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鲈养殖池以及花鲈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22481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鲈养殖池以及花鲈养殖方法,包括:浮力池,在所述浮力池中并沿所述浮力池调整方向依次排布有若干个箱位,包括第1箱位至第N箱位,每个箱位中均能够放置一个养殖箱,所述养殖箱漂浮在所述浮力池内的水中;沿所述浮力池调整方向的第一侧边设有进水系统,第二侧边设有出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淡水管道、海水管道和菌群液管道,沿第1箱位依次至第N箱位的方向上:淡水管道与海水管道共同向每个箱位对应养殖箱内供入的混合水盐度数值逐箱增大。

A pond and cultivation method of Lateolabrax japonicus japonic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鲈养殖池以及花鲈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鲈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菌群调控的花鲈养殖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微生物制剂是由一些对人类和养殖对象无致病危害并能改良水质状况,能抑制水产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制成。主要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枯草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链球菌和EM微生物菌群等。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水产养殖对象和养殖环境,很好地分解养殖生物排泄物、残饵以及浮游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同时微生物链在水质净化中通过氧化、还原、光合、同化和异化作用把有机物转变为简单的化合物,保证水质的正常功能,从而维持养殖环境生态系统中养殖生物、病原、水质间的平衡。花鲈是一种广盐性鱼类,鱼苗经淡化处理后,春季放养规格在10厘米左右的鱼种,经5个月饲养,体重可达400克~500克,亩产500千克左右,市场售价高于鳜鱼,亩效益在2000元左右。鲈鱼的咸化养殖技术如下:首先利用淡水池塘能快速生长、高产稳产的优势,投苗养成大鱼,在上市前再将产品转移到海水中养殖20天-30天,使鲈鱼的肉质变得结实、泥腐味减少,品质接近天然生长的鲈鱼,从而卖得好价钱,这就是鲈鱼的咸化养殖技术。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咸化技术针对性的进行养殖池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花鲈养殖池以及花鲈养殖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菌群调控的花鲈养殖池,包括:浮力池,在所述浮力池中并沿所述浮力池调整方向依次排布有若干个箱位,包括第1箱位至第N箱位,每个箱位中均能够放置一个养殖箱,所述养殖箱漂浮在所述浮力池内的水中;沿所述浮力池调整方向的第一侧边设有进水系统,第二侧边设有出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淡水管道、海水管道和菌群液管道,沿第1箱位依次至第N箱位的方向上:淡水管道与海水管道共同向每个箱位对应养殖箱内供入的混合水盐度数值逐箱增大。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每个养殖箱均通过各自对应的排水端口连接排水管道。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若干个混水箱,每个混水箱对应一个连通一个养殖箱。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水箱通过端口分别连接淡水管道、海水管道和菌群液管道。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沿第1箱位依次至第N箱位的方向上:菌群液管道向每个箱位对应养殖箱内供入菌群液的单位时间流量逐箱减小。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养殖箱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自衔接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养殖箱的箱壁密封隔离养殖箱内外的水。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力池两端端部各自设置一个留置箱位。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淡水管道、所述海水管道和所述菌群液管道分别通过泵连接淡水池、海水池和菌群液箱。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菌群液包括以下菌群的一种或若干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EM菌群、光合菌群。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浮力池为砖砌的水泥池,池底沿养殖箱调整方向设有导轨,养殖箱底部设置辊轮可以沿导轨移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一种花鲈养殖方法,将花鲈从初鱼到成鱼的整个时间过程分成若干个时段等份,每个时段等份对应一个成长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花鲈的不同成长阶段将花鲈分别投放到对应箱位的养殖箱内;(2)在一个成长阶段对应的时间段届满时,将符合成鱼标准对应的养殖箱内的花鲈捕捞收获,同时在养殖池内放置新的养殖箱并投放初鱼,然后将所有养殖箱整体朝向收获成鱼的养殖箱处移动一个箱位。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初鱼的生长阶段为花鲈未生长到成鱼阶段的生长阶段。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浮力池,然后在浮力池中注入水,这样浮力池中的水可以为养殖箱提供一定的浮力,使人工推移装满水的笨重养殖箱成为可能,养殖箱在浮力池中可以轻松变换位置。导轨的设置也便于移动养殖箱。(2)通过设置浮力池,且在不同的箱位一一设置养殖箱,这样可以根据花鲈不同的生长阶段转移到特定的箱位处,以保证每个生长阶段花鲈生长需要的盐度和菌群浓度。(3)通过分箱按生长阶段逐批养殖鲈鱼的方式,可以延长鲈鱼的出产时间,保证鲈鱼出产收获也是按照生长批次逐批收获,避免一次性大量收获后集中出售的弊端。(4)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七个箱位,其中两端的各一个箱位为留置箱位,中间的五个箱位分别提供鲈鱼的五个生长阶段的养殖场所,且盐度逐渐增加,而菌群浓度逐渐减小。(5)混水箱可以预先将淡水、盐水和菌群液预先混合后在转移到养殖箱内。(6)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分别位于养殖箱两端,这样混合好的水边从养殖箱一端进入,然后旧水从另一端的底部流出,流出时可以顺便带走一些残饵与粪便等杂质,这样有利于养殖箱内的水体净化。(7)浮力池可以通过其内部水温度的调整形成养殖箱的水温调节的水浴池,以便提供鲈鱼生长的最佳温度条件。(8)留置箱位可以为养殖箱的进出提供条件。鲈鱼养成后,将鲈鱼收获后,抽空养殖箱内的水,抽水时养殖箱便逐渐从浮力池中转件浮起,方便人工将空的养殖箱转移到浮力池的起始端,重新下一轮的鲈鱼养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力池;2、留置箱位;3、养殖箱;4、排水管道;5、排水端口;6、淡水管道;7、海水管道;8、菌群液管道;9、混水箱;11、第1箱位;12、第2箱位;13、第3箱位;14、第4箱位;15、第5箱位。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花鲈养殖池,包括:浮力池1,在所述浮力池1中并沿所述浮力池1调整方向依次排布有若干个箱位,包括第1箱位至第5箱位,每个箱位中均能够放置一个养殖箱3,所述养殖箱3漂浮在所述浮力池1内的水中;浮力池1为砖砌的水泥池,池底沿养殖箱3调整方向设有导轨,养殖箱3底部设置辊轮可以沿导轨移动。设置浮力池1,然后在浮力池1中注入水,这样浮力池1中的水可以为养殖箱3提供一定的浮力,使人工推移装满水的笨重养殖箱3成为可能,养殖箱3在浮力池1中可以轻松变换位置。导轨的设置也便于移动养殖箱3。沿所述浮力池1调整方向的第一侧边设有进水系统,第二侧边设有出水系统;养殖箱3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自衔接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分别位于养殖箱3两端,这样混合好的水边从养殖箱3一端进入,然后旧水从另一端的底部流出,流出时可以顺便带走一些残饵与粪便等杂质,这样有利于养殖箱3内的水体净化。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七个箱位,其中两端的各一个箱位为留置箱位2,中间的五个箱位分别提供鲈鱼的五个生长阶段的养殖场所,且盐度逐渐增加,而菌群浓度逐渐减小。通过分箱按生长阶段逐批养殖鲈鱼的方式,可以延长鲈鱼的出产时间,保证鲈鱼出产收获也是按照生长批次逐批收获,避免一次性大量收获后集中出售的弊端。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淡水管道6、海水管道7和菌群液管道8,沿第1箱位依次至第5箱位的方向上:淡水管道6与海水管道7共同向每个箱位对应养殖箱3内供入的混合水盐度数值逐箱增大。通过设置浮力池1,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花鲈养殖池以及花鲈养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鲈养殖池,包括:浮力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力池中并沿所述浮力池调整方向依次排布有若干个箱位,包括第1箱位至第N箱位,每个箱位中均能够放置一个养殖箱,所述养殖箱漂浮在所述浮力池内的水中;沿所述浮力池调整方向的第一侧边设有进水系统,第二侧边设有出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淡水管道、海水管道和菌群液管道,沿第1箱位依次至第N箱位的方向上:淡水管道与海水管道共同向每个箱位对应养殖箱内供入的混合水盐度数值逐箱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鲈养殖池,包括:浮力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力池中并沿所述浮力池调整方向依次排布有若干个箱位,包括第1箱位至第N箱位,每个箱位中均能够放置一个养殖箱,所述养殖箱漂浮在所述浮力池内的水中;沿所述浮力池调整方向的第一侧边设有进水系统,第二侧边设有出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淡水管道、海水管道和菌群液管道,沿第1箱位依次至第N箱位的方向上:淡水管道与海水管道共同向每个箱位对应养殖箱内供入的混合水盐度数值逐箱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每个养殖箱均通过各自对应的排水端口连接排水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若干个混水箱,每个混水箱对应一个连通一个养殖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箱通过端口分别连接淡水管道、海水管道和菌群液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沿第1箱位依次至第N箱位的方向上:菌群液管道向每个箱位对应养殖箱内供入菌群液的单位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国樑曹煜成胡晓娟孙志伟徐煜杨铿徐武杰苏浩昌李卓佳洪敏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