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160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1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内并用以承载多个光学元件,包括一底板、一基座、一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及一偏压组件。前述底板与电子装置的一壳件相互固定,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分别用以承载一光学元件并设置于基座上。前述偏压组件连接底板与基座,并带动基座与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相对于底板移动。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which is arranged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s used for carrying a plurality of optical elements,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 base, a first bearing part, a second bearing part and a bias component. The front plate is fixed to one shell part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part are respectively used to carry an optical element and set on the base. The partial pressure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o the base plate and the base, and the base and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parts are moved relative to the bottom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偏压组件使光学元件移动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都配有镜头模块而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当使用者使用配有镜头模块的电子装置时,可能会有晃动的情形发生,进而使得镜头模块所拍摄的影像产生模糊。然而,人们对于影像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高,故镜头模块的防震功能亦日趋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内并用以驱动多个光学元件。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底板、一基座、一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一偏压组件。前述底板具有一中心轴并与电子装置的一壳件相互固定,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分别用以承载一光学元件并设置于基座上。前述偏压组件连接底板与基座,并带动基座与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相对于底板移动,以达成光学对焦或光学晃动补偿的功能。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偏压组件具有记忆合金材质。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一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该基座之上,且第一电磁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承载件相对于基座移动。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电磁驱动组件包含一第一线圈与一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线圈设置于第一承载件上,第一磁性元件对应第一线圈,且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之间未设有第一磁性元件。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之间形成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第一磁性元件的厚度。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第二电磁驱动组件仅设置在第一承载件之间。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偏压组件包含一第一偏压元件与一第二偏压元件,且基座包含一第一子基座与一第二子基座,第一偏压元件和第二偏压元件分别连接第一子基座和第二子基座。于一实施例中,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偏压元件和第二偏压元件,且位于此侧上的这些偏压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且其长轴互相平行。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电磁驱动组件,且第一子基座和第二子基座具有大致矩形结构的外型,其中第一电磁驱动组件与第一子基座电性连接于第一子基座的角落的一第一电性连接处,第二电磁驱动组件与第二基座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基座的角落的一第二电性连接处。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电性连接处和第二电性连接处,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处的连线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处的连线大致平行。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外框,其中该第一承载件设置于该外框内。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弹性元件,连接该基座与该底板,且偏压组件连接弹性元件与底板。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弹性元件具有一L字形的弦臂与一凸出部,弦臂连接底板,且凸出部连接基座。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底板具有一矩形结构并具有一固定部,且弹性元件具有一连接部,固定部与连接部位于底板的同一侧,且偏压组件连接凸出部与连接部。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偏压组件具有多个偏压元件,分别设置于底板的多个侧边并围绕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板件,设置于该底板,且该板件具有铝材质。于一实施例中,当前述偏压组件形变时带动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与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一起相对于底板移动。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共用磁性元件,设置于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表示图1中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其中外框51、52省略)。图3为表示图2中的底板、弹性元件、偏压组件与基座的示意图。图4为表示图3中的底板、弹性元件与偏压组件的俯视图。图5为表示偏压组件产生形变以带动第一承载件沿方向D1平移的示意图。图6为表示偏压组件产生形变以带动第二承载件沿方向R1旋转的示意图。图7为表示图2中的活动部P的示意图。图8为表示图7中的活动部P组合后并沿线段A-A的剖面图。图9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10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2、3~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底板;11~固定部;20~基座;21、22~子基座(第一子基座和第二子基座);31~第一承载件;32~第二承载件;50、51、52~外框;A-A~线段;C1~第一线圈;C2~第二线圈;D1~移动方向;E~弹性元件;E11~连接部;E12~弦臂;E13~凸出部;MC1~第一电磁驱动组件;MC2~第二电磁驱动组件;M1~第一磁性元件;M2~第二磁性元件;M3~共用磁性元件;N~对角线;O1、O2~光轴;P~活动部;Q~中心轴;R1~旋转方向;SB~下簧片;ST、ST’~上簧片;W~偏压组件;W1~第一偏压元件;W2~第二偏压元件;W3~第三偏压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然而,可轻易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专利技术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局限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一般技艺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示意图,图2则表示图1中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爆炸图。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例如可设置于一相机、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装置的内部,并可用以承载多个光学元件(例如光学镜头(opticallens),未图示),且可使多个所述光学元件相对于电子装置内的一感光元件(未图示)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Auto-Focusing,AF)或光学防手震(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OIS)的目的,由此提升影像品质。于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可用以承载双光学元件。如图1及图2所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主要包括一活动部P、一底板10、一偏压组件W以及两个弹性元件E,其中活动部P包含一基座20、一第一承载件31、一第二承载件32、一偏压组件W、一第一电磁驱动组件MC1、一第二电磁驱动组件MC2以及两个外框51、52。前述底板10与电子装置的壳件相互固定,基座20包含两个子基座21、22,并通过偏压组件W与弹性元件E以连接底板10。前述第一承载件31、第一电磁驱动组件MC1与第二承载件32、第二电磁驱动组件MC2两两分别设置于基座20的子基座21、22上。前述第一承载件31和第二承载件32通过其容纳空间以承载各一个光学元件(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未图示),且电子装置中的一感光元件(未图示)用来接收自外界且穿过多个所述光学元件的光线,以获取影像。底板10具有一中心轴Q,当多个所述光学元件在一初始位置时,中心轴Q平行于光学元件的光轴O1、O2。外框51、52则设置在基座20上并围绕第一承载件31和第二承载件32以对其作保护。以下将先说明底板10与活动部P的基座20的连接关系。图3为表示基座10与底板20连接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前述底板10可为一印刷电路板(printcircuitboard),设置于基座20下方,且多个弹性元件E设置于底板10上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内并用以承载多个光学元件,包括:一活动部,包含:一第一承载件,用以承载一第一光学元件;一第二承载件,用以承载一第二光学元件;以及一基座,其中该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设置于该基座上;一底板,具有大致长方形结构并与该电子装置的一壳件相互固定,且具有一中心轴;以及一偏压组件,连接该基座与该底板,用以带动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底板在大致垂直该中心轴的平面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27 TW 106125254;2016.09.12 US 62/393,471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内并用以承载多个光学元件,包括:一活动部,包含:一第一承载件,用以承载一第一光学元件;一第二承载件,用以承载一第二光学元件;以及一基座,其中该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设置于该基座上;一底板,具有大致长方形结构并与该电子装置的一壳件相互固定,且具有一中心轴;以及一偏压组件,连接该基座与该底板,用以带动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底板在大致垂直该中心轴的平面上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偏压组件具有记忆合金材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一电磁驱动组件,设置于该基座之上,且该第一电磁驱动组件驱动该第一承载件相对于该基座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第一电磁驱动组件包含一第一线圈与一第一磁性元件,该第一线圈设置于该第一承载件上,该第一磁性元件对应该第一线圈,且该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之间未设有该第一磁性元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之间形成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该第一磁性元件的厚度。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第一电磁驱动组件仅设置在该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之间。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偏压组件包含一第一偏压元件与一第二偏压元件,且该基座包含一第一子基座与一第二子基座,其中该第一偏压元件和第二偏压元件分别连接该第一子基座和第二子基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该第一偏压元件和第二偏压元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富源郭侲圻宋欣忠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