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requency selection metho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the method includes determining a first frequency band set, among them, the first band set includes at least a first frequency network side equipment support, the first band contains at least one uplink frequency range and at least one downlink frequency range the first broadcast band; set, so that the terminal according to the first frequency set by the network side device supports the first working band contains at least one uplink frequency range and the at least one lower frequency range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频率选择方法、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率选择方法、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3G和4G网络中,系统的上行覆盖相比于下行覆盖的覆盖能力较差,从而影响上行数据的传输,而在5G网络中,两者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因此,需要考虑将高低频段搭配使用,即在高频段自身上行覆盖受限时,使用低频段的上行频率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其中,高频段可以包括28GHz、3.5GHz等频率,用于提供容量,低频段可以包括900MHz等频率,用于提供覆盖。现在,高低频段搭配一般包括两种实现方式,一种实现方式是采用载波聚合方式;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双连接方式,即终端分别与主服务网络侧设备和从服务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实现方式,都需要为终端配置主服务网络侧设备和从服务网络侧设备,且配置时间都需要20ms-50ms,配置时延较长,从而造成数据传输的时延较长,而对于OTT业务、车联网或者物联网等相关的突发性的小包业务,对数据传输的时延要求较高,因此,较长的数据传输时延无法满足这些业务对数据传输时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频率选择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频率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频段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段集合包括网络侧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作频段,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包含至少一个上行频率范围和至少一个下行频率范围;广播所述第一频段集合,以便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频段集合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的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频率范围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频率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频率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频段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段集合包括网络侧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作频段,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包含至少一个上行频率范围和至少一个下行频率范围;广播所述第一频段集合,以便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频段集合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的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频率范围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频率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集合包括第一频段标识和第二频段标识,所述第一频段标识指示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所述第二频段标识指示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的下行频率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第一频段集合包括:在所述第一频段集合内确定目标下行频率范围;在所述目标下行频率范围上广播所述第一频段集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下行频率范围是由网管系统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频段集合内各下行频率范围上的载波的网络覆盖能力配置的;和/或,所述目标下行频率范围是由所述网管系统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频段集合内各下行频率范围上的载波的负载状态配置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广播第一频段集合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或者由所述终端确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一上行载波由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时,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上行频率范围中确定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广播上行频段指示消息,所述上行频段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者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频段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一上行载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终端发送的终端频段指示信息,所述终端频段指示信息包括第二频段集合,所述第二频段集合包括所述终端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二工作频段,所述第二工作频段包含至少一个上行频率范围和至少一个下行频率范围;根据所述第一频段集合和所述第二频段集合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中确定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二上行载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频段指示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的终端频段指示信息;或者从网管设备获取所述终端频段指示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中确定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二上行载波包括:接收所述终端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对应的功率等级,所述功率等级表示所述终端在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上的最大发射功率;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下行频率范围上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接收功率;根据所述功率等级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对应的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其中,所述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表示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对应的上行覆盖范围;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功率和所述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二上行载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下行频率范围上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接收功率包括:从所述随机接入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或者,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第一接收功率。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功率和所述上行覆盖接收功率门限值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二上行载波包括:在所述第一接收功率大于所述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中的第一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覆盖接收功率门限值对应的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二上行载波。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覆盖接收功率门限值对应的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包括:在所述第一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的数量为多个时,确定门限功率最高的第一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对应的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二上行载波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二上行载波的接收质量确定是否为所述终端选择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在确定为所述终端选择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时,确定候选上行频率范围;其中,所述候选频率范围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中除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外的其他上行频率范围;根据所述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和所述第一接收功率在所述候选上行频率范围中确定所述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为所述终端选择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包括: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二上行载波上传输数据的误码率或误块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确定为所述终端选择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为所述终端选择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包括: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第二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确定为所述终端选择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为所述终端选择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包括:在所述第一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二上行载波选择对应的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时,确定为所述终端选择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和所述第一接收功率在所述候选上行频率范围中确定所述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包括:在所述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中确定所述候选上行频率范围对应的候选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在所述第一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候选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中的第二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时,确定所述第二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对应的候选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上行覆盖接收功率门限值的数量为多个时,确定最高的第二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对应的上行频率范围为所述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19.根据权利要求9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功率等级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对应的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包括: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目标下行频段发送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第一发射功率,以及所述终端在每个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上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的最低接收功率;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每个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的上行路径损耗值和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目标下行频率范围的下行路径损耗值之间的损耗差值,其中,所述上行路径损耗值和所述下行路径损耗值为所述终端在相同地理位置处得到的路径损耗值;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功率、所述最低接收功率、所述损耗差值以及所述功率等级通过以下公式得到每个网络侧设备和终端均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对应的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RSRPthres=Ptx_1+PLdelta+PRX_i-PUL_i其中,RSRPthres为第i个上行频率范围对应的上行覆盖接收门限功率,Ptx_1为所述第一发射功率,PLdelta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第i个上行频率范围的上行路径损耗值和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目标下行频段的下行路径损耗值之间的损耗差值,PRX_i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和所述终端均支持的第i个上行频率范围上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的最低接收功率,PUL_i为所述第i个上行频率范围的功率等级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20.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广播的第一频段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段集合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作频段,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包括至少一个上行频率范围和至少一个下行频率范围;根据所述第一频段集合和第二频段集合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其中,所述第二频段集合包括所述终端支持的至少一个第二工作频段,所述第二工作频段包含至少一个上行频率范围和至少一个下行频率范围。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广播的上行频段指示消息包括: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目标下行频率范围上广播的第一频段指示消息。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下行频率范围是由网管系统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频段集合内各下行频率范围上的载波的网络覆盖能力配置的;和/或,所述目标下行频率范围是由所述网管系统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频段集合内各下行频率范围上的载波的负载状态配置的。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频段集合和第二频段集合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是否可以接入包括: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与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是否存在相同的工作频段;在确定存在相同的工作频段时,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接入;在确定不存在相同的工作频段时,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不可接入。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与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是否存在相同的工作频段包括:在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的第一工作频段与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二工作频段中存在相同的上行频率范围和相同的下行频率范围时,确定存在相同的工作频段。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接入所述网络侧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一上行载波,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或者由所述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时,所述确定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一上行载波包括: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广播的上行频段指示消息,所述上行频段指示消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一上行载波;根据所述上行频段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一上行载波。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是由所述终端确定时,所述确定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一上行载波包括:获取所述终端支持的第二频段集合;获取在所述目标下行频率范围上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或下行同步信号的第一接收功率;根据所述第二频段集合和所述第一接收功率从所述第一频段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一上行载波。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一上行载波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频段指示信息和功率等级,所述终端频段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频段集合,所述功率等级表示所述终端在支持的上行频率范围上的最大发射功率。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率范围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频段指示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所述第三上行载波对应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三上行频率范围或第三上行载波上发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庆,江海涛,王振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