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2203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育秧方法:(1)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以下组分:取江河淤泥,家禽粪便,铁线蕨灰末,秸秆,复合肥和硫磺粉溶液,然后将江河淤泥与家禽粪便、秸秆混合搅拌均匀,堆成堆发酵10~20天;(2)打碎研磨,过筛,向过筛后所得物质中加入铁线蕨灰末和复合肥,再加入水搅拌,加入硫磺粉溶液混合,即得育苗基质;(3)倒在秧盘上,糊至秧盘中秧苗孔都被育苗基质填满,播种后用稻草覆盖秧盘保暖,3天后淋水;(4)播种后15~17天,将稻草掀开,继续培育,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育秧安全、易管理,方便操作,方法简单。

A method of raising rice seedl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raising seedling: (1)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ratio,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River silt, poultry manure, Adiantum ash, straw,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sulfur powder solution, and then the river silt and poultry manure and straw mixing, heap fermentation for 10~20 days; (2) broken sieving, grinding, sieving the mixture to join Adiantum ash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then add water and stir, add the mixture of sulfur powder solution, the substrate; (3) in seedling, seedling seedling to paste hole are intraday seedling after sowing with straw covered with the tray to keep warm, 3 days after watering; (4) 15~17 days after sowing, the straw will be opened, to continue to fost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production cost, safe seedling raising, easy management,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simpl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育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秧苗培育
,特别涉及一种育秧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现今农村种植水稻采用抛秧的方式居多,抛秧因没有插秧手动将秧苗根部陷入泥土中,因此,秧苗成活率或者发苗效果没有插秧的好,因此,需要在前期多进行护理,增加了人工和种植成本。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提高秧苗成活率的育秧方法。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一种育秧的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因采用抛秧方式种植水稻过程中,前期需要维护的成本,旨在得到一种秧苗健壮、抛秧后成活率高的育秧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育秧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以下组分:取泥质粘稠、灰黑色的江河淤泥100~200份,家禽粪便60~90份,铁线蕨灰末30~50份,秸秆10~20份,复合肥2~12份和硫磺粉溶液3~8份,然后将江河淤泥与家禽粪便、秸秆混合搅拌均匀,堆成堆发酵10~20天;其中,所述的硫磺粉溶液采用质量浓度为2~3%的洗衣粉溶液浸泡至完全溶解形成含硫磺质量浓度为35~45%的硫磺粉溶液;(2)将步骤(1)中发酵后所得发酵物料打碎研磨,过50~80目筛,然后向过筛后所得物质中加入铁线蕨灰末和复合肥,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10~15分钟,最后加入硫磺粉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得育苗基质;(3)将步骤(2)所得育苗基质倒在秧盘上,糊至秧盘中秧苗孔都被育苗基质填满,然后立刻将发芽2~3天的谷种均匀的洒在秧盘托上,轻轻的将谷种磨至秧苗孔的育苗基质下,避免谷种暴露在空气中,播种后用稻草覆盖秧盘保暖,3天后淋水;(4)播种后15~17天,将稻草掀开,继续培育5~15天,培育期间每周淋水3~5次,即得。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江河淤泥含水量为25~35%。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家禽粪便为鸡粪、鸭粪、牛粪、羊粪或者猪粪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秸秆为玉米秸秆、稻草秸秆、高粱秸秆中的一种。优选的是,步骤(2)中加入的水量为形成混合物含水量为50~58%即可。优选的是,步骤(3)中每亩育11~13个秧盘,每亩谷种播种量为12~15斤。优选的是,步骤(3)中用稻草覆盖秧盘保暖,覆盖厚度为5~7厘米,3天后淋第一次水,之后根据天气情况每周淋1~3次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育秧方法是以铁线阙、江河淤泥和秸秆为原料,具有环保、无污染、节约资源等优点;培育所得秧苗根系发达,可使抛秧后秧苗成活率高,长势整齐一致;同时,本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育秧安全、易管理,方便操作,方法简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秧盘为市售所得规格为434孔的PVC秧盘;实施例中采用的硫磺粉,洗衣粉皆为市售所得。实施例1一种育秧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以K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取泥质粘稠、灰黑色的含水量为25%的江河淤泥100Kg,鸡粪和鸭粪各30Kg,铁线蕨灰末30Kg,玉米秸秆10Kg,复合肥2Kg和硫磺粉溶液3Kg,然后将江河淤泥与家禽粪便、秸秆混合搅拌均匀,堆成堆发酵10~20天;其中,硫磺粉溶液采用质量浓度为2~3%的立白洗衣粉溶液浸泡至完全溶解形成含硫磺质量浓度为35%的硫磺粉溶液;(2)将步骤(1)中发酵后所得发酵物料打碎研磨,过50目筛,然后向过筛后所得物质中加入铁线蕨灰末和复合肥,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10分钟,加入的水量为形成混合物含水量为50%,最后加入硫磺粉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得育苗基质;(3)将步骤(2)所得育苗基质倒在规格为434孔的PVC秧盘上,糊至秧盘中秧苗孔都被育苗基质填满,然后立刻将发芽2~3天的谷种均匀的洒在秧盘托上,然后轻轻的将谷种磨至秧苗孔的育苗基质下,避免谷种暴露在空气中,每亩育11个秧盘,每亩谷种播种量为12斤,播种后用稻草覆盖秧盘保暖,覆盖厚度为5~7厘米,3天后淋第一次水,之后每周淋1次水;(4)播种后15天,将稻草掀开,继续培育10天,培育期间每周淋水3~5次,即得。实施例2一种育秧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以K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取泥质粘稠、灰黑色的含水量为35%的江河淤泥200Kg,牛粪、羊粪和猪粪各30Kg,铁线蕨灰末50Kg,稻草秸秆20Kg,复合肥12Kg和硫磺粉溶液8Kg,然后将江河淤泥与家禽粪便、秸秆混合搅拌均匀,堆成堆发酵20天;其中,硫磺粉溶液采用质量浓度为2~3%的雕牌洗衣粉溶液浸泡至完全溶解形成含硫磺质量浓度为45%的硫磺粉溶液;(2)将步骤(1)中发酵后所得发酵物料打碎研磨,过80目筛,然后向过筛后所得物质中加入铁线蕨灰末和复合肥,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15分钟,加入的水量为形成混合物含水量为58%,最后加入硫磺粉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得育苗基质;(3)将步骤(2)所得育苗基质倒在规格为434孔的PVC秧盘上,糊至秧盘中秧苗孔都被育苗基质填满,然后立刻将发芽2~3天的谷种均匀的洒在秧盘托上,然后轻轻的将谷种磨至秧苗孔的育苗基质下,避免谷种暴露在空气中,每亩育13个秧盘,每亩谷种播种量为15斤,播种后用稻草覆盖秧盘保暖,覆盖厚度为5~7厘米,3天后淋第一次水,之后根据天气情况每周淋3次水;(4)播种后17天,将稻草掀开,继续培育5天,培育期间每周淋水3~5次,即得。实施例3一种育秧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以K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取泥质粘稠、灰黑色的含水量为30%的江河淤泥150Kg,鸡粪、鸭粪和猪粪各25Kg,铁线蕨灰末40Kg,高粱秸秆15Kg,复合肥10Kg和硫磺粉溶液5Kg,然后将江河淤泥与家禽粪便、秸秆混合搅拌均匀,堆成堆发酵15天;其中,硫磺粉溶液采用质量浓度为2~3%的立白洗衣粉溶液浸泡至完全溶解形成含硫磺质量浓度为40%的硫磺粉溶液;(2)将步骤(1)中发酵后所得发酵物料打碎研磨,过65目筛,然后向过筛后所得物质中加入铁线蕨灰末和复合肥,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13分钟,加入的水量为形成混合物含水量为54%,最后加入硫磺粉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得育苗基质;(3)将步骤(2)所得育苗基质倒在规格为434孔的PVC秧盘上,糊至秧盘中秧苗孔都被育苗基质填满,然后立刻将发芽2~3天的谷种均匀的洒在秧盘托上,然后轻轻的将谷种磨至秧苗孔的育苗基质下,避免谷种暴露在空气中,每亩育12个秧盘,每亩谷种播种量为12斤,播种后用稻草覆盖秧盘保暖,覆盖厚度为5~7厘米,3天后淋第一次水,之后根据天气情况每周淋2次水;(4)播种后16天,将稻草掀开,继续培育15天,培育期间每周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以下组分:取江河淤泥100~200份,家禽粪便60~90份,铁线蕨灰末30~50份,秸秆10~20份,复合肥2~12份和硫磺粉溶液3~8份,然后将江河淤泥与家禽粪便、秸秆混合搅拌均匀,堆成堆发酵10~20天;(2)将步骤(1)中发酵后所得发酵物料打碎研磨,过50~80目筛,然后向过筛后所得物质中加入铁线蕨灰末和复合肥,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10~15分钟,最后加入硫磺粉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得育苗基质;(3)将步骤(2)所得育苗基质倒在秧盘上,糊至秧盘中秧苗孔都被育苗基质填满,然后将发芽的谷种均匀的洒在秧盘托上,将谷种磨至秧苗孔的育苗基质下,播种后用稻草覆盖秧盘保暖,3天后淋水;(4)播种后15~17天,将稻草掀开,继续培育5~15天,培育期间每周淋水3~5次,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以下组分:取江河淤泥100~200份,家禽粪便60~90份,铁线蕨灰末30~50份,秸秆10~20份,复合肥2~12份和硫磺粉溶液3~8份,然后将江河淤泥与家禽粪便、秸秆混合搅拌均匀,堆成堆发酵10~20天;(2)将步骤(1)中发酵后所得发酵物料打碎研磨,过50~80目筛,然后向过筛后所得物质中加入铁线蕨灰末和复合肥,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水搅拌10~15分钟,最后加入硫磺粉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得育苗基质;(3)将步骤(2)所得育苗基质倒在秧盘上,糊至秧盘中秧苗孔都被育苗基质填满,然后将发芽的谷种均匀的洒在秧盘托上,将谷种磨至秧苗孔的育苗基质下,播种后用稻草覆盖秧盘保暖,3天后淋水;(4)播种后15~17天,将稻草掀开,继续培育5~15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