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951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从底端到上端依次包括有顶板基层、防水层、碎石固定层、含水土层和苗木种植层,防水层靠近碎石固定层一侧呈现中间凹陷四周凸起结构,位于防水层上方的碎石固定层、含水土层和苗木种植层与防水层靠近碎石固定层一侧的倾斜程度相同,防水层与碎石固定层之间设置有引导水流排出的储水组件,达到了通过多手段增加地库的防水性能,回收再利用多余的水分,增加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的生活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应用的普及,现代的住宅小区、办公写字楼等地区均增加了地库用于提成,地库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街道周边的交通堵塞情况。现有的可参考公开号为CN20426638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地库顶面的防水地基布置,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结构层、防水层、排水保护层、无纺布滤水层、沙土层和粘土层;位于粘土层上铺设有环形石垫层,该环形石垫层的厚度延伸至沙土层。通过地库顶面安装防水层和滤水层来使得地库顶面免遭雨水等侵蚀。而在很多年降水量偏高的地区,单纯的通过多层防水结构很难保证地库顶板不会发生漏水的情况,同时多余的水也并未得到利用,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起到了通过多手段增加地库的防水性能,回收再利用多余的水分,增加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的生活用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从底端到上端依次包括有顶板基层、防水层、碎石固定层、含水土层和苗木种植层,防水层靠近碎石固定层一侧呈现中间凹陷四周凸起结构,位于防水层上方的碎石固定层、含水土层和苗木种植层与防水层靠近碎石固定层一侧的倾斜程度相同,防水层与碎石固定层之间设置有引导水流排出的储水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地库主要建设在小区或其他公共场所用于停放车辆,在顶板基层上要设置顶板基层、防水层、碎石固定层、含水土层和苗木种植层,通过在顶板基层上设置有苗木种植层和含水土层可以比较好的吸收一定量的雨水并对小区的绿化做出贡献,而碎石固定层可以过滤含水土层中的泥沙,让多余的水分透过碎石固定层流入到防水层的上方,然后通过储水组件将已经汇聚起来的水流导出并用作他用,从而达到了通过多手段增加地库的防水性能,回收再利用多余的水分,增加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的生活用水。较佳的,储水组件包括有导水管和备用水箱,导水管的一端延伸至防水层上方的中间位置,导水管远离防水层中间位置的一端贯通防水层至备用水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水管可以将从碎石固定层上方的留下的水进行导出,并且通过备用水箱进行储存,备用水箱中储存的水可以在干旱的时期再次被利用起来进行浇灌花草,节省了自来水。较佳的,碎石固定层内设置有定位网,定位网为矩形网格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固定层内设置有定位网,由于碎石的流动性比较大,尤其在碎石固定层呈倾斜设置时,细小的石块很容易受重力影响发生滑动,从而影响整体碎石固定层的形状和稳定,在碎石固定层上添加定位网可以很好的将碎石固定在一个位置,减少碎石滑动的可能性。较佳的,导水管包括有分散汲水管和聚水总管,分散汲水管和聚水总管连通,分散汲水管的远离聚水总管的一端均匀的设置在碎石固定层中间位置的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散汲水管的设计可以在多方位收集从碎石固定层漏下的水,提高水分的回收速度。较佳的,防水层包括有防水主层和铺垫辅层,防水主层呈弧形设计,防水主层的中间向上凸出,防水主层的边缘固接铺垫辅层,聚水总管埋入到铺垫辅层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主层上设置有防水材料,当水流经过铺垫辅层渗透到防水主层时,由于防水主层的弧形设计,水分会流淌至地库顶板的边缘,减少防水主层的压力。较佳的,聚水总管倾斜设置,聚水总管的倾斜程度与防水主层的倾斜方向相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水总管倾斜设置会使水流受到重力影响,沿着聚水总管快速流淌至备用水箱内,提高储水组件的排水能力,增加导水管内水流的流动性。较佳的,碎石固定层包括有细石层和粗石层,粗石层位于细石层的下方,粗石层的下端与防水层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细石层的设置可以很好的限制含水层中泥土的下落,而粗石层的设置可以增加水流流动的间隙,并且粗石层中石块的尺寸大于分散汲水管的管径,让分散汲水管不容易堵塞。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地库顶板的中间凹陷的结构可以很好的将地库顶板上方产生的多余的水进行收集,从而让这些水不会扩散到周边,让周边的花草不会发生水涝;2、并且由于在地表之下设置地库,因此本身的含水层比一般的土地薄很多,水分很容易渗透至防水层的上方,通过储水组件的导出可以很好的减低了防水层的防水压力,提高了地库的使用年限;3、倾斜设置的防水层以上的碎石层等可以很好的将多余的水分进行汇聚,减少了苗木种植层中的花草发生水涝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体现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定位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体现储水组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体现防水主层外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体现装置整体的剖视图。图中,1、顶板基层;2、防水层;21、防水主层;22、铺垫辅层;3、含水土层;4、碎石固定层;41、细石层;42、粗石层;43、定位网;5、储水组件;51、导水管;511、分散汲水管;512、聚水总管;52、备用水箱;6、苗木种植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该结构通过使用BIM建模进行优化具体数据,从底端到上端依次包括有顶板基层1、防水层2、碎石固定层4、含水土层3和苗木种植层6,防水层2靠近碎石固定层4一侧呈现中间凹陷四周凸起结构,防水层2包括有防水主层21和铺垫辅层22,防水主层21呈弧形设计,防水主层21的中间向上凸出、边缘向下倾斜,防水主层21的边缘固接铺垫辅层22,铺垫辅层22的上表面呈向上倾斜设置,铺垫辅层22的上表面与碎石固定层4的底面抵接。如图1、3所示,防水层2上方设置有储水组件5,储水组件5包括有导水管51和备用水箱52,导水管51包括有分散汲水管511和聚水总管512,分散汲水管511的管径小于聚水总管512,分散汲水管511和聚水总管512连通,分散汲水管511的远离聚水总管512的一端均匀的设置在碎石固定层4中间位置的下方,同时聚水总管512贯穿铺垫辅层22,并且聚水总管512的倾斜程度与防水主层21的倾斜方向相同,聚水总管512远离分散汲水管511的一侧连通备用水箱52,备用水箱52被埋设在地下。如图1、5所示,位于防水层2上方的依次是碎石固定层4、含水土层3和苗木种植层6,上述三层与防水层2靠近碎石固定层4一侧表面的倾斜程度相同,碎石固定层4内设置有定位网43,定位网43为矩形网格结构,定位网43上方与含水土层3抵接,定位网43的下方与防水层2抵接,同时碎石固定层4分为细石层41和粗石层42,粗石层42位于细石层41的下方,粗石层42的下方抵接防水层2的上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当雨水过大的情况下,雨水首先经过苗木种植层6和含水土层3,雨水的一部分会被吸收,雨水的另一部分带着泥沙进入细石层41,水流经过细石层41流入到粗石层42内,而泥沙则受到了细石层41的阻碍,无法进入到粗石层42内,水流在粗石层42内汇聚并最终落到防水层2的表面,然后沿着倾斜的防水层2表面向中间凹陷的部分汇聚,当水流流入到防水层2的中间部分时遇到若干分散汲水管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底端到上端依次包括有顶板基层(1)、防水层(2)、碎石固定层(4)、含水土层(3)和苗木种植层(6),防水层(2)靠近碎石固定层(4)一侧呈现中间凹陷四周凸起结构,位于防水层(2)上方的碎石固定层(4)、含水土层(3)和苗木种植层(6)与防水层(2)靠近碎石固定层(4)一侧的倾斜程度相同,防水层(2)与碎石固定层(4)之间设置有引导水流排出的储水组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底端到上端依次包括有顶板基层(1)、防水层(2)、碎石固定层(4)、含水土层(3)和苗木种植层(6),防水层(2)靠近碎石固定层(4)一侧呈现中间凹陷四周凸起结构,位于防水层(2)上方的碎石固定层(4)、含水土层(3)和苗木种植层(6)与防水层(2)靠近碎石固定层(4)一侧的倾斜程度相同,防水层(2)与碎石固定层(4)之间设置有引导水流排出的储水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组件(5)包括有导水管(51)和备用水箱(52),导水管(51)的一端延伸至防水层(2)上方的中间位置,导水管(51)远离防水层(2)中间位置的一端贯通防水层(2)至备用水箱(52)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碎石固定层(4)内设置有定位网(43),定位网(43)为矩形网格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库顶板的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杏福何国文李庆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境高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