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69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6:04
吸收性物品(1)具有至少配置在排泄口抵接区域(S1)和后侧区域(S3)的吸收体(30)、设在比吸收体(30)靠皮肤面侧的皮肤面片(10)、以及设在比吸收体(30)靠非皮肤面侧的非皮肤面片(20)。吸收体(30)具有在排泄口抵接区域(S1)和后侧区域(S3)之间在宽度方向(W)上延伸的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41)。皮肤面片(10)在从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41)到比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41)靠后侧的区域的范围内具有未与设在比皮肤面片(10)靠非皮肤面侧的构件接合的非接合区域(46)。吸收性物品(1)具有在非接合区域(46)中的比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41)靠后侧的区域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且用于折叠吸收性物品(1)的折线(F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已知有用于吸收经血、白带等的生理用卫生巾、卫生护垫、失禁垫等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中的特别是生理用卫生巾被内裤按压于穿着者的身体,并贴合于穿着者的身体(下述专利文献1)。生理用卫生巾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具有表面片、背面片以及吸收体。吸收体设在表面片和背面片之间。吸收体具有向皮肤抵接面侧呈凸状突出的中凸部。中凸部是吸收体的、厚度比除中凸部之外的区域厚的一部分。中凸部独立地分别设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前方和后方。在前方的中凸部和后方的中凸部之间设有刚性区域。刚性区域是利用压花加工将吸收体压缩而成的部分。生理用卫生巾进行折叠而被独立包装。用于折叠生理用卫生巾的折叠位置之一在对吸收体进行压花加工而成的刚性区域上通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53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生理用卫生巾、特别是夜用的生理用卫生巾有时以仰卧的姿势进行使用。在穿着者仰卧的姿势下,在臀部和吸收性物品之间易于产生间隙。具体地讲,在躺下的姿势下穿着者的臀部被床面压扁,因此,有时由来自该臀部的力引起吸收性物品的后侧区域向吸收性物品的下裆区域(排泄口抵接区域)进行些许移动。由此,在排泄口抵接区域和后侧区域之间的区域附近在前后方向上产生变形。由于该变形,吸收性物品有时在排泄口抵接区域和后侧区域之间的区域附近以自臀部分离的方式进行变形。特别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在与排泄口抵接区域和后侧区域之间相当的区域具有利用压花加工将吸收体压缩而成的刚性区域和通过刚性区域的折叠位置。因而,吸收性物品在该折叠位置带有向远离穿着者的皮肤的方向成为凸形状这样的习惯性折弯。因此,在穿着者躺下的姿势下,吸收性物品在排泄口抵接区域和后侧区域之间的区域附近更易于以自臀部分离的方式进行变形。若在臀部和吸收性物品之间产生间隙,则体液(例如经血)顺着身体向背侧后方流淌并从吸收性物品的后面泄漏。此外,穿着者有时会获取经血在身体上流淌这样的感觉而感觉到不安感。因此,期望一种在躺下的姿势下能够抑制体液顺着身体向背侧后方流淌而减轻穿着者的不安感的吸收性物品。一个技术方案的吸收性物品具有互相正交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与穿着者的排泄口相对的排泄口抵接区域、位于所述排泄口抵接区域的后侧的后侧区域、至少配置在所述排泄口抵接区域和所述后侧区域的吸收体、设在比所述吸收体靠皮肤面侧的皮肤面片、以及设在比所述吸收体靠非皮肤面侧的非皮肤面片,所述吸收体具有在所述排泄口抵接区域和所述后侧区域之间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所述皮肤面片在从所述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到比所述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靠后侧的区域的范围内具有未与设在比所述皮肤面片靠非皮肤面侧的构件接合的非接合区域,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在所述非接合区域中的比所述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靠后侧的区域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用于折叠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折线。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2是从与图1相反的那一侧观察到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3A-3A线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俯视图。图5是使用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的立体图。图6是使用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的、沿着图1的6A-6A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7是使用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的、沿着图1的7A-7A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8是使用状态的吸收性物品的、沿着图1的3A-3A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9是沿着图1的折线FL折叠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折线F1~F3折叠的吸收性物品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可以是卫生护垫(白带垫)、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任意的吸收性物品。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个例子说明一次性的生理用卫生巾。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应留意各尺寸的比例等有时与现实是不同的。因而,应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尺寸等。此外,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1)吸收性物品的整体结构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2是从与图1相反的那一侧观察到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3A-3A线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吸收性物品1具有前后方向L、宽度方向W以及厚度方向T。前后方向L是从穿着者的前侧(腹侧)向后侧(背侧)延伸的方向、或者从穿着者的后侧向前侧延伸的方向。宽度方向W是与前后方向L正交的方向。厚度方向T是从穿着者的皮肤面侧T1向非皮肤面侧T2延伸的方向,且是与前后方向L和宽度方向W正交的方向。皮肤面侧T1相当于在使用时与穿着者的皮肤相面对的那一侧。非皮肤面侧T2相当于在使用时与皮肤面侧T1相反的那一侧、即朝向与穿着者的皮肤相反的方向的那一侧。吸收性物品1具有排泄口抵接区域S1、前侧区域S2以及后侧区域S3。排泄口抵接区域S1是与穿着者的排泄口(例如阴道口)相对的区域。在吸收性物品安装于内裤时,排泄口抵接区域S1位于内裤的下裆部。也就是说,排泄口抵接区域是配置在穿着者的下裆、即穿着者的两腿之间的区域。前侧区域S2位于比排泄口抵接区域S1靠前侧的位置。前侧区域S2的前端缘限定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缘。后侧区域S3位于比排泄口抵接区域S1靠后侧的位置。后侧区域S3的后端缘限定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缘。后侧区域S3的前后方向L上的长度长于排泄口抵接区域S1的前后方向L上的长度较佳。在排泄口抵接区域S1设有后述的护翼3较佳。此外,在后侧区域S3设有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鼓出的尾翼4较佳。护翼3的前端缘被护翼3的根部所限定,相当于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凹入最深的两个部分中的、位于前侧的部分。护翼3的前端缘也可以限定排泄口抵接区域S1和前侧区域S2之间的交界。护翼3的后端缘被护翼3的根部所限定,相当于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凹入最深的两个部分中的、位于后侧的部分。护翼3的后端缘位于排泄口抵接区域S1和后侧区域S3之间较佳。在此,将前后方向L上的护翼3的前端缘和护翼3的后端缘之间的区域称作“护翼区域”。在具有护翼的吸收性物品中,排泄口抵接区域S1成为与护翼区域实质上相同的区域。因而,在本说明书中,应留意“排泄口抵接区域S1”这样的词语能够换称作“护翼区域”。吸收性物品1具有皮肤面片10、非皮肤面片20以及吸收体30。皮肤面片10设在比吸收体30靠皮肤面侧T1的位置。非皮肤面片20设在比吸收体30靠非皮肤面侧T2的位置。吸收体30设在皮肤面片10和非皮肤面片20之间。皮肤面片10具有表面片11、侧部片12以及第二片13较佳。表面片11是使体液等液体透过的透液性的片材。表面片11覆盖吸收体3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表面片11在前后方向L上从前侧区域S2延伸到后侧区域S3较佳。表面片11由无纺布、纺布、有孔塑料片、网片等具有使液体透过的构造的任意的片状材料构成。作为纺布、无纺布的原材料,可以使用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中的任一种。侧部片12覆盖表面片11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缘,并延伸到比表面片11靠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具有侧部片12,但吸收性物品1也可以不具有侧部片1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性物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互相正交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与穿着者的排泄口相对的排泄口抵接区域、位于所述排泄口抵接区域的后侧的后侧区域、至少配置在所述排泄口抵接区域和所述后侧区域的吸收体、设在比所述吸收体靠皮肤面侧的皮肤面片、以及设在比所述吸收体靠非皮肤面侧的非皮肤面片,其中,所述吸收体具有在所述排泄口抵接区域和所述后侧区域之间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所述皮肤面片在从所述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到比所述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靠后侧的区域的范围内具有未与设在比所述皮肤面片靠非皮肤面侧的构件接合的非接合区域,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在所述非接合区域中的比所述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靠后侧的区域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用于折叠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折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30 JP 2015-132202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互相正交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与穿着者的排泄口相对的排泄口抵接区域、位于所述排泄口抵接区域的后侧的后侧区域、至少配置在所述排泄口抵接区域和所述后侧区域的吸收体、设在比所述吸收体靠皮肤面侧的皮肤面片、以及设在比所述吸收体靠非皮肤面侧的非皮肤面片,其中,所述吸收体具有在所述排泄口抵接区域和所述后侧区域之间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所述皮肤面片在从所述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到比所述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靠后侧的区域的范围内具有未与设在比所述皮肤面片靠非皮肤面侧的构件接合的非接合区域,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在所述非接合区域中的比所述第1低单位面积重量区域靠后侧的区域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用于折叠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折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该吸收性物品具有设在所述非皮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谷和也木下英之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