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5019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包括车顶纵梁,所述车顶纵梁两端具有安装脚,所述车顶纵梁剖面结构为型铝材和附加结构件,所述型铝材为“工”字型材,所述附加结构件包括位于型铝材顶部、型铝材的“工”字形两侧凹陷空间的角构件,以及型铝材顶部角构件上方的承载板构件,所述承载板构件中间开有行李架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原挤型工艺基础上精细化加工参数,提升材料可塑性和强度,在不增加加工成本的基础上同等厚度的产品可增加强度25~35%,在同等强度的基础上可减少重量20~25%,综合效率提升18~25%。

A structure of weight reduction and high strength roof frame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材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自驾旅游的盛行,给车顶架加工提供了生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风阻风噪的瓶颈随着密封配置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高强度、更轻量化、安全、易拆装、通用性强的需求将成为行业追求的目标。现有顶架使用6063铝合金材料,强度与重量已达临界点,高强度合金材料将成新的增长趋势。车顶架材料为6063合金材料,厚度在2mm以上难以突破更加轻薄应用,运用6061材料,新的加工工艺,加工厚度减小,可提高产品强度、减轻重量。因管料薄、一般加工易变形,借助开发新的加工设备,新的加工工艺,进行压弯等外观造型工艺,可以造出符合目前技术要求的车顶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重高强度的车顶架结构,为车顶架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减少目前车顶架的重量,并增加其强度,开发新的车顶架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结构紧凑的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包括车顶纵梁,所述车顶纵梁两端具有安装脚,所述车顶纵梁剖面结构为型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纵梁,所述车顶纵梁两端具有安装脚,所述车顶纵梁剖面结构为型铝材和附加结构件,所述型铝材为“工”字型材,所述附加结构件包括位于型铝材顶部、型铝材的“工”字形两侧凹陷空间的角构件,以及型铝材顶部角构件上方的承载板构件,所述承载板构件中间开有行李架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纵梁,所述车顶纵梁两端具有安装脚,所述车顶纵梁剖面结构为型铝材和附加结构件,所述型铝材为“工”字型材,所述附加结构件包括位于型铝材顶部、型铝材的“工”字形两侧凹陷空间的角构件,以及型铝材顶部角构件上方的承载板构件,所述承载板构件中间开有行李架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铝材的材质为6061铝,所述附加结构件的形状的最小重复单元为三角形、六边形、菱形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结构件的材质均为6061铝,厚度为1.4~1.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结构件在型铝材上的连接,附加结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重高强度车顶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脚的剖面结构,包括和车顶纵梁结构相同的型铝材和附加结构件,以及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铝业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