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式挡水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929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动式挡水坝,由至少一个挡水坝单元并排设置而成,挡水坝单元包括闸底板,安装在闸底板上的底部支座,安装在底部支座上的铰接轴套、挡水坝面板,液压油缸及拉杆机构;拉杆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转动片,被两个转动片所夹持的第一杠杆、第二杠杆和第三杠杆,以及两个分别连接转动片与底部支座的可调节拉杆,通过调节可调节拉杆的纵向长度,以对挡水坝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微调。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可调节纵向长度的可调节拉杆,实现了对挡水坝单元在举起时的最大角度及倒伏时的最小角度进行调整,解决了活动式挡水坝由于底部基础存在的不平整所导致在挡水坝单元侧部及底部出现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式挡水坝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活动式挡水坝。
技术介绍
活动式挡水坝是设置在河道中用于抬升水位并蓄水的一种水利设施,用以调节河道中上下游的水位、防洪灌溉及形成景观等诸多作用。活动式挡水坝通常由多个挡水坝单元并排设置而成,并在挡水坝单元的侧部及底部分别设置底部止水机构及侧部止水机构,以防止水从挡水坝单元侧部的拼接处及底部发生泄漏。在安装挡水坝单元时需要在河床或者河道中预先浇筑混凝土基础,并将闸底板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并最终安装挡水坝单元。然而,由于混凝土基础在施工时不可能形成绝对的水平面,因此并排设置的多个挡水坝单元在举起或者倒伏时无法绝对保持同步。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即使存在侧部止水机构也无法有效杜绝水从相邻的两个挡水坝单元的侧部及底部出发生泄漏,从而导致最终形成的活动式挡水坝的蓄水效果不佳。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活动式挡水坝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活动式挡水坝,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活动式挡水坝由于底部基础存在的不平整所导致的在挡水坝单元侧部及底部出现漏水的问题,以提高活动式挡水坝的蓄水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对挡水坝单元在举起时的最大角度及倒伏时的最小角度进行调整,以实现对该活动式挡水坝蓄水量的灵活调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动式挡水坝,由至少一个挡水坝单元并排设置而成,其中,所述挡水坝单元包括:闸底板,安装在闸底板上的底部支座,安装在底部支座上的铰接轴套、挡水坝面板,液压油缸及拉杆机构;所述挡水坝面板的底部设有贯穿铰轴轴套的转动轴,所述挡水坝面板随液压油缸的顶杆的伸长与缩短围绕转动轴转动以实现举起或者倒伏;所述拉杆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转动片,被两个转动片所夹持的第一杠杆、第二杠杆和第三杠杆,以及两个分别连接转动片与底部支座的可调节拉杆;所述液压油缸的顶杆的顶端与第二杠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杠杆的两端转动连接转动片与可调节拉杆,所述第三杠杆与挡水坝面板内部的肋板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可调节拉杆的纵向长度,以对挡水坝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微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杠杆、第二杠杆和第三杠杆的两端端部均与两个转动片横向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片被配置为三角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杠杆与第二杠杆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杠杆与第三杠杆之间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节拉杆包括两个具内螺纹的套筒、两端具外螺纹并与套筒螺接的拉杆以及与套筒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转动片及底部支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水坝面板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底部的转动轴,与转动轴连接的多个肋板,横向连续贯穿多个肋板的若干管状件,以及横向连续贯穿多个肋板的若干板状件,所述转动轴与肋板呈一体式连接,所述管状件及板状件与肋板均呈一体式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水坝面板在背水面设有部分收容拉杆机构并呈开放状态的若干凹陷部,每个凹陷部中设有两个纵向设置并呈条状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端通过第三杠杆转动连接肋板,所述加强板的另一端被管状件横向贯穿并与肋板呈一体式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状件内部具中空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活动式挡水坝呈举起状态时,所述板状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至+30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活动式挡水坝呈举起状态时,所述板状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可调节拉杆,并通过调节所述可调节拉杆的纵向长度,以对挡水坝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微调,从而实现了对挡水坝单元在举起时的最大角度及倒伏时的最小角度进行调整,以实现对该活动式挡水坝蓄水量的灵活调节,解决了活动式挡水坝由于底部基础存在的不平整所导致的在挡水坝单元侧部及底部出现漏水的问题,并显著提高了该活动式挡水坝的蓄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活动式挡水坝中的一个挡水坝单元隐去壳体并在举起时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出的挡水坝单元的侧视图;图3为挡水坝单元中的拉杆机构在挡水坝举起时的立体图;图4为挡水坝单元中的拉杆机构在挡水坝倒伏时的立体图;图5为装配壳体的挡水坝单元的立体图;图6为挡水坝单元隐去壳体并在倒伏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方式所示出的一种活动式挡水坝,由至少一个挡水坝单元并排设置而成。每个挡水坝单元如图5所示。为了简化表示,图5中所示出的挡水坝单元的两个侧部及转动轴2的底部均隐去了止水部件。在该活动式挡水坝安装在河道中预设的混凝土基坝上时,可通过闸底板30与基坝上预留的安装孔(未示出)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并在转动轴2的底部及挡水坝面板1的两个侧部安装止水部件。具体的,所述止水部件可配置为通过角钢限位挤压的橡胶管或者P型止水橡胶。为了适应不同面宽的河道,该挡水坝单元中并排设置的多个挡水坝单元的长度可配置为不一致,每个挡水坝单元可通过一个、两个或者数量更多的液压油缸40的顶杆444的伸长或者缩短,以驱动挡水坝面板1围绕转动轴2进行轴向枢转,以驱动挡水坝面板1做举起或者倒伏动作,以分别起到蓄水、泄洪及形成不同高度的水利景观等多种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活动式挡水坝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挡水坝单元均可独立的执行举起或者倒伏动作。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挡水坝单元包括:闸底板30,安装在闸底板30上的底部支座301,安装在底部支座301上的铰接轴套20、挡水坝面板1,液压油缸40及拉杆机构(重点参图3及图4所示)。转动轴2贯穿铰接轴套20,铰接轴套20与闸底板30的两个立板301焊接固定。转动轴2受限于铰接轴套20,并可在液压油缸40的驱动下围绕转动轴2作枢转运动。尤其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液压油缸40的顶杆444并与直接与挡水坝面板1接触,而是在液压油缸40及拉杆机构的协同驱动挡水坝面板1作举起或者倒伏的动作。闸底板30呈矩形,并在长边处设置若干通孔302。在安装闸底板30时,可通过螺栓、螺帽与基坝顶部预留的安装孔进行螺接固定,以可靠安装闸底板30。闸底板30在迎着水流的流动方向上平行设置两个立板301。立板301在背水面的尾端设置转轴411,并通过转轴411处的轴套转动连接液压油缸40,从而使得液压油缸40的顶杆444在伸长与缩短的过程中可使得液压油缸40的尾端以转轴411为转动轴进行枢转。转轴411的横向端部设置液压接头401,以通过液压接头401与输送液压油的输油管(未示出)连接,以实现向液压油缸40中输送液压油的作用。结合参照图1、图3、图4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挡水坝面板1的底部设有贯穿铰轴轴套20的转动轴2,所述挡水坝面板1随液压油缸40的顶杆444的伸长与缩短围绕转动轴2转动以实现举起或者倒伏。如图3及图4所示,该拉杆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转动片403,被两个转动片403所夹持的第一杠杆404、第二杠杆402和第三杠杆4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活动式挡水坝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挡水坝单元并排设置而成,其中,所述挡水坝单元包括:闸底板(30),安装在闸底板(30)上的底部支座(301),安装在底部支座(301)上的铰接轴套(20)、挡水坝面板(1),液压油缸(40)及拉杆机构;所述挡水坝面板(1)的底部设有贯穿铰轴轴套(20)的转动轴(2),所述挡水坝面板(1)随液压油缸(40)的顶杆(444)的伸长与缩短围绕转动轴(2)转动以实现举起或者倒伏;所述拉杆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转动片(403),被两个转动片(403)所夹持的第一杠杆(404)、第二杠杆(402)和第三杠杆(409),以及两个分别连接转动片(403)与底部支座(301)的可调节拉杆;所述液压油缸(40)的顶杆(444)的顶端与第二杠杆(4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杠杆(404)的两端转动连接转动片(403)与可调节拉杆,所述第三杠杆(409)与挡水坝面板(1)内部的肋板(6)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可调节拉杆的纵向长度,以对挡水坝面板(1)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微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挡水坝单元并排设置而成,其中,所述挡水坝单元包括:闸底板(30),安装在闸底板(30)上的底部支座(301),安装在底部支座(301)上的铰接轴套(20)、挡水坝面板(1),液压油缸(40)及拉杆机构;所述挡水坝面板(1)的底部设有贯穿铰轴轴套(20)的转动轴(2),所述挡水坝面板(1)随液压油缸(40)的顶杆(444)的伸长与缩短围绕转动轴(2)转动以实现举起或者倒伏;所述拉杆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转动片(403),被两个转动片(403)所夹持的第一杠杆(404)、第二杠杆(402)和第三杠杆(409),以及两个分别连接转动片(403)与底部支座(301)的可调节拉杆;所述液压油缸(40)的顶杆(444)的顶端与第二杠杆(4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杠杆(404)的两端转动连接转动片(403)与可调节拉杆,所述第三杠杆(409)与挡水坝面板(1)内部的肋板(6)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可调节拉杆的纵向长度,以对挡水坝面板(1)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微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404)、第二杠杆(402)和第三杠杆(409)的两端端部均与两个转动片(403)横向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片(403)被配置为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活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404)与第二杠杆(40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杠杆(402)与第三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恒川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