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572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包括螺丝、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多组螺丝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中安置有第一主动轮和多个第一行星轮,且多个第一行星轮均环形分布啮合在第一主动轮的周围,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一侧与其同轴设置有内花键,此弹垫式限滑差速器结构简单,通过差速器内腔中的六个强力弹片,内花键和外花键的相互调节运动,在螺旋行星齿和主动齿的作用下,实现汽车在转弯时,驱动轮两侧扭力分配,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内侧轮80%的扭力传送到外侧轮,从而实现主动转弯,加快过弯速度,减少侧倾,从而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保护了司机的安全。

A kind of elastic cushion differential different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astic pad type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comprising a screw, a first shell and a second shell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housings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screw threads, the cavity of the first housing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driving wheel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planetary gear,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planetary wheel annular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first engagement of the driving wheel, the side of the first driving wheel is arranged coaxially with the internal spline, the elastic pad ALS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rough the six strong differential shrapnel in the cavity of mutually regulating motor internal spline and the external spline, and the driving gear in the planetary gear spiral effect under the car when cornering, the driving wheel torque distribution on both sides,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torque transmission wheel 80% to the medial lateral wheel, so as to realize active turn, accelerate the cornering speed, Reduce the side tilt, thus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ccident, and greatly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
技术介绍
在汽车转弯时候,都是通过差速器改变内外车轮圆弧形的线速度,主减速器是汽车动力系统中重要的部件总成,在主减速器总成中都装有差速器,其作用是使汽车转弯时两驱动轮相对地面无滑动运动。装用现有的差速器的汽车在泥泞湿滑或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当一个驱动轮和地面摩擦力小于前行或后退阻力时,该驱动轮开始打滑。现有的差速器在工作时两个驱动轮的驱动力矩相等,所以汽车在驱动轮打滑时不能前行或者不能后退。发现有一些涉及限滑差速器的报道,但是,这些限滑差速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结构复杂、限滑效果不理想、故障率高等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根据本技术的弹垫式限滑差速器,其包括:螺丝、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多组螺丝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中安置有第一主动轮和多个第一行星轮,且多个第一行星轮均环形分布啮合在第一主动轮的周围,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一侧与其同轴设置有内花键,且内花键通过内腔的花键槽卡接有第一外花键,所述第一外花键通过多个叠加的弹垫同轴连接第二外花键,第二外花键远离弹垫的一侧同轴设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的周围均环形分布啮合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二行星轮和第二主动轮均卡于第二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和第二壳体内部通过定位销连接。优选的,所述弹垫的个数有六个,且内花键、第一外花键、弹垫和第二外花键均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数目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数目均多于六个。优选的,所述第一主动轮深入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阶梯圆柱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或者为法兰盘和套筒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弹垫式限滑差速器结构简单,通过差速器内腔中的六个强力弹片,内花键和外花键的相互调节运动,在螺旋行星齿和主动齿的作用下,实现汽车在转弯时,驱动轮两侧扭力分配,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内侧轮80%的扭力传送到外侧轮,从而实现主动转弯,加快过弯速度,减少侧倾,从而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保护了司机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3为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4为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的实施例1的第一壳体的放大的示意图;图5为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的实施例2中第一主动轮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的实施例3中第一壳体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包括螺丝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2截面为T型空腔结构,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多组螺丝1螺纹连接,第一壳体2的内腔中安置有第一主动轮3和多个第一行星轮4,且多个第一行星轮4均环形分布啮合在第一主动轮3的周围,第一主动轮3的一侧与其同轴设置有内花键5,且内花键5通过内腔的花键槽卡接有第一外花键6,第一外花键6通过多个叠加的弹垫7同轴连接第二外花键8,弹垫7的个数有六个,且内花键5、第一外花键6、弹垫7和第二外花键8均同轴设置。第二外花键8远离弹垫7的一侧同轴设有第二主动轮10,第二主动轮10的周围均环形分布啮合第二行星轮9,第二行星轮9和第二主动轮10均卡于第二壳体12的内腔中,第一壳体2内部和第二壳体12内部通过定位销11连接,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9的数目相等,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9的数目均多于六个。实施例2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包括螺丝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2截面为T型空腔结构,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多组螺丝1螺纹连接,第一壳体2的内腔中安置有第一主动轮3和多个第一行星轮4,第一主动轮3深入到第一壳体2的一端设有阶梯圆柱凸起,阶梯圆柱凸起便于嵌入第一壳体2的内腔中,转动的稳定性更好。第一行星轮4的个数有六个,且六个第一行星轮4均环形分布啮合在第一主动轮3的周围,第一主动轮3的一侧与其同轴设置有内花键5,且内花键5通过内腔的花键槽卡接有第一外花键6,第一外花键6通过多个叠加的弹垫7同轴连接第二外花键8,弹垫7的个数有六个,且内花键5、第一外花键6、弹垫7和第二外花键8均同轴设置。第二外花键8远离弹垫7的一侧同轴设有第二主动轮10,第二主动轮10的周围均环形分布啮合第二行星轮9,第二行星轮9和第二主动轮10均卡于第二壳体12的内腔中,第一壳体2内部和第二壳体12内部通过定位销11连接,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9的数目相等,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9的数目均多于六个。实施例3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包括螺丝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2为法兰盘和套筒组成,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多组螺丝1螺纹连接,第一壳体2的内腔中安置有第一主动轮3和多个第一行星轮4,且多个第一行星轮4均环形分布啮合在第一主动轮3的周围,第一主动轮3的一侧与其同轴设置有内花键5,且内花键5通过内腔的花键槽卡接有第一外花键6,第一外花键6通过多个叠加的弹垫7同轴连接第二外花键8,弹垫7的个数有六个,且内花键5、第一外花键6、弹垫7和第二外花键8均同轴设置。第二外花键8远离弹垫7的一侧同轴设有第二主动轮10,第二主动轮10的周围均环形分布啮合第二行星轮9,第二行星轮9和第二主动轮10均卡于第二壳体12的内腔中,第一壳体2内部和第二壳体12内部通过定位销11连接,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9的数目相等,第一行星轮4和第二行星轮9的数目均多于六个。工作原理:此弹垫式限滑差速器结构简单,通过差速器内腔中的六个强力弹片,内花键5、第一外花键6和第二外花键8的相互调节运动,在螺旋行星齿和主动齿的作用下,实现汽车在转弯时,驱动轮两侧扭力分配,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内侧轮80%的扭力传送到外侧轮,从而实现主动转弯,加快过弯速度,减少侧倾,从而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保护了司机的安全。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包括螺丝(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多组螺丝(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腔中安置有第一主动轮(3)和多个第一行星轮(4),且多个第一行星轮(4)均环形分布啮合在第一主动轮(3)的周围,所述第一主动轮(3)的一侧与其同轴设置有内花键(5),且内花键(5)通过内腔的花键槽卡接有第一外花键(6),所述第一外花键(6)通过多个叠加的弹垫(7)同轴连接第二外花键(8),第二外花键(8)远离弹垫(7)的一侧同轴设有第二主动轮(10),所述第二主动轮(10)的周围均环形分布啮合第二行星轮(9),所述第二行星轮(9)和第二主动轮(10)均卡于第二壳体(12)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壳体(2)内部和第二壳体(12)内部通过定位销(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垫式限滑差速器,包括螺丝(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多组螺丝(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腔中安置有第一主动轮(3)和多个第一行星轮(4),且多个第一行星轮(4)均环形分布啮合在第一主动轮(3)的周围,所述第一主动轮(3)的一侧与其同轴设置有内花键(5),且内花键(5)通过内腔的花键槽卡接有第一外花键(6),所述第一外花键(6)通过多个叠加的弹垫(7)同轴连接第二外花键(8),第二外花键(8)远离弹垫(7)的一侧同轴设有第二主动轮(10),所述第二主动轮(10)的周围均环形分布啮合第二行星轮(9),所述第二行星轮(9)和第二主动轮(10)均卡于第二壳体(12)的内腔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益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