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651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现有织袜机的织针需要不断被复位,无法在袜体转移过程中被不断提升。生克罩移位的精度要求很高,袜子不同部位松紧程度的需求是不通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板、连接杆、生克罩、织针复位机构、罩壳调节机构和左右眉毛调节机构。织针复位机构包括安装盘、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和第三复位块。罩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滑动杆、U形调整块和固定手柄。左右眉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圆柱齿轮、齿轮片、调整栓和调整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织袜、缝头一体机在袜子转移过程中的成功率,避免了织袜失败的情况发生。

One is the needle reset hosiery sinker cover adjustm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with needle reset hosiery sinker cover adjustment device. The needle of hosiery machine need to be reset, cannot be constantly improved in the sock body transfer process. The precision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jacket is very high, and the demand for the tightnes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ock is not feasible.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 connecting rod, a sinker cover, needle casing reset mechanism,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djusting mechanism around the eyebrows. The needle reset mechanism includes a mounting flange, a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third cylinder, a first reset block, second block and third block reset reset. The housing adjustment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motor, the silk rod, the sliding rod, the U shape adjustment block and the fixed handle.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the left and right eyebrows includes second motor, cylindrical gear, gear piece, adjusting bolt and adjusting piece.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sock and sewing machine in the process of stocking transfer, and avoid the situation of the failure of the so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织袜机
,具体涉及一种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能够自动完成织袜和缝头的一体式织袜机是通过转移片把袜子从织针筒转移到缝头装置上,然后进行缝头工作。在将袜子从织袜装置转移到缝头装置时,需要织袜装置内的织针将织好的袜体推高,进而与转移装置内拾取环的转移片连接。但是,织针在编织过程中需要不断被复位才能持续进行工作,故无法被不断提升。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编织过程中时织针能够持续复位,袜体转移过程中,织针能够不断推高的装置来实现袜体的转移十分重要。生克罩是织袜机上一个常用的部件,呈环状,内侧设置有织针筒。织袜机在织造袜子的过程中,当袜子需要有毛圈的编织样式时,一般通过针筒上方呈环状排列设置的数支针舌沿该针筒外周纵方向做上、下运动,并配合毛圈专用的生克片朝该针筒中心方向作横向移动,来进行交错编织的动作,从而完成毛圈编织效果。生克罩通常包括生克罩壳,安装在生克罩壳上的中眉毛、左眉毛及右眉毛。编织毛圈时,生克片沿着中眉毛的轮廓做横向移动。在编织不同的袜子时,需要通过转动罩壳的方式进行生克罩移位,进而保证底纱位于织出袜子的内侧,面纱位于织出袜子的外侧,提高袜子的美观程度。现有织袜机的生克罩罩壳需要手动调整,由于罩壳移位所需的调整角度很小且精度要求很高,故手动调整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尝试,且最终达到的效果也很难满足需要。袜子在编织毛圈时由于花纹的不同以及功能不同,袜子不同部位的织线的松紧程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然而现有技术中左眉毛及右眉毛通常是完全固定在生克罩体上的,无法转动,这使得在生产袜子的过程中无法控制袜子不同部位的松紧,大大降低了织出袜子的美观及舒适程度。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够使得生克罩精确移位,又能够在织袜过程中自动控制左眉毛、右眉毛转动的生克罩调整装置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板、连接杆、生克罩、织针复位机构、罩壳调节机构和左右眉毛调节机构。所述的织针复位机构包括安装盘、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和第三复位块。所述的安装盘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安装盘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第三复位块沿安装盘的周向设置,且均与安装盘构成沿安装盘径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第三气缸均固定在安装盘上。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第三复位块分别固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轴轴线均沿安装盘的径向设置。所述的生克罩包括罩壳、左眉毛及右眉毛;所述罩壳与机架构成转动副;所述的左眉毛及右眉毛均安装在罩壳内;所述的左眉毛及右眉毛均与罩壳铰接。所述的罩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滑动杆、U形调整块和固定手柄;竖直设置的滑动杆与开设在支撑板上的滑槽构成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的丝杆与固定在滑动杆上的螺母构成螺旋副;丝杆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的U形调整块由一体成型的固定板和两块定位板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与两块定位板的内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与滑动杆的顶端固定;两块定位板的相对侧侧面上均固定有定位螺栓;两根定位螺栓的相对端端面分别抵住固定手柄一端的两个侧面;所述固定手柄的另一端与罩壳固定。所述的左右眉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圆柱齿轮、齿轮片、调整栓和调整片;所述的调整片由一体成型的圆弧片和连接片组成;所述的圆弧片与罩壳构成公共轴线与罩壳轴线共线的转动副;圆弧片的侧面上开设两个调整槽;两个调整槽的横截面均由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和连接线段合围而成;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两端与两根连接线段的一端分别连接并相切;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两端与两根连接线段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并相切;第一圆弧段的圆心与罩体轴线的间距为R1;第二圆弧段的圆心与罩体轴线的间距为R2;R1比R2小a,0.5mm≤a≤2mm;两个调整槽内均设置有调整栓;所述调整栓的直径与调整槽的槽宽相等;两根调整栓的底端均穿过罩壳,并与左眉毛、右眉毛分别固定。所述圆弧片的外边缘与连接片的一端连接;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齿轮片的内端固定;齿轮片的外端上开设有驱动圆弧槽;驱动圆弧槽的回转轴线与罩壳的轴线共线;驱动圆弧槽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轮齿;第二电机放置在支撑板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并与圆柱齿轮固定;圆柱齿轮设置在驱动圆弧槽内,且与驱动圆弧槽内侧侧面的轮齿啮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滑动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槽的槽宽等于调整栓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的罩壳呈圆环形;所述罩壳套在织袜机的织针筒上;所述的罩壳与织针筒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罩壳上开设有两条导向圆弧槽;两条导向圆弧槽分别以左眉毛与罩壳的铰接轴轴线、右眉毛与罩壳的铰接轴轴线为回转轴线;两根调整栓的底端分别穿过两个导向圆弧槽。进一步地,所述圆柱齿轮轴线与驱动圆弧槽外侧侧面的间距等于圆柱齿轮的齿顶圆半径。进一步地,所述圆弧片的回转轴线与罩壳的轴线共线。进一步地,设置在调整栓侧面顶端的环形凸起的底面与圆弧片的顶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复位块上设置有三个复位三角块;第二复位块上设置有两个复位三角块;第三复位块上设置有一个复位三角块。六个复位三角块与织袜机上的六个选针器分别位置对应。进一步地,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第三气缸均推出的情况下,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及第三复位块上的复位三角块均与提花针接触。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第三气缸均缩回的情况下,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及第三复位块上的复位三角块均不与提花针接触。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袜体编织过程中使得提花针复位,在袜子转移到一体式织袜机缝头装置的过程中,不再使提花针复位,使得提花针推动织针不断向上滑动,进而将编制好的袜身推高,等待缝头装置中的拾取环取走针筒上的袜身。2、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织袜、缝头一体机在袜子转移过程中的成功率,避免了织袜失败的情况发生。3、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角,精确控制生克罩移位的角度,进而提高织出袜子的美观程度和质量。4、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转角,同时控制左眉毛和右眉毛转动,进而控制袜子不同部位的松紧程度,提高袜子的品质。5、本专利技术免去了人工调节生克罩的不稳定性,大大缩短了织袜机的调试时间,提高了织出袜子的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织针复位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拆去提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拆去支撑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左右眉毛调节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生克罩拆去罩壳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调整片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板1、连接杆14、生克罩Ⅰ、织针复位机构Ⅱ、罩壳调节机构Ⅲ和左右眉毛调节机构Ⅳ。织针复位机构Ⅱ包括安装盘20、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第一气缸21、第二气缸22、第三气缸23、第一复位块24、第二复位块25和第三复位块26。安装盘固定在支撑板1正中位置开设的安装孔内。安装盘20的中心孔套置在针筒外侧,并与针筒同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接杆、生克罩、织针复位机构、罩壳调节机构和左右眉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针复位机构包括安装盘、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和第三复位块;所述的安装盘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安装盘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第三复位块沿安装盘的周向设置,且均与安装盘构成沿安装盘径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第三气缸均固定在安装盘上;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第三复位块分别固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轴轴线均沿安装盘的径向设置;所述的生克罩包括罩壳、左眉毛及右眉毛;所述罩壳与机架构成转动副;所述的左眉毛及右眉毛均安装在罩壳内;所述的左眉毛及右眉毛均与罩壳铰接;所述的罩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滑动杆、U形调整块和固定手柄;竖直设置的滑动杆与开设在支撑板上的滑槽构成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的丝杆与固定在滑动杆上的螺母构成螺旋副;丝杆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的U形调整块由一体成型的固定板和两块定位板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与两块定位板的内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与滑动杆的顶端固定;两块定位板的相对侧侧面上均固定有定位螺栓;两根定位螺栓的相对端端面分别抵住固定手柄一端的两个侧面;所述固定手柄的另一端与罩壳固定;所述的左右眉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圆柱齿轮、齿轮片、调整栓和调整片;所述的调整片由一体成型的圆弧片和连接片组成;所述的圆弧片与罩壳构成公共轴线与罩壳轴线共线的转动副;圆弧片的侧面上开设两个调整槽;两个调整槽的横截面均由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和连接线段合围而成;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两端与两根连接线段的一端分别连接并相切;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两端与两根连接线段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并相切;第一圆弧段的圆心与罩体轴线的间距为R1;第二圆弧段的圆心与罩体轴线的间距为R2;R1比R2小a,0.5mm≤a≤2mm;两个调整槽内均设置有调整栓;所述调整栓的直径与调整槽的槽宽相等;两根调整栓的底端均穿过罩壳,并与左眉毛、右眉毛分别固定;所述圆弧片的外边缘与连接片的一端连接;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齿轮片的内端固定;齿轮片的外端上开设有驱动圆弧槽;驱动圆弧槽的回转轴线与罩壳的轴线共线;驱动圆弧槽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轮齿;第二电机放置在支撑板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并与圆柱齿轮固定;圆柱齿轮设置在驱动圆弧槽内,且与驱动圆弧槽内侧侧面的轮齿啮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滑动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织针复位功能的一体式织袜机生克罩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接杆、生克罩、织针复位机构、罩壳调节机构和左右眉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针复位机构包括安装盘、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和第三复位块;所述的安装盘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安装盘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第三复位块沿安装盘的周向设置,且均与安装盘构成沿安装盘径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第三气缸均固定在安装盘上;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一复位块、第二复位块、第三复位块分别固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轴轴线均沿安装盘的径向设置;所述的生克罩包括罩壳、左眉毛及右眉毛;所述罩壳与机架构成转动副;所述的左眉毛及右眉毛均安装在罩壳内;所述的左眉毛及右眉毛均与罩壳铰接;所述的罩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滑动杆、U形调整块和固定手柄;竖直设置的滑动杆与开设在支撑板上的滑槽构成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滑动副;所述的丝杆与固定在滑动杆上的螺母构成螺旋副;丝杆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的U形调整块由一体成型的固定板和两块定位板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与两块定位板的内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与滑动杆的顶端固定;两块定位板的相对侧侧面上均固定有定位螺栓;两根定位螺栓的相对端端面分别抵住固定手柄一端的两个侧面;所述固定手柄的另一端与罩壳固定;所述的左右眉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圆柱齿轮、齿轮片、调整栓和调整片;所述的调整片由一体成型的圆弧片和连接片组成;所述的圆弧片与罩壳构成公共轴线与罩壳轴线共线的转动副;圆弧片的侧面上开设两个调整槽;两个调整槽的横截面均由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和连接线段合围而成;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两端与两根连接线段的一端分别连接并相切;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两端与两根连接线段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并相切;第一圆弧段的圆心与罩体轴线的间距为R1;第二圆弧段的圆心与罩体轴线的间距为R2;R1比R2小a,0.5mm≤a≤2mm;两个调整槽内均设置有调整栓;所述调整栓的直径与调整槽的槽宽相等;两根调整栓的底端均穿过罩壳,并与左眉毛、右眉毛分别固定;所述圆弧片的外边缘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东张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振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