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假单胞菌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69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假单胞菌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挡板、凹槽、电控箱、排污口、第一进水口、抽屉槽、抽屉、第二进水口、试剂存放孔、海绵垫、温度传感器、卡条、机械锁、卡槽、盒盖、第一储水腔、蓄电池、抽屉滑轨、隔板、第二储水腔、冷风机、通风网、控制板、充电接口、PLC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盒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通过铰链与挡板连接,所述凹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一侧安装有充电接口,所述电控箱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和报警器,该检测试剂盒,便于在户外等不具备低温的环境中使用,大大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同时,也具有温度报警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假单胞菌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检测
,具体为一种荧光假单胞菌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荧光假单胞菌是原料乳中常见的主要危害嗜冷菌。在原料乳的加工生产过程中,荧光假单胞菌可能会在生产设备管道中或设备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一旦形成,将难以清除,并可能长期危害乳品的质量和安全。当前检测微生物生物膜形成的方法,如结晶紫染色法、显微镜观测法等,只能识别微生物是否具有生物膜的形成能力,但不能鉴别微生物的种类。而能够鉴别微生物的基因检测方法,只能对荧光假单胞菌进行种类识别,不能鉴别荧光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对于乳品生产来说,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的荧光假单胞菌最具有危害性,其对乳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有重要意义。在检测荧光假单胞菌时部分试剂需要事先预冷,部分试剂在不用时需要储存在冷冻环境中,即便使用时也需要保持在低温环境中。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实验室环境中通常比较容易满足,但是当在室外、生产车间等场所进行检测时,周围不具备低温环境,则检测实验无法顺利进行,同时现有的荧光假单胞菌检测试剂盒也不具有温度报警功能,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假单胞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荧光假单胞菌检测试剂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假单胞菌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挡板(2)、凹槽(3)、电控箱(4)、排污口(5)、第一进水口(6)、抽屉槽(7)、抽屉(8)、第二进水口(9)、试剂存放孔(10)、海绵垫(11)、温度传感器(12)、卡条(13)、机械锁(14)、卡槽(15)、盒盖(16)、第一储水腔(17)、蓄电池(18)、抽屉滑轨(19)、隔板(20)、第二储水腔(21)、冷风机(22)、通风网(23)、控制板(24)、充电接口(25)、PLC控制器(26)和报警器(27),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一侧通过铰链与挡板(2)连接,所述凹槽(3)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电控箱(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假单胞菌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挡板(2)、凹槽(3)、电控箱(4)、排污口(5)、第一进水口(6)、抽屉槽(7)、抽屉(8)、第二进水口(9)、试剂存放孔(10)、海绵垫(11)、温度传感器(12)、卡条(13)、机械锁(14)、卡槽(15)、盒盖(16)、第一储水腔(17)、蓄电池(18)、抽屉滑轨(19)、隔板(20)、第二储水腔(21)、冷风机(22)、通风网(23)、控制板(24)、充电接口(25)、PLC控制器(26)和报警器(27),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一侧通过铰链与挡板(2)连接,所述凹槽(3)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电控箱(4),所述电控箱(4)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24),所述控制板(24)的一侧安装有充电接口(25),所述电控箱(4)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26)和报警器(27),所述凹槽(3)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进水口(6)和排污口(5),所述盒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抽屉槽(7),所述抽屉槽(7)的对应两侧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抽屉滑轨(19),所述抽屉(8)通过抽屉滑轨(19)与抽屉槽(7)连接,所述抽屉(8)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冷风机(22),所述抽屉(8)的对应两侧内壁靠近冷风机(22)的上部通过卡扣连接有通风网(23),所述盒体(1)的底部内壁靠近抽屉滑轨(19)下部安装有蓄电池(18),所述抽屉滑轨(19)的上部通过焊接固定有隔板(20),所述隔板(20)的顶部通过粘接固定有海绵垫(11),所述海绵垫(1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试剂存放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建彬张德玺丁军
申请(专利权)人:吉尔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