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海裕专利>正文

过敏原微流体芯片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029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过敏原微流体芯片检测仪,包括微流体PDMS芯片及从左到右依次植入连通的血液过滤载座、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输出通道和荧光读数机,微流体PDMS芯片是以Si为基材的PDMS膜芯片,血液过滤载座为虹吸加载垫,至少15组样品收集分流单元间隔地与所述血液过滤载座导通,沿微流体PDMS的宽度方向设置至少15组检测组单元,所述输出通道与所述荧光读数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敏原微流体检测仪,采用微流体PDMS芯片,一滴血虹吸分流,至少15组检测组单元,每组得到一个对应过敏原指标,毛细泵微流体,通过读数机自动读取数据,测试速度快,结果客观、准确,成本低,综合性价比高。

Anaphylaxis microchip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敏原微流体芯片检测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过敏原微流体芯片快速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人体过敏原检测,现有技术的过敏原检测普遍采用酶免疫法,对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过敏原(总IgE、总IgG、特异性IgE等)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一般要先将血清与血细胞分离,将检测血清加入过敏原试剂条,来检测最后的结果,整个过程比较繁琐,需要的血量大,浪费大量的试剂,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并且反应时间长,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4小时完成。而使用uniCAP来检测过敏原的检测,其是过敏原检测的黄金标准,虽说全程由机器完成,减少人为误差,但其反应时间亦没有明显缩短;并且检测机器及耗材成本高,可检测过敏原种类较为有限,不利于基层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快速检测、低成本、高准确性的过敏原微流体芯片检测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敏原微流体芯片检测仪,包括微流体PDMS芯片、血液过滤载座、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输出通道和荧光读数机,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是以Si为基材的PDMS覆盖膜的微流体芯片,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中从左到右依次植入连通的所述血液过滤载座、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和输出通道,所述血液过滤载座为待测血液滴加虹吸加载垫,所述血液过滤载座为沿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的宽度设置连续虹吸载座,至少15组所述样品收集分流单元间隔地与所述血液过滤载座导通,所述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输出通道为沿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的长度延伸组成检测组单元,沿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的宽度方向设置至少15组所述检测组单元,所述输出通道与所述荧光读数机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迟阀的延迟阀频宽为40~50μ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抗体单元包括流阻和检测抗体沉积区,所述检测抗体沉积区为设在两串接导通的两所述流阻中间,两所述流阻之间的流阻导通线宽为85~95μm,所述检测抗体沉积区与所述流阻导通线的沉积连线宽为50~55μ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单元的反应线宽为25~30μm,包括捕获抗体线和控制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包括Si芯片基材和PDMS掩膜盖,所述PDMS掩膜盖的底面植入所述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和输出通道,所述PDMS掩膜盖盖设在所述Si芯片基材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迟阀为过敏原包被的荧光颗粒或磁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液过滤载座的待测反应物分子在流经所述检测抗体单元时,与所述检测抗体的分子反应结合得到抗原抗体结合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原抗体结合物的分子,在流经所述反应单元时,被所述捕获抗体分子捕获。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过敏原微流体芯片检测仪,采用微流体PDMS芯片,一滴血虹吸分流,至少15组检测组单元,每组得到一个对应过敏原指标,毛细泵微流体,通过读数机自动读取数据,测试速度快,结果客观、准确,成本低,综合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敏流体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敏流体检测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图中,10--微流体PDMS芯片;11--Si芯片基材;12--PDMS掩膜盖;20--血液过滤载座;30--样品收集分流单元;40--延迟阀;50--检测抗体单元;51--流阻;52--检测抗体沉积区;60--反应单元;61--捕获抗体线;62--控制线;70--毛细泵;80--输出孔通道;α--延迟阀频宽;β--流阻导通线宽;λ--沉积连线宽;γ--反应线宽;A--待测反应物;B--检测抗体;C--捕获抗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1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过敏流体检测仪,图2为反应过程示意图,由图可知,该过敏流体检测仪,包括微流体PDMS芯片10、血液过滤载座20、样品收集分流单元30、延迟阀40、检测抗体单元50、反应单元60、毛细泵70、输出通道80和荧光读数机,微流体PDMS芯片10是以Si为基材的PDMS覆盖膜的微流体芯片,微流体PDMS芯片10中从左到右依次植入连通的血液过滤载座20、样品收集分流单元30、延迟阀40、检测抗体单元50、反应单元60、毛细泵70和输出通道80,血液过滤载座20为待测血液滴加虹吸加载垫,血液过滤载座20为沿微流体PDMS芯片10的宽度设置连续虹吸载座,至少15组样品收集分流单元30间隔地与血液过滤载座20导通,样品收集分流单元30、延迟阀40、检测抗体单元50、反应单元60、毛细泵70、输出通道80为沿微流体PDMS芯片10的长度延伸组成检测组单元,沿微流体PDMS芯片10的宽度方向设置至少15组检测组单元,输出通道80与荧光读数机连接。延迟阀40的延迟阀频宽α为40~50μm。检测抗体单元50包括流阻51和检测抗体沉积区52,检测抗体沉积区52为设在两串接导通的两流阻51中间,两流阻51之间的流阻导通线宽β为85~95μm,检测抗体沉积区52与流阻导通线的沉积连线宽λ为50~55μm。反应单元60的反应线宽γ为25~30μm,包括捕获抗体线61和控制线62。微流体PDMS芯片10包括Si芯片基材11和PDMS掩膜盖12,PDMS掩膜盖12的底面植入样品收集分流单元30、延迟阀40、检测抗体单元50、反应单元60、毛细泵70和输出通道80,PDMS掩膜盖12盖设在Si芯片基材11上。延迟阀40为延迟阀为过敏原包被的荧光颗粒或磁珠。血液过滤载座20的待测反应物A分子在流经检测抗体单元50时,与检测抗体B的分子反应结合得到抗体结合物。抗原抗体结合物的分子,在流经反应单元60时,被捕获抗体C分子捕获。从上面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过敏流体检测仪,采用微流体PDMS芯片,一滴血虹吸分流,至少15组检测组单元,每组得到一个对应过敏源指标,毛细泵微流体,通过读数机自动读取数据,测试速度快,结果客观、准确,成本低,综合性价比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过敏原微流体芯片检测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敏原微流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体PDMS芯片、血液过滤载座、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输出通道和荧光读数机,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是以Si为基材的PDMS覆盖膜的微流体芯片,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中从左到右依次植入连通的所述血液过滤载座、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和输出通道,所述血液过滤载座为待测血液滴加虹吸加载垫,所述血液过滤载座为沿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的宽度设置连续虹吸载座,至少15组所述样品收集分流单元间隔地与所述血液过滤载座导通,所述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输出通道为沿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的长度延伸组成检测组单元,沿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的宽度方向设置至少15组所述检测组单元,所述输出通道与所述荧光读数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敏原微流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体PDMS芯片、血液过滤载座、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输出通道和荧光读数机,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是以Si为基材的PDMS覆盖膜的微流体芯片,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中从左到右依次植入连通的所述血液过滤载座、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和输出通道,所述血液过滤载座为待测血液滴加虹吸加载垫,所述血液过滤载座为沿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的宽度设置连续虹吸载座,至少15组所述样品收集分流单元间隔地与所述血液过滤载座导通,所述样品收集分流单元、延迟阀、检测抗体单元、反应单元、毛细泵、输出通道为沿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的长度延伸组成检测组单元,沿所述微流体PDMS芯片的宽度方向设置至少15组所述检测组单元,所述输出通道与所述荧光读数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敏原微流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阀的延迟阀频宽为40~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敏原微流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抗体单元包括流阻和检测抗体沉积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海裕
申请(专利权)人:洪海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