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969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桥梁结构,包括桥跨结构,所述桥跨结构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有桥台,所述桥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护坡,所述锥体护坡的底部通过连接体固定连接有第一基础,所述桥跨结构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通过桥墩固定连接有第二基础,所述第二支架贯穿桥跨结构并且延伸至桥跨结构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架延伸至桥跨结构上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索塔,所述索塔的两侧通过若干斜拉索与桥跨结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技术领域,该一种桥梁结构,达到了实现桥梁具有攀爬功能的目的,能够进行水下观光,并且通过延伸台和安全锁固定栏杆实现了蹦极的目的。

A bridg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bridge structure, both sides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through the first abutment, a cone slop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abutment, the slope of the co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se through a connecting body,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bridge span the structur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racket, the second bracket at the bottom of the pi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base,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acket second through the bridge and extends to the bridge structure, one end of the second bracket extends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wer, both sides of the tower through a number of cable and bridge structure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bridge, a bridge structure, which achieves a bridge with climbing function, can Enough for sightseeing under water, and by extension of Taiwan and the safety lock fixed railing realizes to bungee ju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
,具体为一种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称为桥,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现有的桥梁一般只具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功能,功能单一,没有攀岩功能、水下观光功能以及蹦极功能,使桥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桥梁没有攀岩功能、水下观光功能以及蹦极功能,没有使桥梁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桥梁结构,包括桥跨结构,所述桥跨结构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有桥台,所述桥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护坡,所述锥体护坡的底部通过连接体固定连接有第一基础,所述桥跨结构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通过桥墩固定连接有第二基础,所述第二支架贯穿桥跨结构并且延伸至桥跨结构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架延伸至桥跨结构上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索塔,所述索塔的两侧通过若干斜拉索与桥跨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桥跨结构包括工作道,所述工作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车道,所述行车道远离工作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人行道,所述人行道远离行车道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台,所述工作道的中部设置有水下观光室。优选的,所述工作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栏,所述行车道的远离工作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所述人行道远离行车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护栏。优选的,所述桥跨结构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安全锁固定栏杆,所述桥跨结构的底部位于安全锁固定栏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攀爬岩。优选的,所述工作道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组,所述横杆组靠近水下观光室的一侧顶部与水下观光室的底部连接,所述横杆组远离水下观光室的一侧顶部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第二横杆。优选的,所述水下观光室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可控门,所述所述水下观光室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可控门,所述第二可控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水下观光室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工作道的顶部位于水下观光室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固定桩远离水下观光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底部与工作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电机箱并且延伸至电机箱的外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电机箱外部的一端通过金属链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桥梁结构,通过桥跨结构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安全锁固定栏杆,桥跨结构的底部位于安全锁固定栏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攀爬岩,达到了实现桥梁具有攀爬功能的目的。(2)、该桥梁结构,通过工作道的中部设置有水下观光室,水下观光室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电机箱外部的一端通过金属链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达到了实现水下观光的目的。(3)、该桥梁结构,通过人行道远离行车道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台,桥跨结构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安全锁固定栏杆,达到了实现桥梁具有蹦极功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桥跨结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下观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桥跨结构、101工作道、1011固定桩、1012电机箱、1013电机、1014金属链、1015转动轴、102行车道、103人行道、104延伸台、105第一护栏、106第二护栏、107安全锁固定栏杆、108攀爬岩、2第一支架、3桥台、4锥体护坡、5连接体、6第一基础、7桥墩、8第二基础、9第三护栏、10斜拉索、11第二支架、12索塔、13水下观光室、131第一可控门、132第二可控门、133把手、134连接装置、14横岗组、15第一横杆、16转动杆、17第二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结构,包括桥跨结构1,桥跨结构1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有桥台3,桥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护坡4,锥体护坡4的底部通过连接体5固定连接有第一基础6,桥跨结构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1,第二支架11的底部通过桥墩7固定连接有第二基础8,第二支架11贯穿桥跨结构1并且延伸至桥跨结构1的上部,第二支架11延伸至桥跨结构1上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索塔12,索塔12的两侧通过若干斜拉索10与桥跨结构1固定连接;桥跨结构包括工作道101,工作道1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车道102,行车道102远离工作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人行道103,人行道103远离行车道10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台104,工作道101的中部设置有水下观光室13。工作道1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栏105,行车道102的远离工作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106,人行道103远离行车道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护栏9。桥跨结构1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安全锁固定栏杆107,安全锁固定栏杆107能保证在攀爬和蹦极的时候的安全,桥跨结构1的底部位于安全锁固定栏杆10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攀爬岩108。工作道101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组14,横杆组14能够固定水下观光室13,横杆组14靠近水下观光室13的一侧顶部与水下观光室13的底部连接,横杆组14远离水下观光室13的一侧顶部连接有第一横杆15,第一横杆15的中部通过转动杆16转动连接有第二横杆17。水下观光室1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可控门131,第二可控门131可以供攀爬人员进入水下观光室13,所述水下观光室1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可控门132,第二可控门1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33,水下观光室1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134。工作道101的顶部位于水下观光室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桩1011,固定桩101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015,固定桩1011远离水下观光室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012,电机箱1012的底部与工作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电机箱101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013,电机1013可以提供动力是水下观光室13上升或下降,电机1013的输出轴贯穿电机箱1012并且延伸至电机箱1012的外部,电机1013的输出轴位于电机箱1012外部的一端通过金属链1014与连接装置134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人行道103走至延伸台104处,安装安全装置,将安全锁固定在安全锁固定栏杆,可以蹦极,或者沿攀爬岩108攀爬至水下观光室13的底部,打开第一可控门131进入水下观光室13,或者通过工作道101,打开第二可控门132进入水下观光室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结构,包括桥跨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跨结构(1)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有桥台(3),所述桥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护坡(4),所述锥体护坡(4)的底部通过连接体(5)固定连接有第一基础(6),所述桥跨结构(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11)的底部通过桥墩(7)固定连接有第二基础(8),所述第二支架(11)贯穿桥跨结构(1)并且延伸至桥跨结构(1)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架(11)延伸至桥跨结构(1)上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索塔(12),所述索塔(12)的两侧通过若干斜拉索(10)与桥跨结构(1)固定连接;所述桥跨结构包括工作道(101),所述工作道(1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车道(102),所述行车道(102)远离工作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人行道(103),所述人行道(103)远离行车道(10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台(104),所述工作道(101)的中部设置有水下观光室(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结构,包括桥跨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跨结构(1)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有桥台(3),所述桥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护坡(4),所述锥体护坡(4)的底部通过连接体(5)固定连接有第一基础(6),所述桥跨结构(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11)的底部通过桥墩(7)固定连接有第二基础(8),所述第二支架(11)贯穿桥跨结构(1)并且延伸至桥跨结构(1)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架(11)延伸至桥跨结构(1)上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索塔(12),所述索塔(12)的两侧通过若干斜拉索(10)与桥跨结构(1)固定连接;所述桥跨结构包括工作道(101),所述工作道(1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车道(102),所述行车道(102)远离工作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人行道(103),所述人行道(103)远离行车道(10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台(104),所述工作道(101)的中部设置有水下观光室(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道(1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栏(105),所述行车道(102)的远离工作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106),所述人行道(103)远离行车道(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护栏(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跨结构(1)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安全锁固定栏杆(107),所述桥跨结构(1)的底部位于安全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守权吴梵弘张振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