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能量耦合结构设计
随着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国家开始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并推出了众多补助政策。然而,由于储能所应用的锂电池具有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短等弊端,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出现,可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能量耦合结构设计,正式结合电动汽车采用动态无线供电的实际应用,设计了一种具有高鲁棒性、高可靠性、智能化的一种能量耦合结构。
技术介绍
自从电进入人们的生活,人类一直采用导线直接接触的方式获取电能,这种方式存在摩擦、磨损等弊端,致使在一些如水下供电、煤矿供电等复杂环境下需要应用电能时,由于电能传输方式及固有弊端的限制而未得到应用,这就迫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电能传输方式的出现。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著名美籍物理学家NikolaTesla利用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在不用导线的情况下点亮了一盏照明电灯。之后,各国科研工作者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根据能量耦合状态可分为静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和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目前静态无线电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能量耦合结构设计,其特征在于,能量发射系统铺设在道路上方,能量接收系统放置在电动汽车底盘上,当电动汽车行驶在道路上,能量接收系统可实时获取发射线圈提供的能量,工作时,只有位于电动汽车下方的发射线圈处于工作状态,其它发射线圈处于关闭状态,从而达到降低系统功率损耗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能量耦合结构设计,其特征在于,能量发射系统铺设在道路上方,能量接收系统放置在电动汽车底盘上,当电动汽车行驶在道路上,能量接收系统可实时获取发射线圈提供的能量,工作时,只有位于电动汽车下方的发射线圈处于工作状态,其它发射线圈处于关闭状态,从而达到降低系统功率损耗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能量耦合结构设计,其特征在于,能量发射系统中所有发射线圈的几何中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发射线圈采取并联的连接方式,能量发射系统的长度由供电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