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及遮光片组装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408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将盖板与PCB、接收器进行组装,使其与之成为一体,又由于本身盖板为一体压铸的部件,表面平整度高,使用此设备将盖板压入PCB上,组装完成后手动将遮光片贴付于盖板上,即PCB、接收器、盖板、遮光片自成一体,同时可以保证接收器与遮光片间的高平行度要求,同时保证了后续组装时对于光缝的控制,从而保证较好的信号质量;相应地,还提供了一种遮光片组装工艺。

Assembly device of encoder cover plate and assembly process of shading she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coder cover assembling device, the cover board and PCB, the receiver assembly, make it become one with it, and because of their cover as one of die casting parts, high surface flatness, the use of this device will cover onto the PCB,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assembly manual will pay to cover the shading piece that is, PCB, receiver, shade cover, self-contained, and can ensure the receiver and the shading film between Gaoping degree requirements, but also ensure the control slit for subsequent assembly, so as to ensure better signal quality; accordingly, also provides a shielding plate assembly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及遮光片组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编码器组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及遮光片组装工艺。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一种将机械结构、电子结构、软件协议等各部分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对其他运动设备或伺服控制系统提供精确旋转定位或角度控制的一种精密的设备。它能将精确角度位置数据通过电子器件的转换,输出给使用者精确的电信号或者脉冲波形信号。在编码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将遮光片按照一定的精度安装到接收器上,目前市场上遮光片的安装设备种类繁多,主流的在装配光电式编码器时,大部分厂家均利用工业放大镜与简易的人工方式结合将遮光片贴装到接收器上,后续组装时再通过对中校正,但是,这种方式导致光电式编码器装配效率和精度比较低,表面平整度差,影响了后续的性能。此外,也有极个别的编码器厂家采用了将光源置于机械壳体上,后将遮光片也贴在机械件上,可以保证光源与遮光片的平整度,并用全自动化对码盘,可视放大镜自动对位置,但这种设备造价昂贵,需要有一定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厂家才能够很好的运用这种技术,其严重地制约了光电式编码器的发展与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和精度的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及遮光片组装工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包括X轴滑轨、Y轴移动机构、Y轴滑轨以及UV胶管、UV照射灯管、底部支撑块,所述底部支撑块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Y轴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Y轴滑轨上滑动,在所述底部支撑块上设置与盖板大小一致的凹槽,所述盖板一侧设置有四个固定柱,PCB上设置有四个盖板孔和两个螺钉孔,所述盖板放置在凹槽内,所述PCB放置在所述盖板上,且四个固定柱穿过所述PCB板上的四个盖板孔,所述PCB上方设置有两个弹性压头,所述弹性压头设置在气缸上,通过气缸带动上下移动,将所述PCB与盖板压住,且压住的位置为两个螺钉孔的位置;所述UV胶管和UV照射灯管安装于Z轴移动机构上,通过所述Z轴移动机构上升或下降;所述Z轴移动机构安装于X轴滑轨上,所述Z轴移动机构在所述X轴滑轨上移动。其中,所述UV防护板设置在所述UV照射灯管前侧,用于防止强光刺激。其中,所述Y轴滑轨设置在水平机台上,所述水平机台外侧设置有安全光栅保护,防止误操作。相应地,还提供了一种遮光片组装工艺,所述组装工艺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进行组装,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手动将盖板放入底部支撑块的凹槽内,将已焊接接收器的PCB放到支撑块上,实现初步的定位。第二步:启动开关,弹簧压头下压,压紧PCB与盖板,实现位置固定;弹簧压头利用胶粘接在异形金属块上,异形金属块与气缸连接,利用气缸下压的力,将PCB与盖板压住,压接位置为PCB的左右2个螺钉孔位,此位置对称,且没有电子元器件的干涉,可以保证受力均匀,压接平整;第三步:PCB板通过Y轴滑轨移动到点胶工位,UV胶管通过X轴滑轨移动至点胶工位,预先设置点胶的位置,即盖板与PCB压接处的4个盖板孔处;第四步:自动点胶;第五步:点胶完成后,UV照射灯管通过X轴滑轨移动至固化工位,LED照射UV同时固化;第六步:全部结束后,制品返回取放位置,弹簧压头松开,取出产品;第七步:手动在盖板上涂胶,将遮光片贴付在盖板上。其中,所述UV防护板设置在所述UV照射灯管前侧,用于防止强光刺激。其中,所述Y轴滑轨设置在水平机台上,所述水平机台外侧设置有安全光栅保护,防止误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盖板组装装置主要用于将非标机械治具与电气控制结合,将编码器的部件放入治具中,实现固定压紧,点胶固化,完成产品部件的压紧;本申请在传统的接收器上加入一个支架,称作盖板,本申请盖板组装装置就是为了将它与PCB、接收器进行组装,使其与之成为一体,又由于本身盖板为一体压铸的部件,表面平整度高,使用此设备将盖板压入PCB上,组装完成后手动将遮光片贴付于盖板上,即PCB、接收器、盖板、遮光片自成一体,同时可以保证接收器与遮光片间的高平行度要求,同时保证了后续组装时对于光缝的控制,从而保证较好的信号质量;相应地,还提供了一种遮光片组装工艺。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申请PCB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PCB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盖板组装装置的结构第一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盖板组装装置的结构第二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申请弹簧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盖板孔,2-螺钉孔,3-盖板,4-接收器,5-PCB,6-控制面板,7-X轴滑轨,8-Z轴移动机构,9-UV胶管,10-Y轴滑轨,11-UV防护板,12-安全光栅,13-启动开关,14-弹簧压头,15-底部支撑块,16-UV照射灯管。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5所示,本申请一种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包括X轴滑轨、Y轴移动机构、Y轴滑轨以及UV胶管、UV照射灯管、底部支撑块,所述底部支撑块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Y轴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Y轴滑轨上滑动,在所述底部支撑块上设置与盖板大小一致的凹槽,所述盖板一侧设置有四个固定柱,PCB上设置有四个盖板孔和两个螺钉孔,所述盖板放置在凹槽内,所述PCB放置在所述盖板上,且四个固定柱穿过所述PCB板上的四个盖板孔,所述PCB上方设置有两个弹性压头,所述弹性压头设置在气缸上,通过气缸带动上下移动,将所述PCB与盖板压住,且压住的位置为两个螺钉孔的位置;所述UV胶管和UV照射灯管安装于Z轴移动机构上,通过所述Z轴移动机构上升或下降;所述Z轴移动机构安装于X轴滑轨上,所述Z轴移动机构在所述X轴滑轨上移动。其中,所述UV防护板设置在所述UV照射灯管前侧,用于防止强光刺激。其中,所述Y轴滑轨设置在水平机台上,所述水平机台外侧设置有安全光栅保护,防止误操作。需要说明的是,X轴滑轨、Y轴移动机构、Y轴滑轨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其安装位置以及连接关系,均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例如Y轴移动机构,可以通过气缸带动移动或者电机驱动移动,其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遮光片组装工艺,所述组装工艺采用上述的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进行组装,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手动将盖板放入底部支撑块的凹槽内,将已焊接接收器的PCB放到底部支撑块上,拨动启动开关;底部支撑块为金属铝快,利用螺钉固定在机台上,在金属铝快上铣出盖板大小的凹槽,可将盖板放入并固定。PCB放在盖板上面,且盖板上的四个柱穿过PCB上面的四个孔,实现初步的定位。第二步:弹簧压头下压,压紧PCB与盖板,实现位置固定,弹簧压头利用胶粘接在异形金属块上,金属块与气缸连接,利用气缸下压的力,将PCB与盖板压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及遮光片组装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滑轨、Y轴移动机构、Y轴滑轨以及UV胶管、UV照射灯管、底部支撑块,所述底部支撑块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Y轴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Y轴滑轨上滑动,在所述底部支撑块上设置与盖板大小一致的凹槽,所述盖板一侧设置有四个固定柱,PCB上设置有四个盖板孔和两个螺钉孔,所述盖板放置在凹槽内,所述PCB放置在所述盖板上,且四个固定柱穿过所述PCB板上的四个盖板孔,所述PCB上方设置有两个弹性压头,所述弹性压头设置在气缸上,通过气缸带动上下移动,将所述PCB与盖板压住,且压住的位置为两个螺钉孔的位置;所述UV胶管和UV照射灯管安装于Z轴移动机构上,通过所述Z轴移动机构上升或下降;所述Z轴移动机构安装于X轴滑轨上,所述Z轴移动机构在所述X轴滑轨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滑轨、Y轴移动机构、Y轴滑轨以及UV胶管、UV照射灯管、底部支撑块,所述底部支撑块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Y轴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Y轴滑轨上滑动,在所述底部支撑块上设置与盖板大小一致的凹槽,所述盖板一侧设置有四个固定柱,PCB上设置有四个盖板孔和两个螺钉孔,所述盖板放置在凹槽内,所述PCB放置在所述盖板上,且四个固定柱穿过所述PCB板上的四个盖板孔,所述PCB上方设置有两个弹性压头,所述弹性压头设置在气缸上,通过气缸带动上下移动,将所述PCB与盖板压住,且压住的位置为两个螺钉孔的位置;所述UV胶管和UV照射灯管安装于Z轴移动机构上,通过所述Z轴移动机构上升或下降;所述Z轴移动机构安装于X轴滑轨上,所述Z轴移动机构在所述X轴滑轨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V防护板设置在所述UV照射灯管前侧,用于防止强光刺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盖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滑轨设置在水平机台上,所述水平机台外侧设置有安全光栅保护,防止误操作。4.一种遮光片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工艺采用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欢欢肖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