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20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箱体和充电线缆,充电线缆的一端穿过充电桩箱体与充电枪连接,还包括用于容置充电枪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机盖,机壳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机壳内设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雷达探测器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电源模块、雷达探测器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送枪和自动收枪,从而使用户免去亲自拖线取枪的麻烦,方便快捷,有效改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传统拖线取枪和放枪过程中易造成的充电线缆破损,引发触电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充电线缆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了使用充电桩的安全性。

A kind of intelligent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重要的基础配套充电设施,具有收线和放线功能的充电桩的使用过程和汽车加油过程十分相似,在电动汽车充电操作中,人们需要将充电枪头从具有收线和放线功能的充电桩上取下来,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端口连接,充电结束后,操作人员要将充电电缆整理好后,再将充电枪头放回充电桩。然而,现有的充电桩存在以下不足:1)目前市场上的直流充电枪电缆、三相交流充电枪电缆线径过粗,电缆过重,在使用过程中,都是在地上拖扯移动,但这对于力气不大的女性用户来说,拖扯笨重的充电枪电缆十分不便;2)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在长时间、多频次使用下,容易造成电缆的绝缘破损,引发触电危险;并且,直接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运营维护的成本;3)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电缆都直接摆在地上,造成现场混乱、电缆易污易脏易腐蚀等问题;并且,充电区域是人员走动密集区,电缆凌乱摆放,存在挂拌人员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桩,其在充电前后能够自动完成充电枪线的整理,免去亲自拖线取枪的麻烦,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箱体和置于充电桩箱体内的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的一端穿过充电桩箱体与充电枪连接,还包括用于容置充电枪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所述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机盖,所述机壳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雷达探测器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雷达探测器模块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机盖设置有与充电枪相匹配的容纳腔,所述充电枪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充电枪相配合的控制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雷达探测器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雷达探测器分别沿所述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雷达探测器用于探测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周围的障碍物,并获取与障碍物的距离数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轮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移动轮通过电机控制转动,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用于获取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的倾斜角度的陀螺仪模块,当所述陀螺仪模块检测到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处于非水平状态时,所述陀螺仪模块将检测到的倾斜角度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移动轮使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处于水平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隔板和配重块,所述隔板置于所述配重块的上方,所述隔板和所述配重块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配重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依次贯穿所述隔板和所述配重块通至所述机壳底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集成线路板,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且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上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桩箱体内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电池模块充电的自动充电机构,所述自动充电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连杆和伸缩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机壳设置有与充电插头相适配的充电插座。驱动装置为气压缸、液压缸或电机,自动充电机构由驱动装置驱动,通过连杆带动伸缩杆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通断连接,达到给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的电源模块自动充电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杆内部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充电支架,所述充电支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充电支架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片,所述充电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弹片相适配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支架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条形槽的两端,所述连接弹片设置在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桩箱体靠近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可翻转的防水盖。一方面,防水盖可以防止充电桩箱体进水,另一方面,防水盖可以配合伸缩杆的伸缩动作实现自动翻转,便于自动充电机构给智能收放线机器人进行充电。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基台,所述充电桩箱体置于所述基台上,所述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置于所述基台的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桩箱体内设置有线缆收纳箱,所述线缆收纳箱的顶部设置有动滑轮组,所述线缆收纳箱的底部设置有静滑轮组,所述充电线缆依次绕过动滑轮组和静滑轮组后从收纳箱的线缆出口引出并与充电枪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线缆收纳箱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动滑轮组和所述静滑轮组运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开关通信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的优选方案,所述静滑轮组包括并列设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动滑轮组包括动框体、并列设置在动框体内的第一滚动轮和第二滚动轮、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线缆收纳箱内设置有条形支架,所述动框体滑动设置于所述条形支架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箱体和置于充电桩箱体内的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的一端穿过充电桩箱体与充电枪连接,还包括用于容置充电枪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所述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机盖,所述机壳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雷达探测器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雷达探测器模块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在用户充电过程中,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电动车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信息,并反馈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向充电接口方向移动,通过雷达探测器模块躲避障碍物,直至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将充电枪送至充电接口处,这样用户可以直接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用户将充电枪放回原位置即可,智能收放线机器人会自动返回。因此,通过增设智能收放线机器人,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送枪和自动收枪,从而使用户免去亲自拖线取枪的麻烦,方便快捷,有效改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传统拖线取枪和放枪过程中易造成的充电线缆破损,引发触电危险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充电线缆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了使用充电桩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箱体和置于充电桩箱体内的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的一端穿过充电桩箱体与充电枪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容置充电枪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所述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机盖,所述机壳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雷达探测器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雷达探测器模块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箱体和置于充电桩箱体内的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的一端穿过充电桩箱体与充电枪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容置充电枪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所述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机盖,所述机壳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雷达探测器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雷达探测器模块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设置有与充电枪相匹配的容纳腔,所述充电枪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充电枪相配合的控制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探测器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雷达探测器分别沿所述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雷达探测器用于探测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周围的障碍物,并获取与障碍物的距离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移动轮通过电机控制转动,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用于获取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的倾斜角度的陀螺仪模块,当所述陀螺仪模块检测到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处于非水平状态时,所述陀螺仪模块将检测到的倾斜角度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移动轮使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处于水平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隔板和配重块,所述隔板置于所述配重块的上方,所述隔板和所述配重块之间设置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叶胜军徐忠良邱显葵钟荣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