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陇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5398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所述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上均设有玻璃钢盖板封闭系统,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产生的废臭气体通过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收集并输送到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恶臭气体的处置效率高,设备自控运行、维护方便,对于同类及相关大气污染物处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A stinking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based on biological trickle filt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ofilter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malodorous gas treatment system based on, including the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tank, a contact oxidation pond, two stage contact oxidation tank, flocculation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tank, air gas collecting and delivering device and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the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tank and a contact oxidation pond, two stage contact oxidation tank, flocculation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tank are equipped with glass steel plate closed system, waste gas odor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tank, a contact oxidation pond, two stage contact oxidation pool, coagulation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tank gas generated by the wind collecting and delivering device collected and transported to the waste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isposal efficiency for the odor gas,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the device, and ha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for similar and related atmospheric pollutants dispos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室内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大多处于敞开状态,恶臭气体无组织肆意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环境。恶臭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和损坏生物环境的物质,其物质种类繁多,影响范围大,并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污水处理站废臭气体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所述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上均设有玻璃钢盖板封闭系统,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产生的废臭气体通过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收集并输送到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所述玻璃钢盖板封闭系统采用6mm的增强型玻璃钢拱形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呼吸阀及检修门,盖板两侧分别通过盖板紧固件固定在原有池壁上;盖板与盖板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中间加设防腐耐油橡胶板密封;所述盖板结构由耐腐蚀内层、补强中间层以及胶衣外层复合而成;所述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包括玻璃钢风管、布气管道、管配件、阀门和排气筒,所述玻璃钢风管、布气管道和管配件均采用环氧乙烯级树脂和不饱合聚酯树脂及玻璃纤维制做,内设防腐层,防腐层厚度不低于2mm,表层涂抹紫外线吸收剂,以实现防紫外功能;玻璃钢风管、布气管道通过法兰盘连接,该法兰盘连接采用软质阻燃型密封垫(如胶条、石棉绳等)密封;所述阀门用于系统的风量调节、关闭/打开;所述玻璃钢风管通过引风机与所述废气净化装置相连,且连接处设置采样口,供进气监测采样之用;管道的安装经过防泄漏压力检测,保证气密性;管道的布置应满足收集效果的平衡性;所述排气筒采用玻璃钢结构,高度15m,并附带10m高钢构架爬梯;在离地面10m处设置排气采样口;所述废气净化装置采用生物滴滤除臭系统,臭气经过循环水加湿器进行加湿后,进入生物滤池池体,后经炭质生物媒填料上挂膜的微生物吸附、吸收和降解,将臭气成分去除;所述填料采用炭质生物媒除臭填料。优选地,所述盖板紧固件采用规格为M10×45的不锈钢螺栓。优选地,部分池顶设有设备的根据相对位置提前在玻璃钢盖板上做预留洞,以方便对设备的检修。优选地,所述耐腐蚀内层采用SWANCOR901树脂;所述补强中间层由SWANCOR963不饱和聚脂树脂与玻璃纤维构成,玻璃纤维采用无碱缠绕纱,与树脂交替缠绕,用于增加盖板的强度和承压性;所述胶衣外层外表面喷涂耐抗紫外线胶衣,厚度为0.5mm,用于防止外界风吹日晒,抗老化作用和抗紫外线。优选地,所述生物滴滤除臭系统包括除臭主体装置、循环水系统、排污系统、滤料支撑系统和保温系统,所述生物除臭装置壳体采用玻璃钢,厚度8mm,内部防腐,侧面留有人孔供维修检修用,下部有进气口与进风管连接,顶部有排气口与排气管连接;所述生物除臭装置内部通过设有炭质生物媒填料,填料尺寸为5~10mm左右,填料上固定有若干微生物菌种,填料使用寿命不低于15年,填料通过支撑系统承托;所述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箱、滤网、阀门、法兰、喷头、2台循环水泵以及配件,通过喷淋水喷淋用于保持生物除臭装置内部炭质生物媒填料上挂膜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湿度,通过循环喷淋水输送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到除臭主体装置内;所述排污系统设置在所述生物除臭装置的底部,采用排水管将少量的微生物代谢物质排出;所述滤料支撑系统采用玻璃钢材质的防腐格栅滤板,滤板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臭气均匀通过生物滤池系统,该防腐滤板上设置防腐滤网,以保证滤料不落入配气槽内;所述保温系统采用彩钢房,内热源由锅炉热源供应;彩钢房外的循环水管路系统做保温处理。优选地,所述排水管采用UPVC管材。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污水处理池及污泥池顶玻璃钢弧形拱顶封闭、引风收集、炭质生物媒填料及生物滴滤法收集并处置陇东学院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污染物。监测结果表明,对H2S、NH3、苯乙烯和臭气的处置效率分别为98.90%、80.39%、90.97%和68.01%,被检测的6个大气污染因子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实践表明,炭质生物媒填料及生物滴滤法对恶臭气体的处置效率高,设备自控运行、维护方便,对于同类及相关大气污染物处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生物滴滤除臭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H2S、NH3、苯乙烯及臭气连续3天12次有组织监测结果示意图;图中:(A)H2S、(B)NH3、(C)苯乙烯及(D)臭气有组织监测结果。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所述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上均设有玻璃钢盖板封闭系统1,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产生的废臭气体通过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2收集并输送到废气净化装置3进行处理。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规程》对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构筑物臭气产量计算统计,结果见如表1。臭气处理后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设项目恶臭污染物厂界表1二级标准值及表2二级排放标准值。表1污水处理站构筑物臭气产生量估算所述玻璃钢盖板封闭系统采用6mm的增强型玻璃钢拱形盖板,盖板两侧分别固定在原有池壁上;盖板与盖板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中间加设防腐耐油橡胶板密封;盖板紧固件采用规格为M10×45、不锈钢螺栓连接;部分池顶有设备,根据相对位置提前在玻璃钢盖板上做预留洞,以方便对设备的检修;每套封闭系统都设置呼吸阀及检修门。所述玻璃钢盖板采用机械挤压一次成型制作工艺,其跨度W、拱高H和厚度T按要求制作。所有盖板均采用符合技术质量保证体系的产品,制作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盖板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最内层耐腐蚀层,采用SWANCOR901树脂,主要接触污水池腐蚀性废气;中间层为补强层,采用SWANCOR963不饱和聚脂树脂,玻璃纤维采用无碱缠绕纱,与树脂交替缠绕,主要增加盖板的强度和承压性;最外层为胶衣层,外表面喷涂耐抗紫外线胶衣,厚度为0.5mm,主要是防止外界风吹日晒,抗老化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上均设有玻璃钢盖板封闭系统,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产生的废臭气体通过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收集并输送到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所述玻璃钢盖板封闭系统采用6mm的增强型玻璃钢拱形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呼吸阀及检修门,盖板两侧分别通过盖板紧固件固定在原有池壁上;盖板与盖板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中间加设防腐耐油橡胶板密封;所述盖板结构由耐腐蚀内层、补强中间层以及胶衣外层复合而成;所述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包括玻璃钢风管、布气管道、管配件、阀门和排气筒,所述玻璃钢风管、布气管道和管配件均采用环氧乙烯级树脂和不饱合聚酯树脂及玻璃纤维制做,内设防腐层,防腐层厚度不低于2mm,表层涂抹紫外线吸收剂,以实现防紫外功能;玻璃钢风管、布气管道通过法兰盘连接,该法兰盘连接采用软质阻燃型密封垫(如胶条、石棉绳等)密封;所述阀门用于系统的风量调节、关闭/打开;所述玻璃钢风管通过引风机与所述废气净化装置相连,且连接处设置采样口,供进气监测采样之用;所述排气筒采用玻璃钢结构,高度15m,并附带10m高钢构架爬梯;在离地面10m处设置排气采样口;所述废气净化装置采用生物滴滤除臭系统,臭气经过气体收集输送系统进入生物滴滤塔体,后经填料微生物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将臭气成分降解;所述填料采用炭质生物媒除臭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上均设有玻璃钢盖板封闭系统,水解酸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池、沉淀池、污泥池产生的废臭气体通过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收集并输送到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所述玻璃钢盖板封闭系统采用6mm的增强型玻璃钢拱形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呼吸阀及检修门,盖板两侧分别通过盖板紧固件固定在原有池壁上;盖板与盖板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中间加设防腐耐油橡胶板密封;所述盖板结构由耐腐蚀内层、补强中间层以及胶衣外层复合而成;所述气体引风收集输送装置包括玻璃钢风管、布气管道、管配件、阀门和排气筒,所述玻璃钢风管、布气管道和管配件均采用环氧乙烯级树脂和不饱合聚酯树脂及玻璃纤维制做,内设防腐层,防腐层厚度不低于2mm,表层涂抹紫外线吸收剂,以实现防紫外功能;玻璃钢风管、布气管道通过法兰盘连接,该法兰盘连接采用软质阻燃型密封垫(如胶条、石棉绳等)密封;所述阀门用于系统的风量调节、关闭/打开;所述玻璃钢风管通过引风机与所述废气净化装置相连,且连接处设置采样口,供进气监测采样之用;所述排气筒采用玻璃钢结构,高度15m,并附带10m高钢构架爬梯;在离地面10m处设置排气采样口;所述废气净化装置采用生物滴滤除臭系统,臭气经过气体收集输送系统进入生物滴滤塔体,后经填料微生物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将臭气成分降解;所述填料采用炭质生物媒除臭填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滴滤法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紧固件采用规格为M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春李亚军王浩英李鑫齐慧丽李莹莹张克钧雷瑞霞景依葶张兵郑旭东曹安庆秦岩胡天明隽玉杰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陇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