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于自然工质的客车空调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3277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宜于自然工质的客车空调制冷系统,含有空调机组和车厢散热系统,空调机组采用可燃制冷剂或高压制冷剂,车厢散热系统采用安全不可燃工质;所述空调机组含有制冷和制热两个循环系统,所述车厢散热系统含有若干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分别设置在车厢内不同的位置并分别通过不同的进液管和回液管与空调机组连接,空调机组与车厢内只有载冷剂相通;其中的第一换热器用于第一工质与环境工质换热,第二换热器用于第一工质与第二工质换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采用自然工质,但能避免可燃制冷剂泄漏进入客车车厢及可能引发燃烧的危险,能避免高压制冷剂发生爆炸的可能;此外还避免了风机功耗高的不足,提高了能源利用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宜于自然工质的客车空调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设计与制造
,涉及客车空调的制造技术,具体的是一种适宜于自然工质的客车空调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城市公交、跨省市客运、旅游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客车正面临地铁(轻轨)、铁路、民航的激烈竞争。汽车客运在提供“点到点”服务的同时,必须改善乘车环境,提高速度且行驶安全,才能吸引更多乘客。尤其是在长途客运中,乘客在车内停留时间长,活动空间小,因此,改善车内环境的舒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客车设计与制造业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起步晚,根子浅,且在设计理念上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放在提高设备效率、改进控制手段、提高可靠性等方面,而涉及乘坐的舒适性、乘坐环境的合理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就车载空调而言,它是影响乘坐环境的一个重要设备,对客车整车的舒适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之前,我们的客车空调采用的制冷剂多为R12、R134a、R407C和/或R410A。其中,所述制冷剂R12因为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而被淘汰。制冷剂R134a虽然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但它的全球温室效应值(GWP)较高,也已被列入未来削减的名单。同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适宜于自然工质的客车空调制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宜于自然工质的客车空调制冷系统,含有空调机组和车厢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采用的工质为第一工质,所述车厢散热系统采用的工质为第二工质;所述空调机组含有第一空调机组(2)、压缩机(3)、第一排气管(4)、四通阀(5)、第一进气管(6)、第一回气管(7)、第二回气管(8)、第一出液管(9)、节流机构(10)、第一出气管(11)、第二换热器(12)、第一液管(13)、第二液管(14)、分液器(15)、集液器(16)以及储液器(25)、第一风机(26)、工质泵(31)和第一换热器(32);所述空调机组含有制冷和制热两个循环系统,其连接形式为:所述压缩机(3)的排气口通过第一排气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宜于自然工质的客车空调制冷系统,含有空调机组和车厢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采用的工质为第一工质,所述车厢散热系统采用的工质为第二工质;所述空调机组含有第一空调机组(2)、压缩机(3)、第一排气管(4)、四通阀(5)、第一进气管(6)、第一回气管(7)、第二回气管(8)、第一出液管(9)、节流机构(10)、第一出气管(11)、第二换热器(12)、第一液管(13)、第二液管(14)、分液器(15)、集液器(16)以及储液器(25)、第一风机(26)、工质泵(31)和第一换热器(32);所述空调机组含有制冷和制热两个循环系统,其连接形式为:所述压缩机(3)的排气口通过第一排气管(4)与四通阀(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另外三个端口分别通过第一进气管(6)、第一回气管(7)和第二回气管(8)与第一换热器(32)的一端、压缩机(3)的吸气口以及第二换热器(12)制冷剂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3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出液管(9)与节流机构(10)一端相连接,所述节流机构(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出气管(11)与第二换热器(12)制冷剂侧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12)载冷剂侧的一端通过第一液管(13)与工质泵(31)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工质泵(31)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储液器(2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液器(2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集液器(1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集液器(16)的其他端口分别与第一回液管(17)、第二回液管(18)、第三回液管(23)以及第四回液管(24)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国辉何国庚黄定英邢艳青黄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