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39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化控制,公开了一种控制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控制柜,包括:柜体和变频器单元;柜体包括柜体本体和柜门,该柜体本体的前部与该柜门可拆卸连接,该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的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出风口,该第一出风口安装用于防水和防尘的第一防护装置;变频器单元放置在该柜体本体的内部,变频器单元包括第一风扇和壳体,在壳体内的第一表面的上方位置设置风扇口,风扇口所在位置用于安装该第一风扇,第一表面与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贴合且该第一风扇镶嵌于第一出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使得控制柜既具有高等级的防护,又能实现稳定的散热性能,从而提高控制柜的使用寿命。

A control cabine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electrification control, and an open control cabinet is disclosed. The control cabinet,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cabinet and inverter unit; the cabinet body comprises a cabinet body and a cabinet door, the front of the cabinet body and the cabinet door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cabinet body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outlet, the first outlet for the first installation of waterproof and dustproof protection device; internal frequency converter the unit is placed in the cabinet body, the inverter unit includes a first fan and casing, fan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position in the surface of the shell body, the fan opening location for installation of the first fan, the back surface and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cabinet body and the first fan embedded in the first outlet.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control cabinet not only to have a high level of protection, but also to achieve a stabl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thus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ntrol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化控制,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柜。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频器作为一种节能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且不同行业和不同应用领域对变频器使用环境的要求也不一致。如矿山行业要求变频器能在灰尘聚集和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使用,空调行业要求变频器能在户外多尘多雨的环境中使用。恶劣且多变的使用环境要求变频器既具有防尘功能又要具有防水功能,这就要求变频器或者控制柜的防护等级系统能达到IP44防护等级以上。防护等级(INGRESSPROTECTION,简称“IP”)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如:IP××等级标准),第1个数字表示固体防护等级,防止灰尘等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液体防护等级,是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例如,IP44防护等级表示:第一个4表示,防止直径大于1mm的线或片状物或者直径超过1mm的固体;第二个4表示,防溅或者任何方向溅水应无有害影响。变频器或控制柜在达到IP44的防护等级的同时,还需要变频器或者控制柜的散热性能稳定、可靠。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在使用的变频控制柜的进出风口采用了内外双层结构,其中,双层中间为夹层空腔,这种结构一方面风阻大,不利于散热,另一方面也不能达到IP44的高防护等级。有的变频器采用分层处理,对散热器层不做防护,而使用IP44防护等级的散热风扇;电子元器件层采用密闭腔体设计,但是密闭腔体中的元器件温升较高,对寿命不利。有的控制柜采用了高防护等级的处理,但是,变频器工作时将变频器单元的热风直接排到控制柜内,影响柜内其他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柜,使得控制柜既具有高等级的防护,又能实现稳定的散热性能,从而提高控制柜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控制柜,包括:柜体和变频器单元;柜体包括柜体本体和柜门,该柜体本体的前部与该柜门可拆卸连接,该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的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出风口,该第一出风口安装用于防水和防尘的第一防护装置,其中,该柜体本体的背部与该柜体本体的前部平行相对,该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的上方位置为该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靠近该柜体本体顶部的位置;变频器单元放置在该柜体本体的内部,变频器单元包括第一风扇和壳体,在壳体内的第一表面的上方位置设置风扇口,风扇口所在位置用于安装该第一风扇,第一表面与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贴合且该第一风扇镶嵌于第一出风口,其中,第一表面的上方位置为该第一表面靠近该壳体的顶部位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控制柜的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设置第一出风口,从而确保了在该控制柜中的热量通过第一出风口排出,另外,第一出风口安装用于防水和防尘的第一防护装置,第一防护装置确保了该控制柜在正常散热的同时还能防水和防尘,从而保护了控制柜中的设备在外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实现了稳定的散热性能。另外,由于变频器单元为控制柜内热量产生的主要单元,在变频器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第一风扇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一表面的上方位置的风扇口位置,且第一表面与该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贴合且第一风扇镶嵌于第一出风口,使得第一风扇将柜体本体内的热量通过第一出风口排出控制柜,从而确保了柜体内产生的热量不会影响控制柜内的其他器件,实现了控制柜高效的散热功能,从而提高控制柜的使用寿命。另外,变频器单元还包括:分隔板、整流散热单元、逆变散热单元和电解电容单元;分隔板、整流散热单元、逆变散热单元和电解电容单元设置在变频器单元的壳体内;分隔板,用于将变频器单元的壳体内所在空间分隔为变频器单元前端区域和变频器单元后端区域,变频器单元前端区域放置电解电容单元,变频器单元后端区域放置整流散热单元、逆变散热单元,且整流散热单元和逆变散热单元固定于分隔板上。在变频器单元中,整流散热单元以及逆变散热单元为变频器单元中的主要散热单元,通过分隔板,将电解电容单元与整流散热单元以及逆变散热单元隔开,使得整流散热单元以及逆变散热单元产生的热量不会对电解电容单元产生影响,确保了电解电容单元正常的散热,进一步的增强了控制柜的散热功能。另外,变频器单元的壳体底部设置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位于变频器单元前端区域,第二通风口位于变频器单元后端区域。通过设置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使得通过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配合分隔板实现了合理的风量分配,提高控制柜的散热效率。另外,变频器单元还包括:电抗器;电抗器放置在变频器单元前端区域,且正对第一通风口。由于电抗器产生的热量小,将电抗器放置在变频器单元前端区域,通过第一通风口散热,有效的利用第一通风口对变频器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柜的散热性能。另外,控制柜还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所在位置与变频器单元的第一侧面相距第一预设距离;柜体本体的第二侧面设置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安装第二防护装置,其中,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主控单元所在位置与变频器的第一侧面相距第一预设距离,使得变频器单元产生的热量不会影响主控单元,同理,主控单元产生的热量也不会影响变频器单元,另外,主控单元产生的热量通过柜体本体的第二侧面的第二出风口排出该控制柜。另外,第一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风扇罩、第一空气过滤棉、钣金和防水密封垫圈;第一空气过滤棉安装在第一风扇罩内部,第一风扇罩固定于钣金上,钣金固定于该柜体本体的第一出风口位置,该防水密封垫圈位于钣金和柜体本体之间。第一风扇罩用于保护第一风扇,第一空气过滤棉用于防水,另外第一风扇罩固定于钣金上,钣金固定于该柜体本体的第一出风口位置,确保了第一风扇罩在柜体本体上安装的牢固性,不易脱落,同时,使用防水密封垫圈,进一步确保了柜体外的水不易流进第一风扇罩而影响柜体本体内的器件。另外,第二防护装置,包括:散热风扇、第二风扇罩、第二空气过滤棉;第二空气过滤棉安装在第二风扇罩内部,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第二风扇罩上;第二风扇罩固定于柜体本体的所述第二出风口位置。第二风扇罩保护散热风扇,第二空气过滤棉用于防水以及防尘。另外,柜体本体的底部设置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安装第三防护装置,第三防护装置包括第一百叶窗、第二百叶窗和第三空气过滤棉;第三空气过滤棉安装在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之间,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为可拆卸连接。第三空气过滤棉用于防水,同时,第三空气过滤棉安装在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之间,确保了第一进风口的通风量,且防止从第一进风口进入水,第一百叶窗和第二百叶窗采用可拆卸连接,使得可以随时更换第三空气过滤棉,在第一百叶窗或第二百叶窗发生损坏时,可灵活的更换,而无需将第三防护装置整体更换,节省了使用成本。另外,变频器单元的底部与柜体本体的底部相距第二预设距离,变频器单元的前部与柜体本体的前部相距第三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以及第三预设距离,使得主控单元的热量通过第一进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快速排出柜体本体。另外,柜体本体的顶部设置拉环,用于控制柜悬挂安装。拉环的设置,使得控制柜采用悬挂的安装方式,方便第一进风口的进风,以及第二通风口排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控制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控制柜的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控制柜中第一风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控制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变频器单元;所述柜体包括柜体本体和柜门,所述柜体本体的前部与所述柜门可拆卸连接,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的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安装用于防水和防尘的第一防护装置,其中,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与所述柜体本体的前部平行相对,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的上方位置为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靠近所述柜体本体顶部的位置;所述变频器单元放置在所述柜体本体的内部,所述变频器单元包括第一风扇和壳体,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表面的上方位置设置风扇口,所述风扇口所在位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贴合且所述第一风扇镶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上方位置为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壳体的顶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变频器单元;所述柜体包括柜体本体和柜门,所述柜体本体的前部与所述柜门可拆卸连接,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的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安装用于防水和防尘的第一防护装置,其中,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与所述柜体本体的前部平行相对,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的上方位置为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靠近所述柜体本体顶部的位置;所述变频器单元放置在所述柜体本体的内部,所述变频器单元包括第一风扇和壳体,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表面的上方位置设置风扇口,所述风扇口所在位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柜体本体的背部表面贴合且所述第一风扇镶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上方位置为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壳体的顶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变频器单元还包括:分隔板、整流散热单元、逆变散热单元和电解电容单元;所述分隔板、所述整流散热单元、所述逆变散热单元和所述电解电容单元设置在所述变频器单元的壳体内;所述分隔板,用于将所述变频器单元的壳体内所在空间分隔为变频器单元前端区域和变频器单元后端区域,所述变频器单元前端区域放置所述电解电容单元,所述变频器单元后端区域放置所述整流散热单元、所述逆变散热单元,且所述整流散热单元和逆变散热单元固定于所述分隔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单元的壳体底部设置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位于所述变频器单元前端区域,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变频器单元后端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单元还包括:电抗器;所述电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东梅孔浩源曹叶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