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顶板的张拉力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地铁吊装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顶板的张拉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防止预制混凝土构件变形、产生位移的工具如钢绞线、锚索、锚具和锚体等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中,尤其是地铁隧道的施工中,通常都是放置好预应力锚索,然后再进行浇灌混凝土,对预制构件产生张拉力的控制装置应用在控制隧道围岩是极其关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装配式地铁车站顶板张拉力控制的装置。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1410533166.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夹紧功能结构的碳纤维板锚具”。此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夹片(2)位于所述锚具体(l)的轴向通孔内,且所述的夹片(2)为上下设置的两个;所述锚具体(1)的轴向通孔内,且所述的夹片(2)为上下设置的两个:所述夹片(2)的外表面为与锚具体的轴向通孔配合的楔形面;两个所述夹片之间构成用以夹持碳纤维板的空腔;所述的碳纤维板(4)位于两个所述的夹片(2)之间;所述的碳纤维板(1)与两块所述的火片(2)之间均设置有过渡垫板(3),所述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顶板的张拉力控制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空心孔道,装置本体(1)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大圆筒(2),大圆筒(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小圆筒(3)和定力杆(4),所述定力杆(4)设置于大圆筒(2)和小圆筒(3)之间,所述大圆筒(2)、小圆筒(3)以及定力杆(4)均与所述的空心孔道垂直设置,大圆筒(2)和小圆筒(3)的内腔与装置本体(1)内的空心孔道连通;装置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控制筒(5),控制筒(5)的内腔与所述的空心孔道连通;小圆筒(3)内配合设置有小螺钉(6),大圆筒(2)内配合设置有大螺钉(7),小圆筒(3)与小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顶板的张拉力控制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空心孔道,装置本体(1)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大圆筒(2),大圆筒(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小圆筒(3)和定力杆(4),所述定力杆(4)设置于大圆筒(2)和小圆筒(3)之间,所述大圆筒(2)、小圆筒(3)以及定力杆(4)均与所述的空心孔道垂直设置,大圆筒(2)和小圆筒(3)的内腔与装置本体(1)内的空心孔道连通;装置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控制筒(5),控制筒(5)的内腔与所述的空心孔道连通;小圆筒(3)内配合设置有小螺钉(6),大圆筒(2)内配合设置有大螺钉(7),小圆筒(3)与小螺钉(6)为螺纹配合,大圆筒(2)与大螺钉(7)为螺纹配合;所述大螺钉(7)的底端设置有通孔(8);所述大螺钉(7)与定力杆(4)之间设置有绳索(9);所述的装置本体(1)下方中间位置设置有下圆体结构(10);下圆体结构(10)设置有内腔,下圆体结构(10)的内腔与所述的空心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周松,董嘉莲,倪自玉,李树良,王臣,陈阵,李贵福,张祥超,林树森,苏道明,王勇,周国梁,孔庆礼,邵唐砂,王清标,熊远顺,宋杰,吴桐刚,李涛,靳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