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熔管件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180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熔管件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达到带动第二旋转轴旋转的效果,同时也达到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旋转的效果,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达到放置模具型芯的效果,通过螺纹杆和螺纹管,达到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距离调节的效果,通过螺栓,达到带动第一夹板移动的效果,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达到对不同大小模具型芯固定的效果,可对不同大小的模具型芯进行固定,方便人们的使用。

A wire winding device for an electrofusio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熔管件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熔管件加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熔管件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熔管件是指可以通过电流所产生的温度而熔化达到连接的一种塑料(聚乙烯)管材配件,电熔管件主要用于钢丝复合管之间的连接,将钢丝复合管材插入电熔管件承口后,对管件内表面设置的电热丝通电,电热丝发热后使插入部分的管材外表面和管件内表面塑料融化而相互熔融,冷却固化后即形成一整体结构,实现管材管件连接和密封的目的,电熔管件生产时,需要将过塑的电热丝缠绕到由数个模具型芯配件组装的模具型芯组件上,然后再注塑成形得到内壁有电热丝的管件,为了便于将电热丝缠绕在模具型芯上,需要使用到绕线装置,而现有的绕线装置无法对不同大小的模具型芯进行固定,从而不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熔管件绕线装置,具备可对不同大小模具型芯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无法对不同大小模具型芯进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熔管件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熔管件绕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熔管件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电机(2)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6),所述第一旋转轴(6)的两侧均与底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6)表面的右侧套设有主动轮(7),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9),所述第二旋转轴(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0),所述主动轮(7)与从动轮(10)通过皮带(11)传动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熔管件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电机(2)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6),所述第一旋转轴(6)的两侧均与底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6)表面的右侧套设有主动轮(7),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9),所述第二旋转轴(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0),所述主动轮(7)与从动轮(10)通过皮带(1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顶部开设有长孔(13),所述长孔(1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表面套设有螺纹管(15),所述螺纹管(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6),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17),所述螺栓(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18),所述第一轴承(18)远离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华孙明礼周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润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