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苏娟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1047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门锁,包括执手、内锁具面板以及外锁具面板,内锁具面板上开设有供螺钉穿设的安装孔,执手包括内执手与外执手,内执手包括内执手柄、内基座以及连接内基座与内执手柄的内卷簧,外执手包括外执手柄、外基座以及连接外基座与外执手柄的外卷簧,内锁具面板上开设有供内执手柄穿设并使内基座不露出于内锁具面板外侧面的第一通孔,外锁具面板上开设有供外执手柄穿设并使外基座不露出于外锁具面板外侧面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使得门锁能适应在门体左右两侧位置的安装,提升门锁的实用性。

A multi-function door lo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door lock,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 lock panel and the outer panel of the lock in the lock panel, a moun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crew penetrating the handle comprises an inner handle and the outer handle, the internal handle comprises an inner holding handle and the inner bas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base and the inner lever handle inner spring the outer handle, including holding handle, outside the base and connected outside the base and the outer lever handle outside the coil, inside the lock is arranged on the panel for holding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penetrated and the handle seat is not expos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panel of the lock, the lock is arranged on the panel for holding the handle is penetrated and the outer base being exposed outside the outer side of the lock panel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s of the same sha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the door lock can be adapted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door body, and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door lock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门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门锁。
技术介绍
随着安防行业的不断发展,门锁行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锁,有电子锁和防盗锁等,这些锁能够起到很好的安防作用,在固定安装门锁装置的时候,面板通过螺栓与门体连接,能够起到固定面板的作用,在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螺栓穿过安装孔,从而能够起到螺栓与面板的连接,在拆卸的时候,只需要拆卸螺栓就能够将门锁上的面板拆卸下来。公告号为CN2049410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门锁,它包括门锁本体,所述门锁本体包括门锁把手与面板,所述门锁把手安装在面板上,所述门锁把手包括握持部与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握持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固定销,所述面板上设有供门锁把手安装的安装孔,所述旋转轴与面板之间设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复位卷簧、限位片和档板,所述档板与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卷簧的两端分别与旋转轴以及档板连接,所述档板上设有与限位片配合的挡块,所述限位片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面板上固定有若干螺柱。上述专利中在面板上固定设置有挡板、旋转轴与握持部之间固定连接,旋转轴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挡板之间通过复位卷簧连接,通过复位卷簧使得握持部能在面板上沿单侧方向实现角度为60度的转动及复位。而一个完整的门锁主要包括内执手、外执手、内锁具面板、外锁具面板等部件,内锁具面板上设有供螺钉穿设的安装孔,螺钉穿过安装孔与外锁具面板螺纹连接,从而用于实现内锁具面板与外锁具面板之间的固定。而市面上对于门锁的安装位置各有不同,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可分别将门锁安装于门体的左侧或右侧,由于复位扭簧的设置限定了执手的转动方向,并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将内锁具面板安装在门体的外侧,从而导致门锁的安装位置不同则需要生产不同转动方向的执手,从而使得现有技术中的门锁不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门锁,该多功能门锁在不需要改变执手转动方向的前提下,能实现在门体两侧的安装,从而提升了该多功能门锁的实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门锁,包括执手、内锁具面板以及外锁具面板,所述内锁具面板上开设有供螺钉穿设的安装孔,所述执手包括内执手与外执手,所述内执手包括内执手柄、将内执手柄固定于门体的内基座以及连接内基座与内执手柄并用于驱动内执手柄实现单向转动与复位的内卷簧,所述外执手包括外执手柄、将外执手柄固定于门体的外基座以及连接外基座与外执手柄并用于驱动外执手柄实现单向转动与复位的外卷簧,所述内锁具面板上开设有供内执手柄穿设并使内基座不露出于内锁具面板外侧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外锁具面板上开设有供外执手柄穿设并使外基座不露出于外锁具面板外侧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形状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门锁安装于门体的左侧位置时,内基座通过螺钉用于实现内执手柄在门体上的固定、外基座通过螺钉用于实现外执手柄在门体上的固定;将位于内锁具面板上的第一通孔穿过内执手柄并罩设在内基座上,用于实现外界与固定内基座螺钉之间的阻隔,将位于外锁具面板上的第二通孔穿过外执手柄并罩设在外基座上,用于实现外界与固定外基座螺钉之间的阻隔,再通过螺钉穿过位于内锁具面板上的安装孔并和外锁具面板之间螺纹连接的方式,用于实现内锁具面板与外锁具面板之间的固定。当将门锁安装于门体的右侧位置时,将内锁具面板与外锁具面板通过平移的方式,从左侧滑移至右侧并使内锁具面板还是位于门体的内侧;通过将原先安装于内锁具面板上的内基座安装到外锁具面板上、安装于外锁具面板上的外基座安装到内锁具面板上,通过实现内基座与外基座之间的对调,使得门锁在不需要改变执手转动方向的前提下,能实现在门体两侧上的安装,从而提升了门锁的实用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基座朝向内执手柄的一面设有延伸进第一通孔且用于限制内基座沿内执手柄的转动方向实现往复转动的第一凸出部,所述外基座朝向外执手柄的一面设有延伸进第二通孔且用于限制外基座沿外执手柄的转动方向实现往复转动的第二凸出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基座固定于门体、并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凸出部之间的配合;外基座固定与门体、并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二凸出部之间的配合,再在内锁具面板配合外锁具面板的作用下实现在门体上固定,使得门锁能实现在门体上的更好固定,从而提升门体与门锁之间的结构强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锁具面板的内侧壁设有抵触内基座的周边且用于限制内基座沿内执手柄的转动方向实现往复转动的第一框体,所述外锁具面板的内侧壁设有抵触外基座的周边且用于限制外基座沿外执手柄的转动方向实现往复转动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形状与第二框体的形状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基座与第一框体之间的配合,使得内基座能实现在内锁具面板上的更好固定;外基座与第二框体之间的配合,使得外基座能实现在外锁具面板上的更好固定,从而用于提升门锁的结构强度。并将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形状设置为相同,保证了内执手与外执手之间的对调。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锁具面板的内侧面深度与内基座的厚度相适配,所述外锁具面板的内侧面深度与外基座的厚度相适配,所述内基座的厚度等于外基座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种设置使得内锁具面板与门体之间、外锁具面板与门体之间能实现更好贴合,保证了外锁具面板与内锁具面板之间的压合力。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基座朝向内执手柄的一面向内凹陷有供螺钉头部容置并使内基座朝向内执手柄的一面能抵触内锁具面板内侧面的第一凹陷部,所述外基座朝向外执手柄的一面向内凹陷有供螺钉头部容置并使外基座朝向外执手柄的一面能抵触外锁具面板内侧面的第二凹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螺钉头部的放置,使得内基座与内锁具面板之间、外基座与外锁具面板之间能实现更好的贴合,使得内基座与内锁具面板之间、外基座与外锁具面板之间能实现更好的固定。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陷部设置在位于内基座相对的两侧边,所述第一凹陷部上设有供螺钉穿设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向外呈扩口设置,所述第二凹陷部设置在位于外基座相对的两侧边,所述第二凹陷部上设有供螺钉穿设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向外呈扩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设置的螺钉位置能对内基座与外基座产生更加稳定的固定作用力,并将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均设置为扩口设置的方式,提升螺钉与第一定位孔之间、螺钉与第二定位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对内基座与外基座的更好固定。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锁具面板的内侧面与外锁具面板的内侧面均设有形变凸块,所述形变凸块分别凸出于内锁具面板的端面与外锁具面板的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形变凸块的设置增大内锁具面板与门体之间、外锁具面板与门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实现外锁具面板与内锁具面板在门体上的更好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内锁具面板上设置第一通孔、外锁具面板上设置第二通孔,可实现内执手与外执手在原先安装位置的对调,使得门锁能适应在门体左右两侧位置的安装,提升门锁的实用性;该门锁能适应更多的安装环境并能实现在门体上的更好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实施例中外执手的前方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外执手的后方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功能门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门锁,包括执手(1)、内锁具面板(2)以及外锁具面板(3),所述内锁具面板(2)上开设有供螺钉穿设的安装孔(4),所述执手(1)包括内执手(1.1)与外执手(1.2),所述内执手(1.1)包括内执手柄(1.11)、用于固定内执手柄(1.11)的内基座(1.12)以及连接内基座(1.12)与内执手柄(1.11)并用于驱动内执手柄(1.11)实现单向转动与复位的内卷簧(1.13),所述外执手(1.2)包括外执手柄(1.21)、用于固定外执手柄(1.21)的外基座(1.22)以及连接外基座(1.22)与外执手柄(1.21)并用于驱动外执手柄(1.21)实现单向转动与复位的外卷簧(1.2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具面板(2)上开设有供内执手柄(1.11)穿设并使内基座(1.12)不露出于内锁具面板(2)外侧面的第一通孔(5),所述外锁具面板(3)上开设有供外执手柄(1.21)穿设并使外基座(1.22)不露出于外锁具面板(3)外侧面的第二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6)的形状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门锁,包括执手(1)、内锁具面板(2)以及外锁具面板(3),所述内锁具面板(2)上开设有供螺钉穿设的安装孔(4),所述执手(1)包括内执手(1.1)与外执手(1.2),所述内执手(1.1)包括内执手柄(1.11)、用于固定内执手柄(1.11)的内基座(1.12)以及连接内基座(1.12)与内执手柄(1.11)并用于驱动内执手柄(1.11)实现单向转动与复位的内卷簧(1.13),所述外执手(1.2)包括外执手柄(1.21)、用于固定外执手柄(1.21)的外基座(1.22)以及连接外基座(1.22)与外执手柄(1.21)并用于驱动外执手柄(1.21)实现单向转动与复位的外卷簧(1.2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具面板(2)上开设有供内执手柄(1.11)穿设并使内基座(1.12)不露出于内锁具面板(2)外侧面的第一通孔(5),所述外锁具面板(3)上开设有供外执手柄(1.21)穿设并使外基座(1.22)不露出于外锁具面板(3)外侧面的第二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6)的形状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基座(1.12)朝向内执手柄(1.11)的一面设有延伸进第一通孔(5)且用于限制内基座(1.12)沿内执手柄(1.11)的转动方向实现往复转动的第一凸出部(7),所述外基座(1.22)朝向外执手柄(1.21)的一面设有延伸进第二通孔(6)且用于限制外基座(1.22)沿外执手柄(1.21)的转动方向实现往复转动的第二凸出部(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具面板(2)的内侧壁设有抵触内基座(1.12)的周边且用于限制内基座(1.12)沿内执手柄(1.11)的转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苏娟
申请(专利权)人:谢苏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