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纤维脱落成像水力缠结非织造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69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多种用途(例如,个人卫生制品、用于手术覆盖巾上开窗术吸收贴片的表面材料、吸收性手术覆盖巾上的表面材料等)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包括水力缠结在一起的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三维结构。另外,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可具有不同粘合水平和/或纤维屑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低纤维脱落成像水力缠结非织造复合材料优先权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2015年7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192,698号的优先权,所述申请全文明确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
现公开的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具有多种商业用途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专利技术背景吸收产品,例如个人卫生制品,需要耐磨性和低纤维脱落(lowlinting)与优良的流体处理性质(例如,收集率和再湿)结合。个人卫生制品一般包括位于佩戴者和吸收芯之间的衬里层。该衬里的用途是提供适合与皮肤接触并容纳吸收材料的表面。衬里应可透入体液,并允许通过芯快速吸收液体,从而将液体从佩戴者皮肤以高速带走。另外,衬里应厚得足以在佩戴者对产品施加压力时(例如,在坐上时)防止液体从吸收芯迁移回到佩戴者皮肤。然而,一般用于个人卫生制品的衬里通常为薄纺粘织物。这些纺粘织物的低厚度使得不使用高性能收集和一般位于衬里和吸收芯之间的分布层得到优良再湿性质变得困难。因此,在本领域仍至少需要显示较佳分离、柔软度、低纤维脱落、低磨损、大量和优良液体处理性质(例如,收集率和再湿)的三维复合材料。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可解决一个或多个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提供适用于多种用途(例如,个人卫生制品、用于手术覆盖巾上开窗术吸收贴片的表面材料、吸收性手术覆盖巾上的表面材料等)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在一个方面,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包括三维图案。另外,例如,在水力缠结前,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可具有不同粘合水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可包括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二非织造纤维网,且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二非织造纤维网至少之一可包括纺粘纤维。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可具有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可具有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可低于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水力缠结复合材料的第一非织造纤维网面对指向水力缠结复合材料的至少一个水射流,水力缠结复合材料的第二非织造纤维网面对成像套筒,且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的粘合能量的量大于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的粘合能量至少约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可包括纺粘纤维,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可包括纺粘纤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纺粘纤维可包括聚烯烃、聚酯或其组合至少之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纺粘纤维可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酯或其组合至少之一。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纺粘纤维可包括聚丙烯。在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中,纺粘纤维可包括全同立构聚丙烯。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可包括双组分纤维。进一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双组分纤维可包括包含聚乙烯的皮和包含聚丙烯、聚酯或生物聚合物(例如,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和聚(羟基羧酸))至少之一的芯。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可包括双组分纤维,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可包括聚丙烯纺粘纤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三维图案。进一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三维图案可包括基本平行的脊和凹陷。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其它实施方案中,三维图案可包括锯齿形图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0.1至约0.9的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一非织造纤维网之间的纤维屑比(lintratio)。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0.1至约0.75的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一非织造纤维网之间的纤维屑比。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0.15至约0.6的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一非织造纤维网之间的纤维屑比。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中,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0.2至约0.5的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一非织造纤维网之间的纤维屑比。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2gsm至约8gsm的纤维屑水平。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中,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2.5gsm至约6gsm的纤维屑水平。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2.8gsm至约5gsm的纤维屑水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耐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以为吸收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10gsm至约90gsm的基重。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20gsm至约60gsm的基重。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中,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30gsm至约50gsm的基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1N/gsm至约2N/gsm的强度因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例如,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1.25N/gsm至约1.75N/gsm的强度因数。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中,例如,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具有约1.35N/gsm至约1.65N/gsm的强度因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包括水力缠结在一起的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包括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在水力缠结前具有限定第一粘合水平的第一纤维屑水平,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在水力缠结前具有限定第二粘合水平的第二纤维屑水平,其中第一纤维屑水平大于第二纤维屑水平。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可包括三维图案,例如,通过本文公开水力缠结方法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在水力缠结前具有较低纤维屑水平和/或较高粘合水平的纤维网)面对成像套筒或表面,第一非织造纤维网面对指向水力缠结复合材料的至少一个水射流。这些实施方案的某些水力缠结复合材料例如可包括小于约0.9的值(例如,0.3-0.9)的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在水力缠结在一起前)之间的加权纤维脱落水平比。在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提供形成水力缠结复合材料的方法。方法包括提供非织造材料,该非织造材料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粘合水平的非织造纤维网,使得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包括具有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的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和具有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的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并且对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直接或间接施加至少一个射流,以在非织造材料上给予三维图案。进一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低于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第一非织造纤维网设置为面对至少一个射流,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直接或间接位于具有三维图案的成像表面或套筒上。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的适合3D成像套筒包括例如RE38,105和RE38,505中所述的那些,其中二者的内容全文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粘合水平为粘合能量,且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的粘合能量的量大于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的粘合能量至少约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预缠结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进一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可通过水力缠结法预缠结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案,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施加亲水添加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施加亲水添加剂可包括熔融分散亲水添加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中,施加亲水添加剂可包括表面施加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低纤维脱落成像水力缠结非织造复合材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力缠结复合材料,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和三维图案,其中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在水力缠结在一起前具有不同粘合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15 US 62/1926981.一种水力缠结复合材料,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和三维图案,其中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在水力缠结在一起前具有不同粘合水平。2.权利要求1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包括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二非织造纤维网,且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二非织造纤维网至少之一包括纺粘纤维。3.权利要求2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包括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和所述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包括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且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低于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粘合水平。4.权利要求2或3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包括纺粘纤维,所述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包括纺粘纤维。5.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非织造纤维网面对指向水力缠结复合材料的至少一个水射流,且所述第二非织造纤维网面对成像套筒,且第二非织造纤维网的粘合能量的量大于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的粘合能量的单独量至少约5%。6.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纺粘纤维包括聚烯烃、聚酯或其组合至少之一。7.权利要求6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纺粘纤维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酯或其组合至少之一。8.权利要求7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纺粘纤维包括聚丙烯。9.权利要求8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纺粘纤维包括全同立构聚丙烯。10.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第一非织造纤维网、第二非织造纤维网或二者至少之一包括双组分纤维。11.权利要求10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双组分纤维包括包含聚乙烯的皮和包含聚丙烯或聚酯至少之一的芯。12.权利要求10或11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包括双组分纤维,且所述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包括聚丙烯纺粘纤维。13.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三维图案包括基本平行的脊和凹陷。14.权利要求13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三维图案包括锯齿形图案。15.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0.1至约0.75的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一非织造纤维网之间的纤维屑比。16.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0.15至约0.6的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一非织造纤维网之间的纤维屑比。17.权利要求2至16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0.2至约0.5的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一非织造纤维网之间的纤维屑比。18.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2gsm至约8gsm的纤维屑水平。19.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2.5gsm至约6gsm的纤维屑水平。20.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2.8gsm至约5gsm的纤维屑水平。21.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耐磨。22.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为吸收性。23.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10gsm至约90gsm的基重。24.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20gsm至约60gsm的基重。2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30gsm至约50gsm的基重。26.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1N/gsm至约2N/gsm的强度因数。27.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1.25N/gsm至约1.75N/gsm的强度因数。28.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具有约1.35N/gsm至约1.65N/gsm的强度因数。29.一种水力缠结复合材料,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包括:水力缠结在一起的至少两个非织造纤维网,包括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和第二非织造纤维网;所述第一非织造纤维网在水力缠结前具有限定第一粘合水平的第一纤维屑水平,并且所述第二非织造纤维网在水力缠结前具有限定第二粘合水平的第二纤维屑水平,其中第一纤维屑水平大于第二纤维屑水平,且第一粘合水平小于第二粘合水平;所述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包括三维图案。30.权利要求29的水力缠结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非织造纤维面对成像套筒,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B伯格斯J斯奈德PM哈蒙DB埃利斯
申请(专利权)人:阿文提特种材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