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下应力传感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0280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结构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水下应力传感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密封盖板和安装板,所述防护主体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防护主体内焊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防护主体内壁形成凹槽,所述隔离板之间围成放置区,所述放置区内设置有橡胶气囊,所述防护主体外侧的顶部上设置有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橡胶气囊连通,所述橡胶气囊包裹有传感器,所述注水通道一侧焊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连接有引线管,所述密封盖板上焊接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密封条卡接在凹槽内通过螺栓紧固后,通过防水胶注孔向凹槽内注满防水胶,可以消除密封盖板与防护主体之间的缝隙,提高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下应力传感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结构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下应力传感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等。随着水下结构施工工程的快速发展,为了了解水下工程结构的受力情况,通常需要安装水下应力传感器,目前的应力传感器防水能力差,传感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容易受到损坏影响监测精度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安装方便防水性能好的应力传感器的防护装置。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下应力传感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1)、密封盖板(3)和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1)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上,所述防护主体(1)内焊接有四块隔离板(4),所述隔离板(4)与防护主体(1)内壁形成凹槽(5),所述隔离板(4)之间围成放置区(15),所述放置区(15)内设置有橡胶气囊(9),所述防护主体(1)外侧的顶部上设置有注水通道(10),所述注水通道(10)的一端延伸入放置区(15)内并与所述橡胶气囊(9)连通,所述橡胶气囊(9)包裹有传感器(11),所述传感器(11)上连接有传感器导线(12),所述注水通道(10)一侧焊接有导管(7),所述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下应力传感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1)、密封盖板(3)和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1)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上,所述防护主体(1)内焊接有四块隔离板(4),所述隔离板(4)与防护主体(1)内壁形成凹槽(5),所述隔离板(4)之间围成放置区(15),所述放置区(15)内设置有橡胶气囊(9),所述防护主体(1)外侧的顶部上设置有注水通道(10),所述注水通道(10)的一端延伸入放置区(15)内并与所述橡胶气囊(9)连通,所述橡胶气囊(9)包裹有传感器(11),所述传感器(11)上连接有传感器导线(12),所述注水通道(10)一侧焊接有导管(7),所述导管(7)一端与所述放置区(15)连通,所述导管(7)远离所述放置区(15)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引线管(8),所述密封盖板(3)上焊接有密封条(14),远离所述安装板(2)的壁沿上和密封盖板(3)边缘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螺栓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下应力传感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恒川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