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状玻璃及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02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片状玻璃包含:薄片状玻璃基材;和被覆上述薄片状玻璃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由粘合剂形成的被覆膜。上述粘合剂包含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上述薄片状玻璃中的上述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为0.05~3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片状玻璃及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片状玻璃和包含该薄片状玻璃的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在树脂成形品中,一般已知的是:出于降低翘曲及变形和/或提高机械强度等目的,而在基体树脂中配合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云母、玻璃珠及薄片状玻璃等作为填充材料。以往,在此种树脂成形品中,为了使基体树脂与填充材料的粘接性提高而进一步提高树脂成形品的机械强度,优选将填充材料的表面用硅烷偶联剂等进行表面处理。例如在基体树脂包含聚丙烯等聚烯烃的树脂成形品中,提出了用于使基体树脂与填充材料的粘接性提高的各种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使用玻璃纤维作为聚烯烃强化用填充材料,并且为了提高该玻璃纤维与作为基体树脂的聚烯烃的粘接性而提出用特定的处理剂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在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处理剂中包含有机官能性无机偶联剂和羧酸改性聚烯烃等聚烯烃相容性膜形成用聚合物。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将作为聚烯烃强化用填充材料而使用的玻璃纤维的表面用包含酸改性聚烯烃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的处理剂(集束剂)进行处理,从而使玻璃纤维与作为基体树脂的聚烯烃树脂的粘接性提高。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在使用碳纤维作为填充材料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与作为基体树脂的聚丙烯的粘接性,而使用以马来酸酐及(甲基)丙烯酸酯进行了接枝改性而成的改性聚烯烃作为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剂。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以下技术:不采用填充材料的表面处理而使基体树脂使用特定的树脂(含有聚丙烯和环氧改性聚烯烃的树脂),从而改善填充材料与基体树脂的粘接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9-51042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7069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5620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503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填充材料的表面处理中所使用的上述以往的处理剂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填充材料与基体树脂的粘接性,但是,其粘接性并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另外,在如专利文献4所提及那样的、通过调整基体树脂全体的成分而提高填充材料与基体树脂的粘接性的技术的情况下,在填充材料与基体树脂的界面无法效率良好地发挥基于该成分的粘接性改善功能,存在有时致使因改善粘接性而配合的成分的添加量变为大量的问题。另外,此种基体树脂终归是以作为基体树脂发挥功能为前提的树脂组合物,因此即使直接作为填充材料的表面处理剂进行应用,也无法期待改善粘接性的高效果。进而,例如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基体树脂是在与碳纤维组合使用时能够改善粘接性的基体树脂,因此即使直接应用在使用材质与碳纤维完全不同的玻璃的填充材料的情况下,也无法期待改善粘接性的高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薄片状玻璃,在其作为用于增强树脂成形品的填充材料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与基体树脂的高粘接性,其结果可以对树脂成形品赋予高机械强度。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可以实现配合了此种薄片状玻璃的、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树脂成形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片状玻璃,其包含:薄片状玻璃基材;和被覆上述薄片状玻璃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由粘合剂形成的被覆膜,上述粘合剂包含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上述薄片状玻璃中的所述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为0.05~3质量%。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包含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薄片状玻璃和基体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薄片状玻璃在作为用于增强树脂成形品的填充材料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与基体树脂的高粘接性,其结果可以对树脂成形品赋予高机械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此种本专利技术的薄片状玻璃,因此可以实现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树脂成形品。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薄片状玻璃基材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为用于说明薄片状玻璃基材的制造装置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薄片状玻璃包含:薄片状玻璃基材;和被覆该薄片状玻璃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由粘合剂形成的被覆膜。该粘合剂含有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作为必须成分。另外,薄片状玻璃中的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为0.05~3质量%。以下,对薄片状玻璃基材及被覆膜进行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薄片状玻璃中所使用的薄片状玻璃基材例如可以利用日本特公昭41-17148号公报及日本特公昭45-354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所谓吹塑法、或日本特开昭59-21533号公报及日本特表平2-50366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所谓旋转法来制作。在吹塑法中,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玻璃制造装置。该玻璃制造装置具备耐火窑槽12、吹塑喷嘴15及挤压辊17。在耐火窑槽12(熔解槽)中所熔融的玻璃坯料11被送入至吹塑喷嘴15的气体吹鼓成气球状,成为中空状玻璃膜16。将中空状玻璃膜16利用挤压辊17进行粉碎,得到薄片状玻璃基材1。通过调节中空状玻璃膜16的拉伸速度、从吹塑喷嘴15送入的气体的流量等,从而可以控制薄片状玻璃基材1的厚度。在旋转法中,可以使用图2所示的玻璃制造装置。该玻璃制造装置具备旋转杯22、1组的环状板23及环状旋风型捕集机24。熔融玻璃坯料11流入旋转杯22,在离心力作用下从旋转杯22的上边缘部以放射状流出,通过环状板23之间,被空气流吸引,并且被引入至环状旋风型捕集机24中。在通过环状板23的期间,玻璃以薄膜的形态冷却及固化,再被破碎成微小片,由此得到薄片状玻璃基材1。通过调节环状板23的间隔、空气流的速度等,从而可以控制薄片状玻璃基材1的厚度。作为薄片状玻璃基材的组成,可以使用一般已知的玻璃的组成。具体而言,可以适合使用E玻璃等碱金属氧化物少的玻璃。E玻璃的代表性的组成如以下所示。下述的组成的单位为质量%。SiO2:52~56Al2O3:12~16CaO:16~25MgO:0~6Na2O+K2O:0~2(优选为0~0.8)B2O3:5~13F2:0~0.5另外,作为碱金属氧化物少的玻璃,可以采用以下的玻璃组成:以质量%表示,含有如下的成分:59≤SiO2≤65、8≤Al2O3≤15、47≤(SiO2-Al2O3)≤57、1≤MgO≤5、20≤CaO≤30、0<(Li2O+Na2O+K2O)<2、0≤TiO2≤5,并且实质上不含有B2O3、F、ZnO、BaO、SrO、ZrO2。该玻璃组成被本申请人在国际公开2006/068255号中所公开。予以说明,“实质上不含有”是指:例如除由工业用原料所不可避免地混入的情况以外,不有意地含有的情况。具体而言,是指B2O3、F、ZnO、BaO、SrO及ZrO2的各自的含有率不足0.1质量%(优选不足0.05质量%、更优选不足0.03质量%)。另外,薄片状玻璃基材的平均厚度及平均粒径并无特别限定。薄的薄片状玻璃基材越薄,径厚比(平均粒径除以平均厚度所得的值)越大,因此防止水分或气体等渗透至填充有薄片状玻璃的树脂组合物中的遮蔽效果越大,但操作性变差。另外,平均厚度和平均粒径可以由遮蔽效果、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效果、操作性、技术的难易度及制品的经济性等的平衡来决定。具体而言,在制作薄片状玻璃时,使用平均厚度为7μm以下且径厚比为50以上的薄片状玻璃,会取得上述的遮蔽效果、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效果、操作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薄片状玻璃及树脂组合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状玻璃,其包含:薄片状玻璃基材;和被覆所述薄片状玻璃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由粘合剂形成的被覆膜,所述粘合剂包含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所述薄片状玻璃中的所述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为0.05质量%~3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31 JP 2015-1514171.一种薄片状玻璃,其包含:薄片状玻璃基材;和被覆所述薄片状玻璃基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由粘合剂形成的被覆膜,所述粘合剂包含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及硅烷偶联剂,所述薄片状玻璃中的所述被覆膜的含有比例为0.05质量%~3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状玻璃,其中,所述粘合剂还包含交联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状玻璃,其中,所述交联剂为选自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过氧化物中的至少任1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状玻璃,其中,所述环氧改性聚烯烃树脂为以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必须构成成分的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伸一田井伸晓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