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385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功能性纺织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为:采用轧焙烘工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多功能整理,首先将阻燃剂CP、抗菌剂壳聚糖、交联剂柠檬酸、次亚磷酸钠、渗透剂JFC、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和磷酸溶于水中配制成整理液,再将涤棉混纺织物投入整理液中浸渍5‑20min后二浸二轧,轧余率为70%‑100%,将涤棉混纺织物于60‑90℃烘干,再于130‑160℃焙烘,然后经水洗后干燥得到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理体系缩短工艺流程,操作简单,符合生态纺织品标准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A kind of flame retardant and antibacterial polyester cotton blended fabric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纺织品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作方法,使得涤棉混纺面料具有阻燃抗菌功能,尤其能够实现功能整理织物的安全环保性。
技术介绍
涤纶织物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但缺乏亲水性基团,吸湿性差,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闷热不适感;纯棉织物穿着舒适,吸湿性好,然而导水性差,当人体排汗量较多时,纤维吸水后膨润,降低透气性,使衣服紧贴身体,给人体湿冷的感觉。涤棉混纺织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两种纤维的优势,弥补两者的不足,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成为当前用图最广的纺织品之一。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国因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不断增加。据统计,全世界纺织品引起的燃烧约占火灾总数的1/2以上,其中以棉、涤纶等原料为主的床上用品和室内装饰用纺织品为起火的主要材料。因此,除采取防火措施外,对棉、涤纶和涤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非常必要。所谓阻燃纺织品是指由阻燃纤维制成的纺织品或纺织品经过阻燃处理后,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可燃性,在燃烧过程中能显著延缓其燃烧速率,并在离开引起着火的火源后能迅速自熄,从而具有不易燃烧性能的纺织品。另外涤棉面料极易附着细菌,不仅会使纤维制品变色、发霉、降解等,还会对人类皮肤产生异常的刺激并诱发各种皮肤病,形成对人类生活的各种危害。目前广泛采用的PyrovatexCP阻燃整理工艺以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的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为阻燃剂,阻燃剂中的羟甲基与纤维交联,而为了使织物具有较高的磷含量和耐久性,还需使用含羟甲基反应基团的交联剂,而羟甲基易分解释放甲醛,致使整理后的织物甲醛含量超标严重。现有抗菌技术采用合成抗菌剂对纺织品进行处理,但是合成抗菌剂在发挥抗菌作用的同时,常产生对人体的危害,故今年类抗菌剂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及轻纺工业,以达到抗皱、防臭、抑菌、增稠、保鲜、匀染和固色等目的。国内有关壳聚糖在纤维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是改善混纺织物的保湿、柔软、抑菌和可生物降解等性能。柠檬酸可与纤维素大分子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壳聚糖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同时游离的羧酸也会与壳聚糖的氨基形成酰胺键,这些酯键和酰胺键使壳聚糖牢固地固着在纤维表面。因壳聚糖在水中溶解度低,常用柠檬酸作为壳聚糖的溶剂。另外,柠檬酸也可与阻燃剂CP上的羟基法发生酯化反应,用于交联阻燃剂与棉织物,替代含羟甲基反应基团的交联剂,改善甲醛释放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本专利提供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轧焙烘法对涤棉织物进行多功能整理,减少工艺流程及化学品消耗。整理织物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抗菌效果,且能保证整理织物的安全环保型,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及其制作方法,采用阻燃剂CP、抗菌剂壳聚糖和交联剂柠檬酸混合体系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整理工艺简单,整理涤棉织物在使用和燃烧过程中安全无毒,属于绿色环保生产。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采用轧焙烘工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多功能整理,首先将阻燃剂CP、抗菌剂壳聚糖、交联剂柠檬酸、次亚磷酸钠、渗透剂JFC、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和磷酸溶于水中配制成整理液,该整理液中阻燃剂CP的浓度为250-600g/L、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的浓度为10-80g/L、磷酸的浓度为10-30g/L、渗透剂JFC的浓度为1-4g/L、抗菌剂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交联剂柠檬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20%、次亚磷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15%,再将涤棉混纺织物投入整理液中浸渍5-20min后二浸二轧,轧余率为70%-100%,将涤棉混纺织物于60-90℃烘干,再于130-160℃焙烘,然后经水洗后干燥得到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进一步优选,所述整理液中阻燃剂CP的浓度为550-600g/L、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的浓度为50-55g/L、磷酸的浓度为20-25g/L、渗透剂JFC的浓度为2g/L、抗菌剂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1.5%、交联剂柠檬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15%、次亚磷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10%。进一步优选,所述涤棉混纺织物中涤棉的重量比为20:80、35:65或50:50。进一步优选,所述烘干温度优选为80℃,烘焙温度优选为15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上述方法制作而成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阻燃剂CP为磷系阻燃剂,阻燃效率高;抗菌剂壳聚糖资源丰富,可生物降解,吸收性能好,安全无毒,又可与磷系阻燃剂CP形成磷氮协同效应,提高阻燃效果;柠檬酸作为壳聚糖的溶剂,阻燃剂CP和棉纤维间的交联剂,替代树脂交联剂,解决阻燃剂CP整理甲醛释放问题。该整理体系采用多采用天然产物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赋予织物阻燃、抗菌的同时,解决了阻燃整理甲醛释放的问题。且该整理体系缩短工艺流程,操作简单,符合生态纺织品标准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实施例1整理液的工艺配方:阻燃剂PyrovatexCP550g/L;抗菌剂壳聚糖1.2wt%;交联剂柠檬酸10wt%;次亚磷酸钠6wt%;渗透剂JFC2g/L;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50g/L;磷酸25g/L,余量为水。将100g/m2涤棉混混纺织物(涤棉重量比35:65)投入整理液中浸渍10min后二浸二轧,轧余率为80%,然后将涤棉混纺织物于80℃烘干,再于150℃焙烘,最后经水洗后干燥得到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实施例2整理液的工艺配方:阻燃剂PyrovatexCP600g/L;抗菌剂壳聚糖1.5wt%;交联剂柠檬酸15wt%;次亚磷酸钠10wt%;渗透剂JFC2g/L;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55g/L;磷酸20g/L,余量为水。将200g/m2涤棉混混纺织物(涤棉重量比20:80)投入整理液中浸渍10min后二浸二轧,轧余率为80%,然后将涤棉混纺织物于80℃烘干,再于150℃焙烘,最后经水洗后干燥得到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以上整理涤棉混纺面料和未整理涤棉混纺面料按照GB/T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测定。未整理涤棉混纺面料完全燃烧,炭长为30cm,根据GB/T17591-2006阻燃织物《阻燃织物》,阻燃效果为最差B3级别,而整理后涤棉混纺面料阻燃效果均达到B1级别。整理后涤棉混纺面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85%,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采用轧焙烘工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多功能整理,首先将阻燃剂CP、抗菌剂壳聚糖、交联剂柠檬酸、次亚磷酸钠、渗透剂JFC、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和磷酸溶于水中配制成整理液,该整理液中阻燃剂CP的浓度为250‑600g/L、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的浓度为10‑80g/L、磷酸的浓度为10‑30g/L、渗透剂JFC的浓度为1‑4g/L、抗菌剂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交联剂柠檬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20%、次亚磷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15%,再将涤棉混纺织物投入整理液中浸渍5‑20min后二浸二轧,轧余率为70%‑100%,将涤棉混纺织物于60‑90℃烘干,再于130‑160℃焙烘,然后经水洗后干燥得到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抗菌涤棉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采用轧焙烘工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多功能整理,首先将阻燃剂CP、抗菌剂壳聚糖、交联剂柠檬酸、次亚磷酸钠、渗透剂JFC、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和磷酸溶于水中配制成整理液,该整理液中阻燃剂CP的浓度为250-600g/L、保护剂水溶性氧化聚乙烯蜡的非离子乳液纤维的浓度为10-80g/L、磷酸的浓度为10-30g/L、渗透剂JFC的浓度为1-4g/L、抗菌剂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交联剂柠檬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20%、次亚磷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15%,再将涤棉混纺织物投入整理液中浸渍5-20min后二浸二轧,轧余率为70%-100%,将涤棉混纺织物于60-90℃烘干,再于130-160℃焙烘,然后经水洗后干燥得到阻燃抗菌涤棉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鹏段净尘尚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