O型密封圈51、52进行密封。特别是利用设于座部13的外周的O型密封圈51来防止主口220和副口230经由套筒12与插入孔210之间的间隙连通起来。主阀22是圆柱状构件,一端面22e位于座部13侧且滑动部22c滑动支承于滑动支承部12a地配置于套筒12内。在主阀22的一端面22e侧形成有滑动自如地插入到第1座部13a的圆柱状的滑阀22a,在滑阀22a与滑动部22c之间形成有可落位于第2座部13b的圆锥台状的提动阀22b。另外,在主阀22的提动阀22b与滑动部22c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台阶部22h,该台阶部22h具有与主阀22的轴向垂直的面。副口230的压力经由连通孔12b对台阶部22h进行作用。在主阀22的一端面22e与滑阀22a同轴地形成有与主口220连通的凹部22g。在滑阀22a上,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贯通孔22d,该贯通孔22d的一端开口于在第1座部13a上滑动的面,其另一端开口于凹部22g的内周面。由第1座部13a封闭的各贯通孔22d随着滑阀22a向提动阀22b和第2座部13b分离的方向移动而逐渐开口。也就是说,各贯通孔22d的自第1座部13a露出的面积与滑阀22a的移动量相应地发生变化。如此,使各贯通孔22d的开口面积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控制从主口220向副口230流动的工作油的流量、或者从副口230向主口220流动的工作油的流量。各贯通孔22d配置为,即使在提动阀22b抵接于第2座部13b时,各贯通孔22d也不被第1座部13a完全封闭。也就是说,各贯通孔22d的开口面积在提动阀22b抵接于第2座部13b的闭阀位置成为最小值,随着提动阀22b向开阀方向位移而逐渐增大。另外,各贯通孔22d也可以配置为,在直到提动阀22b自第2座部13b分离一定程度为止的期间,各贯通孔22d被第1座部13a封闭。在该情况下,在直到主阀22位移一定程度为止的期间,能够将工作油的流量设定为大致为零。主阀22的另一端面22f与由主阀22、套筒12以及电磁部60划定的先导压力室42相面对。在阀体200上形成有连接主口220和先导压力室42的主导入通路240和连接副口230和先导压力室42的副导入通路250。主导入通路240和副导入通路250经由形成于套筒12与阀体200之间的环状空间40以及形成于套筒12并作为节流件发挥功能的导入孔41而与先导压力室42连通。另外,在主导入通路240设有仅容许从主口220向先导压力室42的流动的主导入止回阀241,在副导入通路250设有仅容许从副口230向先导压力室42的流动的副导入止回阀251。因此,在主口220的压力比副口230的压力高的情况下,主口220的工作油经由主导入通路240、主导入止回阀241、环状空间40以及导入孔41而向先导压力室42引导。此时,从先导压力室42向副口230的流动被副导入止回阀251阻断。另一方面,在副口230的压力比主口220的压力高的情况下,副口230的工作油经由副导入通路250、副导入止回阀251、环状空间40以及导入孔41而向先导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阀和使用了该复合阀的双向流动控制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阀,其中,该复合阀包括:第1流路,其具有上游侧的第1口和下游侧的第2口;第2流路,其从所述第1流路分支而形成,具有第3口;第1阀芯,其设于所述第1流路,仅容许工作流体从所述第1口向所述第3口的流通;贯通孔,其设于所述第1阀芯,形成所述第1流路的一部分;以及第2阀芯,其设于所述第1流路,仅容许经由所述贯通孔从所述第1口向所述第2口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流通,所述第1阀芯配置于所述第2阀芯的上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31 JP 2015-1524061.一种复合阀,其中,该复合阀包括:第1流路,其具有上游侧的第1口和下游侧的第2口;第2流路,其从所述第1流路分支而形成,具有第3口;第1阀芯,其设于所述第1流路,仅容许工作流体从所述第1口向所述第3口的流通;贯通孔,其设于所述第1阀芯,形成所述第1流路的一部分;以及第2阀芯,其设于所述第1流路,仅容许经由所述贯通孔从所述第1口向所述第2口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流通,所述第1阀芯配置于所述第2阀芯的上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阀,其中,在所述第1口的压力比所述第3口的压力大且是所述第1口的压力与所述第3口的压力之差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第1阀芯容许工作流体从所述第1口向所述第3口的流通,在所述第1口的压力比所述第2口的压力大且是所述第1口的压力与所述第2口的压力之差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第2阀芯容许工作流体从所述第1口向所述第2口的流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阀,其中,该复合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第1流路内的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具有:主体部,其固定于所述第1流路内;支承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1口突出且滑动自如地支承所述第1阀芯;收纳孔,其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第2阀芯滑动自如地插入该收纳孔;以及流通孔,其沿轴向贯通形成,通过了所述第1阀芯的所述贯通孔的工作流体经由所述流通孔被导向所述第2阀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阀,其中,该复合阀还包括:第1施力构件,其装设于所述第1阀芯与所述支承部之间,向闭阀方向对所述第1阀芯施力;以及第2施力构件,其配置于所述收纳孔内,向闭阀方向对所述第2阀芯施力,所述第1施力构件的施力方向和所述第2施力构件的施力方向均是沿着所述第1流路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阀,其中,所述第1阀芯具有:中空圆筒部,其沿着所述第1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亨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