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基座、发光装置、移动体用照明装置以及移动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1441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基座、发光装置、移动体用照明装置以及移动体。安装基座被使用于车辆中,用于安装发光部。另外,具备金属层和层叠于金属层上的绝缘层。另外,在绝缘层形成主面和散热口,该主面面向车辆的行进方向,在该散热口中设置用于将发光部与金属层接合的焊料。而且,以将多个主面进行排列的方式形成台阶部。

Mounting base,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for mobile body, and mobile bod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stallation base,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 lighting device for a mobile body, and a moving body. The mounting base is used in the vehicle to install the luminous part. In addition, there is a metal layer and an insulating layer stacked on the metal layer. Besides, the main surface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port are formed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The main surface is oriented to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and the solder is used to connect the luminous part to the metal layer in the heat dissipation port. Furthermore, the steps are formed in a manner that arranges the multiple main surfa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基座、发光装置、移动体用照明装置以及移动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基座、使用了安装基座的发光装置、使用了安装基座的移动体用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安装基座的移动体。
技术介绍
以往,公开了一种具备台阶状的台阶状基座以及安装于台阶状基座上的发光二极管的使用于车辆中的安装基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安装基座中,通过对车辆的尾灯使用台阶状基座,能够使发光二极管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实现尾灯形状的多样化。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053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为了能够使用于复杂的移动体中,期望保持移动体的设计的自由度并想要使光源因发光所产生的热高效地散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持移动体的设计的自由度且能够使光源的热高效地散出的安装基座、发光装置、移动体用照明装置以及移动体。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被使用于移动体中,用于安装发光部,该安装基座具备:金属层;以及绝缘层,其层叠于所述金属层上,其中,在所述绝缘层形成主面和散热口,该主面面向所述移动体的行进方向,在该散热口中设置用于将所述发光部与所述金属层接合的接合构件,在该安装基座中以将多个所述主面进行排列的方式形成台阶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保持移动体的设计的自由度,并且能够使光源的热高效地散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的立体图。图2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的前大灯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的(b)是表示变形例中的移动体的前大灯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的(c)是表示变形例中的移动体的前大灯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的前大灯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光用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安装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上的发光部的立体图。图6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光用的安装基座和所安装的发光部的立体图。图6的(b)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光用的安装基座和所安装的发光部的主视图。图6的(c)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光用的安装基座和所安装的发光部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和所安装的发光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8的(a)是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部的前表面侧得到的立体图。图8的(b)是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部的后表面侧得到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和所安装的发光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0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近光用的安装基座和所安装的发光部的立体图。图10的(b)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近光用的安装基座和所安装的发光部的侧视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和所安装的发光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200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3的(a)是表示安装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上的发光部的立体图。图13的(b)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和所安装的发光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因而,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例,并非旨在限定本专利技术。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之中在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大致**”的记载,列举“大致相同”的例子进行说明,“大致相同”当然包含完全相同,还意图包含被认为实质相同的情况。另外,“**附近”的记载也相同。此外,各图是示意图,都不是严格地进行图示的图。另外,在各图中,对实质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发光装置、移动体用照明装置以及移动体。[结构]首先,使用图1~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200、在安装基座200安装有发光部50而得到的发光装置11、12、使用了安装基座200的前大灯103以及使用了安装基座200的移动体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的立体图。图2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的前大灯103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的前大灯103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光用的发光装置11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200上的发光部50的立体图。图6的(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光用的安装基座200和所安装的发光部50的立体图。图6的(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光用的安装基座200和所安装的发光部50的主视图。图6的(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远光用的安装基座200和所安装的发光部50的侧视图。图7和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基座200和所安装的发光部5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8的(a)是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部50的前表面侧得到的立体图。图8的(b)是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部50的后表面侧得到的立体图。此外,图3是图2的(a)的A-A线处的截面。另外,在图6的安装基座200中,省略了配线部220、螺纹孔291、连结部270等的图示。另外,在图10的安装基座300中也如安装基座200那样省略了配线部220、螺纹孔291、连结部270等的图示。并且,图7是图5的B-B线处的剖视图,更具体地说,是发光部50中图8的(a)所示的D-D线处的剖视图。图9是图5的C-C线处的剖视图。在图1中,将移动体的前大灯103侧规定为前方向、将其相反侧规定为后方向,将右侧的前大灯103侧规定为右方向、将其相反侧规定为左方向,将车辆100的车轮102侧规定为下方向、将其相反侧规定为上方向,来表示前后、左右以及上下各方向。而且,使图1所示的各方向都与图2以后所示的各方向对应地表示。此外,在图1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不限定于此。在以后的图中也相同。如图1所示,车辆100(移动体的一例)具备车身101、4个车轮102以及使用了安装基座200的前大灯103(移动体用照明装置的一例)。移动体例如是车辆、电车、飞机、船舶等。在车身101设置4个车轮102和多个前大灯103。在车身101的前方侧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的两个前大灯103设置为照射车辆100的行进方向的对象物。行进方向的一例例如是前方向。对象物是道路、墙壁、人等。将一个前大灯103设置为与另一个前大灯103呈左右对称。如图2的(a)和图3所示,一个前大灯103具有外壳110、前面透镜112、反射器113、近光用的发光装置12以及两个远光用的发光装置11。在此,主要说明远光用的发光装置11。外壳110形成为使前表面开口的碗状,外壳110的前表面开口端经由密封构件而与前面透镜112结合。前面透镜112是使前大灯103发出的光透过并对向外部射出的光进行配光控制的透镜。在外壳110的后端设置有插入口110a,所安装的发光装置11被插入在插入口110a中。此外,发光装置12也同样地被插入于插入口110a。反射器113是对发光装置11、12发出的光进行配光控制以使其向行进方向照射的反射镜。反射器113被支承于外壳110,也能够在上下方向调整发光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装基座、发光装置、移动体用照明装置以及移动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基座,被使用于移动体中,用于安装发光部,该安装基座具备:金属层;以及绝缘层,其层叠于所述金属层上,其中,在所述绝缘层形成主面和散热口,该主面面向所述移动体的行进方向,在该散热口中设置用于将所述发光部与所述金属层接合的接合构件,在该安装基座中以将多个所述主面进行排列的方式形成台阶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13 JP 2016-1789401.一种安装基座,被使用于移动体中,用于安装发光部,该安装基座具备:金属层;以及绝缘层,其层叠于所述金属层上,其中,在所述绝缘层形成主面和散热口,该主面面向所述移动体的行进方向,在该散热口中设置用于将所述发光部与所述金属层接合的接合构件,在该安装基座中以将多个所述主面进行排列的方式形成台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线部,该配线部形成有供电面,该供电面用于在与所述发光部的光轴方向相反的一侧对所述发光部进行供电,所述供电面相对于所述散热口被配置在大致铅直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在从正面观察所述主面的情况下,随着去向所述行进方向,而所述主面与同所述行进方向大致正交的平面接近于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还设置凹部或凸部,该凹部或凸部形成在所述发光部的周围,所述主面具有:第一平面,其用于安装所述发光部,该第一平面除一部分以外被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包围;以及所述第一平面以外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配线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用于卡合镜筒,该凹部具有随着从开口去向底部侧而使所述开口逐渐变窄的倾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具有随着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宅贵大中野智之笠野真弘松田孝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