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器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24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换器的壳体,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转换器壳体通过螺钉固定,人工成本过大,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转换器的壳体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主体和两个设置在外壳主体两端的盖体,外壳主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至少四根贯穿外壳主体的安装管,两个盖体与安装管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与盖体一体成型的紧固钉,盖体被按压后能够使紧固钉从对应的装管的管口插入安装管内,紧固钉与安装管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盖体上直接成型紧固钉,然后通过紧固钉与安装管的过盈配合将盖体与外壳主体固定,操作简单,并且能够通过机器实现自动化操作,相较于传统的螺丝固定,能够省去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效率更高。

A shell of a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换器的壳体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特指一种转换器的壳体。
技术介绍
转换器是电力领域常见的设备,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的转换器主要由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力元件构成,但是现有的壳体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中间一个具有容纳腔的主体,主体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个盖壳,并且该盖壳与主体通过螺钉和螺纹孔配合固定。但是这种固定方式非常的费时费力,因为装配时要将两个盖壳固定在主体的两端,为了确保连接的牢固度,每个盖壳与主体之间至少需要四颗螺丝进行固定,两个盖壳加起来就需要八颗螺丝,如果是人工来进行固定,那么需要付出的劳动力成本将是巨大的,并且工作效率还低;如果采用机械自动化拧螺丝,则对于器械的精度要求较高,而且如何固定螺钉、调整螺钉角度都是难点,要全部实现的话器械成本的投入过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何生产一种装配更加简单、装配效率较高的转换器的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更加简单方便的转换器的壳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主体和两个设置在外壳主体两端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至少四根贯穿所述外壳主体的安装管,两个盖体与安装管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与盖体一体成型的紧固钉,所述盖体被按压后能够使紧固钉从对应的装管的管口插入安装管内,紧固钉与安装管为过盈配合。在上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中,所述外壳主体为中空的长方体,安装管分别嵌设在外壳主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安装管的两个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槽。在上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中,所述安装管有四根,分别嵌设在左侧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及右侧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同一个安装管两个端部的通槽能够连接在一起,使安装管的截面呈C字型。在上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中,盖体的边沿向内弯折形成凸沿,盖体的内侧面固定有定位凸条,当盖体与外壳主体固定后,盖体的上凸沿紧贴于外壳主体的上侧面,盖体的下凸沿紧贴于外壳主体的下侧面,盖体的左凸沿与外壳主体的左侧面存在间隙,盖体的右凸沿与外壳主体的右侧面存在间隙,所述定位凸条抵靠在外壳主体的内侧壁上。在上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中,所述外壳主体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线路板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设置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下端部的安装管的上方。在上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中,所述外壳主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侧均设置有散热凸起。在上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中,所述盖体的左凸沿和右凸沿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夹持部。在上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中,盖体上设置有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在盖体上直接成型紧固钉,然后通过紧固钉与安装管的过盈配合将盖体与外壳主体固定,该设计在固定的时候只需将紧固钉与外壳主体的安装管对齐,然后按压使两者固定即可,操作简单,并且能够通过机器实现自动化操作,相较于传统的螺丝固定,能够省去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效率更高。2、本技术的安装管上设置通槽是为了在安装时,安装管能够向外被微微地撑开,方便紧固钉的插入,同时两个端部的通槽能够连接在一起也有利于整个壳体的散热;同时左右两个侧壁上散热凸起的设计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壳体的散热性能。3、本技术的盖体的左凸沿和右凸沿分别和外壳主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存在空隙,再结合盖体内侧面上设置的定位凸条,不仅能够留下一定空隙用于放置散热凸起,还能够进一步对盖体进行固定,避免在外力作用下盖体和外壳主体发生偏移,提高了本转换器壳体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外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盖体的侧视图。图中,1、外壳主体;2、盖体;3、安装管;4、紧固钉;5、通槽;6、凸沿;7、定位凸条;8、导向槽;9、散热凸起;10、夹持部;11、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本转换器的壳体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主体1和两个设置在外壳主体1两端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外壳主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至少四根贯穿外壳主体1的安装管3,两个盖体2与安装管3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与盖体2一体成型的紧固钉4,盖体2被按压后能够使紧固钉4从对应的装管的管口插入安装管3内,紧固钉4与安装管3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外壳主体1为中空的长方体,安装管3分别嵌设在外壳主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安装管3有四根,分别嵌设在左侧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及右侧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本技术在盖体2上直接成型紧固钉4,然后通过紧固钉4与安装管3的过盈配合将盖体2与外壳主体1固定,该设计在固定的时候只需将紧固钉4与外壳主体1的安装管3对齐,然后按压使两者固定即可,操作简单,并且能够通过机器实现自动化操作,相较于传统的螺丝固定,能够省去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效率更高。如图1-4所示,安装管3的两个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槽5,同一个安装管3两个端部的通槽5能够连接在一起,使安装管3的截面呈C字型;安装管3上设置通槽5是为了在安装时,安装管3能够向外被微微地撑开,方便紧固钉4的插入,同时两个端部的通槽5能够连接在一起也有利于整个壳体的散热;同时左右两个侧壁上散热凸起9的设计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壳体的散热性能。如图3和图5所示,盖体2的边沿向内弯折形成凸沿6,盖体2的内侧面固定有定位凸条7,当盖体2与外壳主体1固定后,盖体2的上凸沿紧贴于外壳主体1的上侧面,盖体2的下凸沿紧贴于外壳主体1的下侧面,盖体2的左凸沿与外壳主体1的左侧面存在间隙,进一步的,外壳主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侧均设置有散热凸起9。盖体2的右凸沿与外壳主体1的右侧面存在间隙,定位凸条7抵靠在外壳主体1的内侧壁上。本技术的盖体2的左凸沿和右凸沿分别和外壳主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存在空隙,再结合盖体2内侧面上设置的定位凸条7,不仅能够留下一定空隙用于放置散热凸起9,还能够进一步对盖体2进行固定,避免在外力作用下盖体2和外壳主体1发生偏移,提高了本转换器壳体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如图3和图4所示,外壳主体1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线路板的导向槽8,导向槽8位于设置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下端部的安装管3的上方。进一步的,盖体2的左凸沿和右凸沿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夹持部10,盖体2上设置有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11。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换器的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换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主体和两个设置在外壳主体两端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至少四根贯穿所述外壳主体的安装管,两个盖体与安装管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与盖体一体成型的紧固钉,所述盖体被按压后能够使紧固钉从对应的装管的管口插入安装管内,紧固钉与安装管为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主体和两个设置在外壳主体两端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至少四根贯穿所述外壳主体的安装管,两个盖体与安装管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与盖体一体成型的紧固钉,所述盖体被按压后能够使紧固钉从对应的装管的管口插入安装管内,紧固钉与安装管为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为中空的长方体,安装管分别嵌设在外壳主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安装管的两个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有四根,分别嵌设在左侧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及右侧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同一个安装管两个端部的通槽能够连接在一起,使安装管的截面呈C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