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加热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并未请求享有任何其它专利申请的权益。
本专利技术关于用于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实例是槽、流槽和其它器皿)的加热和绝热系统。
技术介绍
在处理和传递期间,熔融金属如铝、铝合金和其它金属典型地装卸和/或容纳在各种装置、器皿、槽、流槽和其它容纳和移动/传递装置中。例如,熔融金属槽通常用于传递和容纳熔融金属。尽管熔融金属含有显著量的内部热,但在许多应用中,合乎需要和/或必要的是提供附加或补充的热至装卸装置中的熔融金属,以便保持熔融金属的期望温度,和/或降低从熔融金属的中心到装卸装置内的融熔金属界面的温差。补充或附加的热可将热供应至且穿过装卸或容纳装置的耐火材料,且至熔融金属自身。在一些应用中,如果将热添加至熔融金属不被充分控制,则此行业经历金属装卸装置(如,槽)的内表面上的热点,这可引起熔融金属中和装卸装置的耐火材料的内表面上的不合乎需要的问题。平衡利益和考虑在于,为了避免产生热点而减少或缓冲的热供应越多,则大体上该过程的能量效率就越低。过去解决该问题的尝试包括在加热器元件与装卸装置的耐火材料本体之间产生连续空隙;使用使产品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包括:具有大体上限定内腔的底部和两个侧壁的外壳;所述外壳内的一个或更多个加热器组件,各个加热器组件包括:具有面向内的表面的加热器组件本体,所述面向内的表面包括凹口;与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间隔开的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内的加热器线圈;限定具有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熔融金属运载腔的可铸耐火材料本体,所述可铸耐火材料本体邻接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加热器组件;并且其中热诱导水泥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中的所述凹口内,便于传导热从所述加热器线圈穿过所述热诱导水泥传递至所述耐火材料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5 US 14/739,7831.一种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包括:具有大体上限定内腔的底部和两个侧壁的外壳;所述外壳内的一个或更多个加热器组件,各个加热器组件包括:具有面向内的表面的加热器组件本体,所述面向内的表面包括凹口;与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间隔开的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内的加热器线圈;限定具有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熔融金属运载腔的可铸耐火材料本体,所述可铸耐火材料本体邻接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加热器组件;并且其中热诱导水泥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中的所述凹口内,便于传导热从所述加热器线圈穿过所述热诱导水泥传递至所述耐火材料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诱导水泥具有不同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加热器组件本体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的导热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金属装卸装置还包括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加热器组件与所述耐火材料本体之间且邻接它们的容纳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体由增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组件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和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组件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中的凹口内的所述热诱导水泥的组合组合成形成传导界面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金属装卸装置还包括所述传导界面表面与所述耐火材料本体之间的热诱导水泥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金属装卸装置还包括所述热诱导水泥层与所述耐火材料本体之间的容纳壳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体由增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体的热膨胀性质与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和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中的所述凹口内的所述热诱导水泥的热膨胀性质相关,以在热膨胀和收缩期间减少分离。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体的热膨胀性质与所述传导界面表面与所述耐火材料本体之间的所述热诱导水泥层的热膨胀性质相关。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金属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和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组件本体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中的所述凹口内的所述热诱导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文森特,马克·A·帕尔默,
申请(专利权)人:派罗特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