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由底漆和面漆组成的涂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6794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基材上制备由固化的二道底漆和面漆组成的涂层的方法,还涉及根据所请求保护的方法涂覆的基材。基材优选为机动车辆的车身或车厢,或所述车身或车厢的组件。所请求保护的方法尤其适于在乘用车辆和多用途运载车辆如卡车、货车或公共汽车上制备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由底漆和面漆组成的涂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基材上制备由二道底漆和面漆组成的涂层的方法,以及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涂覆的基材。基材优选包括机动车辆的车身或车厢,或其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尤其适于在汽车和商用车辆如卡车、货车或公共汽车上制备涂层。现有技术已知的是,通常以多步方法来涂覆机动车辆的车身或车厢,从而形成多层漆体系。这些已知的涂饰方法通常具有以下步骤:1)将基材磷化;2)施加阴极电泳涂料并固化该电泳涂料,从而获得防腐电泳涂层;3)施加用于形成二道底漆的涂料。该施加通常以两道喷涂进行。在施加后,首先将所得的二道底漆闪蒸(闪蒸时间),然后热固化(例如在60-150℃下),从而形成固化的二道底漆。固化的二道底漆的典型膜厚为30-80μm。如果希望打磨固化的二道底漆,则使用较后的膜厚;4)a)施加用于形成单道面漆的涂料。该施加通常以至少两道喷涂进行。用于形成单道面漆的涂料通常是单色着色的。在施加后,首先将所得的面漆闪蒸,然后热固化。取决于色调和遮盖力,固化面漆的典型膜厚为50-80μm。b)作为a)的替代,也可施加用于形成底色漆的涂料,随后施加用于形成透明涂层的涂料。在施加用于形成透明涂层的涂料之前,对底色漆进行闪蒸,并达到约10-20μm的膜厚。关于闪蒸时间,一般规则是闪蒸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其上的透明涂层的外观改善。在相应的闪蒸时间之后,施加用于形成透明涂层的涂料。任选对该透明涂层进行闪蒸,然后热固化。固化透明涂层的典型膜厚为约50μm。5)作为第3和4a节的组合的替代,也可直接将面漆施加至固化的阴极电泳涂层上(即,不存在固化的二道底漆)。然而,不存在固化的二道底漆会使得例如紫外线可透射,这可导致固化的电泳涂层发生粉化并丧失粘合性。UV吸收剂用量的增加会导致材料成本显著提高。在使用各种基材或不同基材的情况下,必须使用显著更大的膜厚来获得所需的遮盖力,尤其是在遮盖力差的色调的情况下。对于高质量的应用场合而言,该选项因质量和/或成本而被排除。6)作为第3和4a节的组合的替代,使用“整合”涂饰方法,其中通过施加第一底色漆而实现固化的二道底漆的性能。在这些整合方法中,首先施加用于形成第一底色漆的涂料,所述涂料不包含例如效应颜料,而是具有额外的功能填料。在施加用于形成第二底色漆的涂料之前,任选对该第一底色漆进行闪蒸。第一底色漆的干膜厚度为约20μm。此后施加用于形成第二底色漆的另一涂料。该涂层用于设定色调。该第二底色漆的干膜厚度通常小于20μm。在施加用于形成第二底色漆的第二涂料之后,将第一和第二底色漆在闪蒸区域闪蒸以至少达到不粘尘干状态。此后施加未着色的涂料以形成透明涂层。再次任选对该涂层进行闪蒸,然后最终将该涂层热固化。上述步骤中所用的涂料原则上包含多种成分:基料、颜料和填料以及溶剂,以及基料中可包含的添加剂(取决于术语“基料”的定义)。基料原则上用于在基材上形成交联的膜。术语“主基料”是指主要用于形成交联膜的基料成分。涂料原则上可物理固化、自交联或外部交联。一般而言,涂料分为单组分体系(1-K)和双组分体系(2-K)。2-K体系是交联剂组分必须在处理前不久才加入以固化涂料的那些涂料。在处理前不久不加入交联剂组分以固化涂料的其余涂料称为1-K体系。在双组分涂料的情况下,待交联的组分和相应的交联剂二者形成主基料。就溶剂而言,涂料通常可基本上为溶剂基的或基本上为水性的。上文所述的用于制备两个或更多个涂层的涂层的现有技术涂覆方法的共同特征在于,总是只有在已事先施加的涂层达到至少不粘尘干状态时才将涂料施加至所述涂层上。这确保了不同涂层的涂料不需要在液态下彼此相容,并且允许各种涂层中的极其不同的涂料彼此组合。因此,例如可将水性涂料与溶剂基涂料组合,或者将环氧基基料与聚氨酯基基料组合。在文献中,不正确的是,将涂料施加至尚未完全固化的已有涂层上的涂覆方法称为“湿碰湿”方法。此外,所谓的“湿碰湿”产品在商业上可用于制备二道底漆和面漆。这些产品在可施加涂覆面漆之前也必须将二道底漆闪蒸以至少达到不粘尘干状态(但不是热固化)。因此,此处术语“湿碰湿”也是有误导性的,而且没有被正确地使用。取决于多层漆体系的所需性能谱,各涂层的涂料几乎可彼此独立地选择。因此,上述经验证的涂饰方法提供了非常复杂的变化可能性,甚至可满足多层漆系统的非常特定的要求。然而,鉴于变化的许多可能性,它们也带来许多的错误可能性,这只能通过复杂且因此昂贵的修正步骤来消除。错误的可能来源的实例是二道底漆施加中的错误,其必须在施加面漆之前通过打磨固化的二道底漆来消除。此外,在涂饰操作期间,作为该操作的必然结果,将车身或其组成部分暂时保持在缓冲区中,在那里它们可能会脏污。该系统的固有风险例如为将用于形成面漆的涂料施加至未充分清洁的表面,并且固化的面漆随后表现出表面缺陷。然后必须消除这些缺陷,反过来也导致成本和不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多层漆体系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低复杂性和减少错误的可能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减少操作时间和操作成本。所得多层漆体系的性能谱至少与使用现有技术已知的涂饰方法制得的多层漆体系相当。特别地,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多层漆体系就其视觉性能(外观、光泽、流平等)及其工业力学性能(例如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而言至少与由现有技术方法制得的涂层相当。该目的可通过提供一种在基材上制备由固化的二道底漆和面漆组成的涂层的方法实现,其包括:i)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涂层体系:i-a)在第一步骤中,在未处理的基材或至少涂覆有固化电沉积涂层的基材上施加包含至少一种着色颜料且包含至少一种自交联、外部交联或物理干燥性基料作为主基料的涂料以形成二道底漆,i-b)在第二步骤中,在二道底漆上施加包含至少一种着色颜料且包含至少一种自交联、外部交联或物理干燥性基料作为主基料的另一涂料以形成面漆,和ii)将步骤i)中制得的涂层体系固化以形成涂层,其特征在于,涂层体系中用于i-a)和i-b)中的涂料根据DINENISO12944-5:2008-01是相容的,并且i-b)中用于形成面漆的涂料的施加在i-a)中用于形成二道底漆的涂料根据DIN53150:2002-09达到干燥阶段1之前进行,其中干燥阶段根据ENISO9117-3:2010确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在基材上制备由固化的二道底漆和面漆组成的涂层的方法,包括:i)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涂层体系:i-a)在第一步骤中,在未处理的基材或至少涂覆有固化电沉积涂层的基材上施加包含至少一种自交联、外部交联或物理干燥性基料作为主基料的涂料以形成二道底漆层,i-b)在第二步骤中,在二道底漆层上施加包含至少一种自交联、外部交联或物理干燥性基料作为主基料的另一涂料以形成面漆层,和ii)将步骤i)中制得的涂层体系固化以形成涂层,其特征在于,涂层体系中用于i-a)和i-b)中的涂料根据DINENISO12944-5:2008-01是相容的,并且i-b)中用于形成面漆的涂料的施加在i-a)中用于形成二道底漆的涂料根据DIN53150:2002-09达到干燥阶段1之前进行,其中干燥阶段根据ENISO9117-3:2010确定。在本说明书的含义范围内,引入下列术语定义:术语“涂料”描述了已经或将要施加到基材上的固化涂层整体。术语“涂层”是指通过将涂料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基材上制备由固化二道底漆和固化面漆组成的涂层的方法,包括:i)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涂层体系:i‑a)在第一步骤中,在未处理的基材或至少涂覆有固化电沉积涂层的基材上施加包含至少一种着色颜料且包含至少一种自交联、外部交联或物理干燥性基料作为主基料的涂料以形成二道底漆,i‑b)在第二步骤中,在二道底漆上施加包含至少一种着色颜料且包含至少一种自交联、外部交联或物理干燥性基料作为主基料的另一涂料以形成面漆,和ii)将步骤i)中制得的涂层体系固化以形成涂层,其特征在于,涂层体系中用于i‑a)和i‑b)中的涂料根据DIN EN ISO 12944‑5:2008‑01是相容的,并且i‑b)中用于形成面漆的涂料的施加在i‑a)中用于形成二道底漆的涂料根据DIN 53150:2002‑09达到干燥阶段1之前进行,其中干燥阶段根据EN ISO 9117‑3:2010确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1 EP 15177765.31.一种在基材上制备由固化二道底漆和固化面漆组成的涂层的方法,包括:i)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涂层体系:i-a)在第一步骤中,在未处理的基材或至少涂覆有固化电沉积涂层的基材上施加包含至少一种着色颜料且包含至少一种自交联、外部交联或物理干燥性基料作为主基料的涂料以形成二道底漆,i-b)在第二步骤中,在二道底漆上施加包含至少一种着色颜料且包含至少一种自交联、外部交联或物理干燥性基料作为主基料的另一涂料以形成面漆,和ii)将步骤i)中制得的涂层体系固化以形成涂层,其特征在于,涂层体系中用于i-a)和i-b)中的涂料根据DINENISO12944-5:2008-01是相容的,并且i-b)中用于形成面漆的涂料的施加在i-a)中用于形成二道底漆的涂料根据DIN53150:2002-09达到干燥阶段1之前进行,其中干燥阶段根据ENISO9117-3:2010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由二道底漆和面漆组成的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二道底漆的涂料的主基料和用于形成面漆的涂料的主基料根据DINENISO12944-5:2008-01是相容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二道底漆的涂料的主基料和用于形成面漆的涂料的主基料属于相同的基料类别。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汉宁B·迈尔M·森德克尔C·维策R·维辛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