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6255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2:51
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属于供水设备领域,它包括电机、泵体和稳压罐,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泵体内,所述稳压罐固定在所述泵体的出水管上且和所述泵体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泵体和所述电机连接端为动力输入端且为锥形柱结构,所述泵体另一端为加压端,所述电机上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和所述电机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套在所述泵体的动力输入端且所述导向套内侧和所述泵体的锥形柱结构匹配;所述泵体的加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端面和所述泵体的端面接触,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杆,所述立杆的自由端和所述导向套可拆卸固定连接。

A water pump system for the two wat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产品供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
技术介绍
二次供水是将市政的水输送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有很多高层用户,故在二次供水时,需要对水进行二次加压,传统的做法为直接采用水泵进行加压,由于每个时段的用水量不一样,从而导致用户终端的水压不稳定,影响用户体验,且现有的水泵在安装时,仅仅将电机壳体和泵体固定连接,然后泵体固定在安装平面上,在组装时不方便,且结构可靠性较差。在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输出轴和泵体的同轴度会发生偏移,影响加压效果,加压后的水压波动比较明显,故如何减少水压波动及减少水压波动的峰值成了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具有稳压的作用,且电机的输出轴和泵体可以保持较高的同轴度,泵具有结构可靠、工作稳定的特点,减少了水压的波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包括电机、泵体和稳压罐,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泵体内,所述稳压罐固定在所述泵体的出水管上且和所述泵体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泵体和所述电机连接端为动力输入端且为锥形柱结构,所述泵体另一端为加压端,所述电机上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和所述电机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套在所述泵体的动力输入端且所述导向套内侧和所述泵体的锥形柱结构匹配;所述泵体的加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端面和所述泵体的端面接触,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杆,所述立杆的自由端和所述导向套可拆卸固定连接。效果,电机驱动泵体内的叶轮转动,对水流进行加压,然后从出水管流出,当流出的水流压力较大时,稳压罐调压,将水流压力调低,当流出的水流压力较小时,稳压罐进行压力补偿,实现加压,稳压罐的设置,避免了水流压力的瞬时波动引起的变化过大的情况,使得输出的水压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导向套和底座配合,使得电机和泵体可以相对稳定,在电机启动时,导向筒和底座相互配合,保证电机输出轴的同轴度,增加其使用的寿命,同时也减少了因为震动而引起的压力波动。进一步的,所述立杆自由端为螺纹杆结构,所述立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导向套且套有螺母。效果,组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罐和所述泵体的出水管之间设有压力表。效果,可以检测稳压罐进水和出水的压力。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柜和水压传感器,所述水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泵体的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稳压罐和所述泵体之间,所述电机和所述水压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柜电性连接。效果,水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从泵体内出来的水流的压力,然后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柜,控制柜根据压力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水压的调节,且在电机的转速变化时,水压的瞬时变化较大,但是由于稳压罐的存在,减少了其水压变化的峰值,达到稳压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至少有一对对边折弯使得安装板形成悬空支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为钢板。效果,在电机工作时,产生震动,但是由于安装板的悬空支撑结构,能够部分减少其震动,达到减震的效果,增加水泵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导向套和底座的配合,使得电机和泵体之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且电机的输出轴和泵体的叶轮连接后可以保持较高的同轴度,从而减少了因为震动而引起的水压波动,同时通过水压传感器、控制柜和水泵之间形成闭环控制,能够实时对水压进行调整,还通过稳压罐的设置,对调整水压时,对水压波动的峰值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向套1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座2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包括电机1、泵体2和稳压罐3,还包括控制柜4和水压传感器5,所述水压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泵体2的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稳压罐3和所述泵体2之间,所述电机1和所述水压传感器5均与所述控制柜4电性连接。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伸入所述泵体2内,所述稳压罐3固定在所述泵体2的出水管上且和所述泵体2的出水管连通,所述稳压罐3和所述泵体2的出水管之间设有压力表31。所述泵体2和所述电机1连接端为动力输入端且为锥形柱结构,所述泵体2另一端为加压端;如图1、图2所示,所述电机1上设有导向套11,所述导向套11和所述电机1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11套在所述泵体2的动力输入端且所述导向套11内侧和所述泵体2的锥形柱结构匹配;导向套11为镂空结构,所述导向套11包括第一套环111、侧向连接筋112和第二套环113,侧向连接筋112一端焊接在套环111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套环113上,第二套环焊接在电机1壳体上,侧向连接筋112内侧在靠近套环111的一段形成锥形腔体,侧向连接筋112在靠近电机1一段形成柱形腔体。如图1、图3所示,所述泵体2的加压端设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端面和所述泵体2的端面接触,所述底座21上固定有立杆22,立杆22绕泵体2环形排列,所述立杆22的自由端和所述导向套1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立杆22自由端为螺纹杆结构,所述立杆22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导向套11且套有螺母。所述底座21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固定在安装板6上,所述安装板6至有一对对边折弯使得安装板6形成悬空支撑结构。所述安装板6为钢板。工作流程:控制柜4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水时间段进行调节,通过控制电机1的转速来实现水压的调节,水压传感器5实时监控输出的水压数据,然后反馈给控制柜4,控制柜4再根据水压数据进行调整,以实现准确调整的功能,同时,水泵调整电机1的转速,导致水压的变化,由于有稳压罐3的作用,稳压罐3将水压波动的峰值降低,同时通过导向套11和底座21的配合,在工作时,有震动,保证电机1和泵体2的结构可靠性,同时还通过悬空支撑结构的安装板6来减震,结构简单,且有效的提高了水泵的工作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泵体(2)和稳压罐(3),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伸入所述泵体(2)内,所述稳压罐(3)固定在所述泵体(2)的出水管上且和所述泵体(2)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泵体(2)和所述电机(1)连接端为动力输入端且为锥形柱结构,所述泵体(2)另一端为加压端,所述电机(1)上设有导向套(11),所述导向套(11)和所述电机(1)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11)套在所述泵体(2)的动力输入端且所述导向套(11)内侧和所述泵体(2)的锥形柱结构匹配;所述泵体(2)的加压端设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端面和所述泵体(2)的端面接触,所述底座(21)上固定有立杆(22),所述立杆(22)的自由端和所述导向套(11)可拆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泵体(2)和稳压罐(3),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伸入所述泵体(2)内,所述稳压罐(3)固定在所述泵体(2)的出水管上且和所述泵体(2)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泵体(2)和所述电机(1)连接端为动力输入端且为锥形柱结构,所述泵体(2)另一端为加压端,所述电机(1)上设有导向套(11),所述导向套(11)和所述电机(1)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11)套在所述泵体(2)的动力输入端且所述导向套(11)内侧和所述泵体(2)的锥形柱结构匹配;所述泵体(2)的加压端设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端面和所述泵体(2)的端面接触,所述底座(21)上固定有立杆(22),所述立杆(22)的自由端和所述导向套(11)可拆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伟民谌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恺琳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