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压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625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2:51
一种稳压供水系统,包括第一稳压罐、水泵组和第二稳压罐,所述第一稳压罐位于所述水泵组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稳压罐位于所述水泵组的出水端;所述第一稳压罐为卧式结构,所述第二稳压罐为立式结构;所述水泵组内的各个水泵之间并联。通过在水泵进水端设置第一稳压罐,市政管道内的水接通第一稳压罐,当市政管道内的水压发生波动时,稳压罐将其波动峰值降低,使得进入水泵内的水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水泵的将水流加压以后,一是由于单个水泵的功率变化导致水压变化,二是多个水泵组合导致水压变化,水压在变化后,流入第二稳压罐,第二稳压罐进一步减少水压波动的峰值,从而达到稳压的目的,使得用户终端的水压保持相对稳定。

A water supply system with steady pressure

A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including the first surge tank, water pump group and second tank regulator, the first surge tank located in the inlet end of the pump group, the second surge tank located in the pump group outlet; the first surge tank is horizontal structure, the second tank regulator for the vertical structure; the parallel between each of the water pump in the pump group. The first buffer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pump water inlet end of the water, turn on the first surge tank in municipal pipeline, when the water pressure of the municipal pipe fluctuates, pressure will reduce the fluctuation of peak, which enters the pump pressure in maintaining a relatively stable state, the water pump will be added after pressure is due to a change in a single power the water pump leads to pressure changes, the two is more water pump combination leads to the change of water pressure and water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inflow of second, a surge tank, second tank regulator to further reduce the peak pressure fluctu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regulators, so that user terminal pressure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压供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压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城市供水时,需要对市政管道的水进行二次加压,然后输送到用户家里,但是存在水压不稳定的情况,导致用户的体验变差,其次为,在不同的用水时段,用户的用水量不同,但是水泵加压为恒定值,导致在用水高峰时,水压不足,高层用户停水,在用水低峰时,水泵功率过剩,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稳压供水系统,通过水泵的组合实现水压叠加,达到节能的效果,且具有水压稳定的特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稳压供水系统,包括第一稳压罐、水泵组和第二稳压罐,所述第一稳压罐位于所述水泵组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稳压罐位于所述水泵组的出水端;所述第一稳压罐为卧式结构,所述第二稳压罐为立式结构;所述水泵组内的各个水泵之间并联。效果,通过在水泵进水端设置第一稳压罐,市政管道内的水接通第一稳压罐,当市政管道内的水压发生波动时,稳压罐将其波动峰值降低,使得进入水泵内的水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水泵的将水流加压以后,一是由于单个水泵的功率变化导致水压变化,二是多个水泵组合导致水压变化,水压在变化后,流入第二稳压罐,第二稳压罐进一步减少水压波动的峰值,从而达到稳压的目的,使得用户终端的水压保持相对稳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稳压罐包括罐体、气囊和机械储能组件,所述气囊气位于所述气囊内,所述机械储能组件位于所述气囊内,所述罐体和所述气囊之间形成储液腔。效果,除了通过传统的气体压缩储能调压外,还能通过机械储能调压,使得气囊在被极限压缩时,被机械储能组件阻挡,机械储能组件和气囊进行同步吸能,增加了气囊的使用寿命及其环境适应能力。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储能组件包括第一活动半球、弹性件和第二活动半球,所述弹性件将所述第一活动半球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隔开,所述第一活动半球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的平面端正对设置。效果,半球结构可以减少应力集中,避免气囊的损坏,第一活动半球和第二活动半球手压后,挤压弹性件,弹性件吸能,挤压力变小时,弹性件逐渐恢复原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半球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均为碗状结构,所述第一活动半球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在极限靠拢时,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一活动半球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罩住。效果,使得弹性件在被压缩时,可以被隔离,避免弹性件损坏气囊。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所述弹簧上套有导向筒。效果,导向筒避免弹簧侧向弯折。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组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最大功率大于所述第一水泵的最大功率。效果,组合方式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单独工作,及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一起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组还包括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的最大功率大于所述第二水泵的最大功率。效果,组合方式为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中单独工作及两两组合工作及三种同时工作,实现不同工作状态的组合,以适应用户终端的不用用水需求,且只有三个水泵,成本较低。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组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移所述第二稳压罐和所述水泵组之间,所述流量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稳压罐和用户终端之间,所述水泵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均电性连接于控制柜。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终端之前还设有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柜。效果,第一压力传感器反馈水泵加压后的水压给控制柜,控制柜对水泵的进行调整,流量传感器反馈供水流量给控制柜,控制柜控制水泵组合,从而实现不同用水时段的,用水量时的用水需求,达到节能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稳压罐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液位传感器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柜。效果,实时监控第一稳压罐的压力和液位,当稳压罐内的水完全填满以后再启动水泵,避免空转及水压过大波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不同功率的水泵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用水量的需求,且在水泵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稳压罐,使得水泵的水压波动的峰值能够有效降低,达到双重稳压的效果,第一稳压罐的气体压缩储能和机械储能的结合,增加了气囊的使用寿命及其适应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稳压罐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一种稳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稳压罐1、水泵组2和第二稳压罐3,所述第一稳压罐1位于所述水泵组2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稳压罐3位于所述水泵组2的出水端;所述第一稳压罐1为卧式结构,所述第二稳压罐3为立式结构;所述水泵组2内的各个水泵之间并联。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稳压罐1包括罐体11、气囊12和机械储能组件13,所述气囊12气位于所述气囊12内,所述机械储能组件13位于所述气囊12内,所述罐体11和所述气囊12之间形成储液腔。所述机械储能组件13包括第一活动半球131、弹性件132和第二活动半球133,所述弹性件132将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隔开,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的平面端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均为碗状结构,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在极限靠拢时,所述弹性件132被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罩住。所述弹性件132为弹簧,且所述弹簧上套有导向筒。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泵组2包括第一水泵21和第二水泵22,所述第二水泵22的最大功率大于所述第一水泵21的最大功率。所述水泵组2还包括第三水泵23,所述第三水泵23的最大功率大于所述第二水泵22的最大功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泵组2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流量传感器5,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位移所述第二稳压罐3和所述水泵组2之间,所述流量传感器5位于所述第二稳压罐3和用户终端之间,所述水泵组2、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流量传感器5均电性连接于控制柜6。所述用户终端之前还设有流量控制器7,所述流量控制器7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柜6。所述第一稳压罐1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8和液位传感器9,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8和所述液位传感器9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柜6。工作流程:市政管道内的水流入第一稳压罐1的储液腔,当水压增大时,储液腔的体积变大,气囊12的体积被压缩,起到初步减压的作用,水压继续增大时,继续储能组件被压缩,弹簧吸能,进一步达到减压效果,当流入的水流的水压变小时,弹簧复位,气囊12也开始复位,储液腔的体积变小,从而达到加压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水压波动的峰值,第一稳压罐1内的水流入水泵,当时储液腔内的水储满以后,第二压力传感器8反馈给控制柜6,控制柜6控制水泵启动,同时水泵加压后的水的水压由第一压力传感器4反馈给控制柜6,控制柜6对水泵的进行二次调整,流量传感器5将流量信息反馈给控制柜6,控制柜6控制水泵进行组合,水泵在加压转换过程中,水压有波动,且由第二稳压罐3进行稳压,当水压过大时,流量控制器7关闭管道的水流,避免出现意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稳压供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稳压罐(1)、水泵组(2)和第二稳压罐(3),所述第一稳压罐(1)位于所述水泵组(2)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稳压罐(3)位于所述水泵组(2)的出水端;所述第一稳压罐(1)为卧式结构,所述第二稳压罐(3)为立式结构;所述水泵组(2)内的各个水泵之间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稳压罐(1)、水泵组(2)和第二稳压罐(3),所述第一稳压罐(1)位于所述水泵组(2)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稳压罐(3)位于所述水泵组(2)的出水端;所述第一稳压罐(1)为卧式结构,所述第二稳压罐(3)为立式结构;所述水泵组(2)内的各个水泵之间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罐(1)包括罐体(11)、气囊(12)和机械储能组件(13),所述气囊(12)气位于所述气囊(12)内,所述机械储能组件(13)位于所述气囊(12)内,所述罐体(11)和所述气囊(12)之间形成储液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储能组件(13)包括第一活动半球(131)、弹性件(132)和第二活动半球(133),所述弹性件(132)将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隔开,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的平面端正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均为碗状结构,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在极限靠拢时,所述弹性件(132)被所述第一活动半球(131)和所述第二活动半球(1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伟民谌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恺琳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