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3269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壳体、上组盘管段和下组盘管段,上组盘管段和下组盘管段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组盘管段的下部通过底座固定到壳体上,其中,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中部积水盘,中部积水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底座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呈倾斜状,倾斜角度为5‑15度,中部积水盘与接水盘之间通过导流管相连通,接水盘的最低处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贯穿与壳体。接水盘的内侧壁设置有不锈钢层、接水盘的外侧壁设置有镀锌钢层,不锈钢层与镀锌钢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冷盘管段产生的冷凝水及时排出,避免送风风机进水,避免壳体内积水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及其附件
,具体的涉及一种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核电厂用通风机组中的冷盘管段,设置有上下两组冷盘管,冷盘管的外壁设置有若干翅片,翅片为纵向排列。若干翅片将两组冷盘管包裹其内,构成了矩形状的冷盘管段,冷盘管段的下部通过底座固定到壳体的底面上。通风机组中经过滤段送过来的风通过冷盘管段,完成热交换,为风降温,再经送风风机送入送风管进而通往核电厂内各个房间。冷盘管内用来通冷水,由于温度低很容易产生冷凝水,而风通过冷盘管段时,下组冷盘管上的冷凝水容易流到壳体地面上,而上组冷盘管因为冷凝水从上到下的流程太长,流动过程中容易被风带到风机上,易造成风机关键组件进水,而且流到壳体地面上的冷凝水不及时排出的话,容易造成壳体腐蚀问题,为了提高整体通风机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需要对冷盘管段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处理。鉴于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冷盘管段产生的冷凝水及时排出,避免送风风机进水,避免壳体内积水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一种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冷盘管段产生的冷凝水及时排出,避免送风风机进水,避免壳体内积水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一种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壳体、上组盘管段和下组盘管段,上组盘管段、下组盘管段内盘绕设置有冷盘管,上组盘管段、下组盘管段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排列的翅片,上组盘管段和下组盘管段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组盘管段的下部通过底座固定到壳体上,壳体固定在底板上,壳体内设置有送风风机,其中,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中部积水盘,中部积水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底座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呈倾斜状,倾斜角度为5-15度,中部积水盘与接水盘之间通过导流管相连通,接水盘的最低处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贯穿与壳体。进一步的,接水盘的内侧壁设置有不锈钢层、接水盘的外侧壁设置有镀锌钢层,不锈钢层与镀锌钢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玻璃棉或聚氨酯材料。进一步的,中部积水盘为不锈钢制品,中部积水盘的末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直角拐角,直角拐角上设置有向内倾斜的挡板。进一步的,排水孔通过管道连接到外部的排水管道。进一步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导轨,中部积水盘通过滑块连接到导轨上,中部积水盘能够通过滑块沿着导轨实现上下50cm的活动。接水盘倾斜角度优选为9度。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冷盘管段产生的冷凝水及时排出,避免送风风机进水,避免壳体内积水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具体为:本技术在上组盘管段与下组盘管段之间的位置设置中部积水盘,解决上组冷盘管因为冷凝水从上到下的流程太长,流动过程中容易被风带到风机上的问题,同时将中部积水盘内的积水通过导流管倒流到接水盘上,在通过接水盘的倾斜设置将冷凝水顺着排水孔导出,接水盘的结构采用设置夹层(保温层)的结构,避免接水盘再度产生冷凝水。以尽可能解决壳体内部冷凝水留存问题,保障通风设备安全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方向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中部积水盘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识:1、下组盘管段2、上组盘管段3、冷盘管4、中部积水盘5、送风风机6、壳体7、底板8、排水孔9、接水盘10、底座11、导流管12、不锈钢层13、保温层14、镀锌钢层15、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方向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中部积水盘的剖视示意图。本技术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7、壳体6、上组盘管段1和下组盘管段2,上组盘管段1、下组盘管段2内盘绕设置有冷盘管3,上组盘管段1、下组盘管段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排列的翅片,上组盘管段1和下组盘管段2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组盘管段1的下部通过底座10固定到壳体6上,壳体6固定在底板7上,壳体6内设置有送风风机5,其中,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中部积水盘4,中部积水盘4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11,底座10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9,接水盘9呈倾斜状,倾斜角度为5-15度,中部积水盘4与接水盘9之间通过导流管11相连通,接水盘9的最低处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孔8,排水孔8贯穿与壳体6。接水盘9的内侧壁设置有不锈钢层12、接水盘9的外侧壁设置有镀锌钢层14,不锈钢层12与镀锌钢层14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3。保温层13为玻璃棉或聚氨酯材料。中部积水盘为不锈钢制品,中部积水盘的末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直角拐角,直角拐角上设置有向内倾斜的挡板15。进一步的方案,排水孔通过管道连接到外部的排水管道。进一步的方案,连接板上设置有导轨,中部积水盘通过滑块连接到导轨上,中部积水盘能够通过滑块沿着导轨实现上下50cm的活动。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冷盘管段产生的冷凝水及时排出,避免送风风机进水,避免壳体内积水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具体为:本技术在上组盘管段与下组盘管段之间的位置设置中部积水盘,解决上组冷盘管因为冷凝水从上到下的流程太长,流动过程中容易被风带到风机上的问题,同时将中部积水盘内的积水通过导流管倒流到接水盘上,在通过接水盘的倾斜设置将冷凝水顺着排水孔导出,接水盘的结构采用设置夹层(保温层)的结构,避免接水盘再度产生冷凝水。以尽可能解决壳体内部冷凝水留存问题,保障通风设备安全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7)、壳体(6)、上组盘管段(1)和下组盘管段(2),上组盘管段(1)、下组盘管段(2)内盘绕设置有冷盘管(3),上组盘管段(1)、下组盘管段(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排列的翅片,上组盘管段(1)和下组盘管段(2)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组盘管段(1)的下部通过底座(10)固定到壳体(6)上,壳体(6)固定在底板(7)上,壳体(6)内设置有送风风机(5),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中部积水盘(4),中部积水盘(4)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11),底座(10)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9),接水盘(9)呈倾斜状,倾斜角度为5‑15度,中部积水盘(4)与接水盘(9)之间通过导流管(11)相连通,接水盘(9)的最低处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孔(8),排水孔(8)贯穿与壳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通风机组的冷盘管段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7)、壳体(6)、上组盘管段(1)和下组盘管段(2),上组盘管段(1)、下组盘管段(2)内盘绕设置有冷盘管(3),上组盘管段(1)、下组盘管段(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排列的翅片,上组盘管段(1)和下组盘管段(2)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组盘管段(1)的下部通过底座(10)固定到壳体(6)上,壳体(6)固定在底板(7)上,壳体(6)内设置有送风风机(5),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中部积水盘(4),中部积水盘(4)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11),底座(10)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9),接水盘(9)呈倾斜状,倾斜角度为5-15度,中部积水盘(4)与接水盘(9)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先楚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