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495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为改善火电厂抽真空系统的经济性、环保性运行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凝汽器内新增凝结水喷淋吸收氨气装置;所述凝汽器包括水室入口、水室出口、连通水室入口和水室出口的凝汽器换热管束;所述凝汽器内设有氨液回收装置,所述氨液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凝汽器换热管束上方的喷淋散水管,所述喷淋散水管一开口端封闭,另一开口端连通喷淋水进水装置,所述喷淋散水管上布设有开口向下的喷淋散水口,所述喷淋散水口对准凝汽器内的空气冷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火电厂凝汽器系统、抽真空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Ammonia liquid recovery system of condenser in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rnal ammonia recovery system for the condenser of a thermal power plant, which i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vacuum system in a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condensed water spray absorption device of ammonia in the condenser; the condenser comprises a condenser water chamber entrance, exit, water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chamber and the water chamber entrance exit heat exchanger tubes; ammonia recovery device arranged in the condenser, the liquid ammonia recovery device including setting water spray heat exchanger tubes above the condenser tube, the water pipe spray opening end is closed, another open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a spray water inlet device, the water spray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downward spraying cloth apron mouth, the mouth of the air cooling water spray on the condenser the.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improves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the operation of a condenser system and a vacuum pumping system in a thermal power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火电厂凝汽器抽真空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火电厂为了防止热力系统中金属的腐蚀,需要使用氨水将水汽的pH调节为9.0以上,特别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的余热锅炉其水汽pH需要调节到更高。火电厂汽轮机和凝汽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它们本身结构的不严密性,环境中的少量空气就会进到设备中,如果不及时将不凝结气体抽出,就会导致设备内部的压力升高,对汽轮机的安全和效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抽真空系统在将凝汽器内的不凝结气体抽出的同时,抽取了大量的氨气,这部分高浓度氨气未得到回收利用,浪费了高浓度氨液,增加了抽真空系统的运行成本及系统排水处理成本。鉴于上述,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解决了现有抽真空系统排水碱性高、工作环境中氨水味道刺鼻的问题,同时降低了抽真空系统抽气量及其运行成本的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本技术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包括:连通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的凝汽器、与所述的凝汽器冷凝水出水口连通的凝汽器热井以及所述凝汽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通的抽真空系统,其中,所述凝汽器包括水室入口、水室出口、连通水室入口和水室出口的凝汽器换热管束;所述凝汽器内设有氨液回收装置,所述氨液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凝汽器换热管束上方的喷淋散水管,所述喷淋散水管一开口端封闭,另一开口端连通喷淋水进水装置,所述喷淋散水管上布设有开口向下的喷淋散水口,所述喷淋散水口对准凝汽器内的空气冷却部;汽轮机低压缸排气排入凝汽器内,被冷凝后的汽轮机低压缸排气变为凝结水,进入位于凝汽器下部的凝汽器热井;位于喷淋散水口下部的空气冷却部非凝结气体中的高浓度氨气与喷淋散水口自上而下喷淋出的凝结水接触后,变为高浓度氨液,进入凝汽器热井;被吸收过氨气的非凝结气体在抽真空系统水环真空泵的吸引下依次经抽真空管、水封阀进入抽真空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凝汽器热井出口连通凝结水分支管道,所述凝结水分支管道上设有喷淋散水泵,喷淋散水管的喷淋散水取自凝汽器热井出口的凝结水。进一步地,所述凝汽器热井出口连通氨水分支管道,所述氨水分支管路连通锅炉给水系统,进入凝汽器热井的高浓度氨水,经通过氨水分支管路供锅炉给水系统循环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凝汽器内新增氨液回收装置,能够回收高浓度氨液,并排入凝汽器热井,后经凝结水泵进入锅炉给水系统循环使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抽真空系统排水碱性高、工作环境中氨水味道刺鼻、高浓度氨液未被回收利用的问题,同时降低了抽真空系统抽气量及其运行成本。采用本技术系统后,可在凝汽器内回收高浓度氨液,被回收的氨液直接进入锅炉给水系统循环使用使用,大大降低了火电厂新鲜氨液的使用量。此外,本技术降低了抽真空系统排水中排放碱性废水的问题,降低了系统排水的处理成本。本系统及方法对提高火电发电机组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凝汽器内氨液回收装置简图;图2本技术图1的A-A断面图;图3本技术喷淋散水部分侧视图;1汽轮机低压缸排气;2凝汽器;3水封阀;4抽真空管;5抽真空系统;6水室入口;7水室出口;8凝汽器换热管束;9空气管;10凝汽器热井;11凝汽器热井出口;12喷淋散水泵;13喷淋散水管;14空气冷却部;15喷淋散水隔板;16喷淋散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包括连通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的凝汽器、凝汽器热井,所述凝汽器包括水室入口、水室出口、连通水室入口和出口的凝汽器换热管束,所述凝汽器内还设有氨液回收装置。所述凝汽器内氨液回收装置包括汽轮机低压缸排气1、凝汽器2,喷淋散水吸收氨气系统及抽真空管路,所述凝汽器2包括水室入口6、凝汽器换热管束8、水室出口7、位于凝汽器2下部的凝汽器热井10、以及相互连接它们的管线;所述喷淋散水吸收氨气系统包括位于凝汽器热井出口11分支管路上的喷淋散水泵12、安装在凝汽器换热管束8上方的喷淋散水管13,所述喷淋散水管13两端被封闭且散水管下部布有开口向下的喷淋散水口16以及相互连接它们的管线;所述抽真空管路包括抽真空管4、水封阀3以及相互连接它们的管线。喷淋散水管13下部喷淋散水口16的喷淋散水取自凝汽器热井出口11凝结水。本实施例中,一部分凝汽器热井出口凝结水被喷淋散水泵吸取,并通过喷淋散水泵进入安装在凝汽器热交换管束上方的喷淋散水管,喷淋散水管下部布有喷淋散水口,聚集在凝汽器热交换管束上部的非凝结气体中的高浓度氨气与自上而下的喷淋凝结水接触后,变为高浓度氨液。实施例2本实施例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凝汽器热井出口连通凝结水分支管道,所述凝结水分支管道上设有喷淋散水泵,喷淋散水管的喷淋散水取自凝汽器热井出口的凝结水。所述凝汽器热井出口连通氨水分支管道,所述氨水分支管路连通锅炉给水系统,进入凝汽器热井的高浓度氨水,经通过氨水分支管路供锅炉给水系统循环使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充分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环保、节约成本。本技术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工作原理具体包括:汽轮机低压缸排气1排入凝汽器2内,用于冷却汽轮机低压缸排气1的冷却水自水室入口6进入凝汽器换热管水侧、在凝汽器换热管束8表面对汽轮机低压缸排气1进行冷却后,冷却水从水室出口7排出凝汽器;被冷凝后的汽轮机低压缸排气1变为凝结水,进入位于凝汽器2下部的凝汽器热井10;凝汽器热井10中的凝结水经凝汽器热井出口11排出至凝结水泵。凝汽器热井出口11部分凝结水经喷淋散水泵12吸取进入安装在凝汽器换热管束8上方的喷淋散水管13,喷淋散水管13下部布有下口向下的喷淋散水口16,位于喷淋散水口16下部的空气冷却部14非凝结气体中的高浓度氨气与喷淋散水口16自上而下喷淋出的凝结水接触后,变为高浓度氨液,进入凝汽器热井10、凝结水泵后再次进入锅炉给水系统循环使用。被吸收过氨气的非凝结气体在抽真空系统5水环真空泵的吸引下依次经抽真空管4、水封阀3进入抽真空系统5。喷淋水取自凝汽器热井出口11凝结水,吸收过氨气的喷淋水变为高浓度氨水,再次进入凝汽器热井10,后经凝结水泵供锅炉给水系统循环使用。本技术的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能够实现在凝汽器内吸收高浓度氨气,被吸收的高浓度氨液直接进入凝汽器热井,然后通过凝结水泵进入锅炉给水系统循环。减少了现有抽真空系统带走的氨气损失,减少了抽真空系统的含碱废水的排放量,同时降低了抽真空系统的动力消耗,节约了用于给水pH调整所使用的新鲜氨液用量,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火电厂凝汽器系统、抽真空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的凝汽器、与所述的凝汽器冷凝水出水口连通的凝汽器热井以及所述凝汽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通的抽真空系统,其中,所述凝汽器包括水室入口、水室出口、连通水室入口和水室出口的凝汽器换热管束;所述凝汽器内设有氨液回收装置,所述氨液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凝汽器换热管束上方的喷淋散水管,所述喷淋散水管一开口端封闭,另一开口端连通喷淋水进水装置,所述喷淋散水管上布设有开口向下的喷淋散水口,所述喷淋散水口对准凝汽器内的空气冷却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凝汽器内氨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的凝汽器、与所述的凝汽器冷凝水出水口连通的凝汽器热井以及所述凝汽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通的抽真空系统,其中,所述凝汽器包括水室入口、水室出口、连通水室入口和水室出口的凝汽器换热管束;所述凝汽器内设有氨液回收装置,所述氨液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凝汽器换热管束上方的喷淋散水管,所述喷淋散水管一开口端封闭,另一开口端连通喷淋水进水装置,所述喷淋散水管上布设有开口向下的喷淋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好峰孙天利张宝军王岩刘强孙齐苗宇高枫于欣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